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長什麼樣子?在哪裏?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長什麼樣子?在哪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電視劇裏經常出現的木蘭圍場到底長什麼樣子?在哪裏?其實木蘭圍場就在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內蒙古草原,這裏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水草豐美、動物繁衍的草原。

建立起源

遼代時,此處爲遼帝避暑狩獵之所,有“千里松林”之稱。清代,這裏爲蒙古喀喇沁杜楞君王扎錫和翁牛特鎮國公吳塔特的領地。

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看中了這塊“萬里山河通遠檄,九邊形勝抱神京”的地方。

1681年,康熙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諸旗敬獻牧場”的名義劃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圍獵場,這座清代的皇家獵苑就此而建立,也成爲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皇家獵苑。

自康熙二十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後一百多年的新建和擴建,木蘭圍場逐步界定爲72個圍。

圍獵活動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長什麼樣子?在哪裏?

當時的木蘭圍場,根據地形和禽獸的分佈,劃分爲72圍。每次狩獵開始,先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按預先選定的範圍,合圍靠攏形成一個包圍圈,並逐漸縮小。頭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隱藏在圈內密林深處,吹起木製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雌鹿聞聲尋偶而來,雄鹿爲奪偶而至,其他野獸則爲食鹿而聚攏。

等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野獸密集起來時,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後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後是大規模的圍射。

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有一幅《乾隆木蘭秋獮圖》,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圍獵的壯觀情景。每次圍獵,一般要進行二十幾天。圍獵結束以後,以張三營行宮舉行盛大的慶功告別宴會,飲酒歌舞,摔跤比武。並宴請蒙古等王公,按軍功大小,予以獎賞。

演武發展

康熙帝選擇木蘭圍場作爲皇家獵苑,有其政治目的和戰略意義。木蘭圍場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歷史上的戰略要地。清王朝自設立木蘭圍場之後,每年都要在這裏以行圍狩獵的方式演練軍旅,推行“肄武綏藩”的國策,從而達到控制蒙古、震懾沙俄、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北部邊防的目的。這時的木蘭圍場實際上已成爲清政府的主要政治、軍事活動場所,是北京——避暑山莊政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1690年,康熙皇帝在這裏舉行了著名的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烏蘭布通之戰。

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140年間,康熙、乾隆、嘉慶先後來圍場舉行“木蘭秋獮”105次之多。雍正在位13年,沒有到過圍場,但他遺囑“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嚴格保護

木蘭圍場建立後,自康熙至嘉慶的歷代皇帝,包括從未到過木蘭圍場的雍正帝都曾嚴令“民人不得濫入”,“禁樵牧”,“禁伐殖”,並派八旗兵嚴加看守;還進行了有計劃地圍獵,每次秋獮只擇其中的十餘圍進行狩獵,其餘衆多圍則是休養生息,令野生動植物得以繁衍恢復;不過獵,不濫獵,在每次木蘭秋獮時都嚴令隨行軍騎“遇母鹿幼獸一律放生”,設圍時留有一缺口,令年輕力壯之獸得以逃生。每次圍末,“執事爲未獲獸物請命,允其留生繁衍,收兵罷圍”。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長什麼樣子?在哪裏? 第2張

開圍荒廢

道光繼位後,秋獮之禮廢止,1826(道光三年)木蘭圍場開圍,允許百姓入圍墾荒,它逐漸衰落下去了。現在,作爲聞名中外的旅遊景區的木蘭圍場,只是當年皇家狩獵場的一部分。

到了清朝晚期,宮廷下令,對木蘭圍場原始森林進行砍伐,原始森林被砍伐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