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夏(1038年—1227年),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因其在西北,故稱之爲西夏。 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西夏和蒙古帝國的這場決戰,西夏之所以會以全軍覆沒的結局收場,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首先,蒙古帝國確實比較能打,尤其是經過成吉思汗的改革之後,蒙古鐵騎的戰鬥力,已經強到一個令人髮指的程度。其次,在這場最終決戰開始之前,西夏其實已經被蒙古帝國打擊過很多次,勢力被削弱了一大截,早已不復巔峯時期的實力。

另外,在這場決戰開始之前,西夏高層常年內鬥,十分昏聵。西夏內部的爭鬥,也給了蒙古帝國崛起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在蒙古帝國進攻西夏的這段時間裏,蒙古帝國周圍的其他幾個大帝國,幾乎都因爲各種問題而無力脫身,根本無法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這就給了蒙古帝國和西夏單挑的機會。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當然,在真實的歷史上,蒙古帝國和西夏的這場戰爭,遠比我們想的要複雜得多。並不是說,蒙古帝國很強,就能直接把西夏給滅了。想要說清楚這段歷史,我們還得從當初蒙古帝國崛起的時候說起。

蒙古帝國的建立者,被後世尊稱爲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原本是草原上一個部落可汗的兒子。但可惜的是,在鐵木真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被人毒死了。在他父親死後,鐵木真所在的部落,也逐漸分崩離析。

後來,鐵木真長大之後,靠着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自己父親結拜兄弟的幫助,終於重新召回了部衆,恢復了部落。公元1189年,27歲的鐵木真,經過多年的奮鬥之後,終於恢復了自己的部落,並且被部衆公推爲可汗,成了草原上一方勢力的首領。

不過,此時的鐵木真,在西夏政權面前,只能算是一個小不點。別說滅掉西夏,就連讓西夏多注意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此時的西夏,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當時西夏正處於第五位皇帝夏仁宗在位期間,這位夏仁宗也算是一個猛人,是一個典型的超長待機型皇帝,總計在位54年。放眼整個中國歷史,這位夏仁宗的在位時間,也能排進前五了。

更難得的是,他爹夏崇宗,也是一個超長待機的皇帝,在位53年,同樣是歷代皇帝當中,在位時長排名前五的皇帝。這爺兒倆加在一起,總計在位時間已經超過了一百年。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2張

雖然這一百年當中,也曾發生過一些動盪,比如說夏崇宗幼年即位大權旁落,比如說夏仁宗即位之初權臣掌權,但這些問題,後來都被這爺兒倆給解決了。

更爲難得的是,夏崇宗和夏仁宗這兩代皇帝,還都算是比較英明的皇帝。雖然不算是什麼千古明君,但在位期間確實一直在努力工作。也正是因爲這對父子的超長待機,使得西夏高層常年處於穩定的狀態。再加上夏崇宗在位的時候,恰好趕上金國崛起,遼國和北宋相繼滅亡。在這個過程當中,西夏也撈到了不少好處。

所以,到了夏仁宗在位後期的時候,西夏全面進入了鼎盛時期。雖然綜合國力還是比不過南宋和金國,但自身的領土疆域卻達到了史上最大。今天的寧夏、甘肅、青海東北部、內蒙古西部以及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已經全都落入了西夏的實控範圍,人口更是超過了三百萬。

而此時剛剛恢復乞顏部落的鐵木真,整個部落男女老少加起來,也就一萬人左右。甚至更有史學家推測,成吉思汗剛剛恢復乞顏部落的時候,部落其實只有千餘人而已。直到兩年以後逐漸獨立,部落人口才接近一萬。

這樣的鐵木真,在西夏政權面前,顯然只能算是一個小不點了。

但是,因爲接下來數十年陰差陽錯的歷史發展,鐵木真卻逐漸壯大,最後統一了草原,繼而滅掉了強大的西夏。

鐵木真恢復乞顏部落的時候,當時北方草原上,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部落,在草原上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而這些部落,當時則是統一向強大的金國稱臣。

乞顏部落剛剛恢復的時候,在草原周圍其實存在了好幾個強大的政權,比如金國、西夏、高昌回鶻以及西邊的西遼。在這其中,最強大的一個,自然就是金國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整個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落,都要向金國稱臣。非但如此,就連西夏政權,名義上其實也要向金國稱臣,而是還是同時向金國和南宋兩家稱臣。

不過,就在成吉思汗恢復乞顏部落的同時,金國這邊的金世宗去世,金章宗即位。在金國的歷史上,金世宗和金章宗在位的這段時間,基本上就是金國的鼎盛時期。不過,接下來即位的金章宗,本人是一個典型的文藝青年。在他的治理下,金國的文化生活發展得很迅速,但國家機器卻開始逐漸腐朽。

另外,金章宗在位期間,還恰好趕上了黃河發大水,直接導致黃河沿岸的百姓流離失所,出現了大量的流民浪潮。這些流民的出現,也導致了金國開始出現一系列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金國對外部勢力的束縛,自然就開始逐漸放鬆了。尤其是對於蒙古草原上的諸多部落,更是如此。在此之前,金國一直堅持對草原逐步實行減丁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派軍隊去草原消滅草原人口。這種手段雖然很不人道,但確實降低了草原諸部所帶來的威脅。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3張

但是,因爲內部開始出現大量矛盾,導致金國對草原地區的減丁政策,力度越來越小。如此一來,非但沒能降低草原人口,反倒是激起了草原諸部的反感。

而這種反感,也給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的天賜良機。

接下來,因爲金國的束縛力量變低,草原這邊一些強大的部落,首先起兵反抗,但是最終卻被金國大軍鎮壓。在鎮壓過程當中,鐵木真率領的乞顏部落,也出了不少的力,算是幫了金國軍隊的大忙。所以在這之後,金國就越發信任乞顏部落,甚至對鐵木真委以重任,授予鐵木真金國官職,允許乞顏部落打着金國的旗號,和其他草原部落打仗。

金國的這個做法,自然不是真的那麼昏聵。實際上,這一招非常高明,因爲在鐵木真征戰的過程當中,金國人等於是借乞顏部落的手,去減少草原人口。等到乞顏部落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金國人再反手滅了乞顏部落,自然可以徹底解決問題。在以往的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金國也不止做過一次。

但問題是,這一次,金國人卻不小心玩脫了。

因爲就在鐵木真不斷征戰,逐漸征服了大多數的草原部落之後,原本此時應該出兵征討乞顏部落的金國,卻被其他問題給牽制住了。因爲黃河氾濫,再加上這幾年金國內部,一直忙於文化建設,所以南方的南宋就開始出兵,認爲是北伐的好機會。

這場北伐,後世史稱開禧北伐。

這場開禧北伐,最後雖然以失敗告終,金國和南宋打了一圈之後,發現依然是誰都奈何不了誰,最終只能重新簽訂和平協議。但就在雙方交戰的這兩年當中,鐵木真卻徹底完成了對草原的整合。

公元1206年,就在南宋權臣韓侂冑,正式率軍開始進攻金國的同一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大會,邀請蒙古各部的首領前來集會。也正是在這次集會當中,鐵木真被蒙古諸部公推爲‘成吉思汗’,蒙古帝國也自此開國。

當然,從之前的這段歷史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剛剛建立的蒙古帝國,其實並不強大。與其說是帝國,不如說更像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此時的金國,如果忽然發起金國,蒙古帝國說不定很快就會被擊敗。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4張

但問題是,此時的金國,卻恰好被韓侂冑率領的南宋北伐軍牽制住,根本無力進攻草原。兩年之後,雙方好不容易簽訂了和平協議,金章宗卻又去世了。而金章宗去世後,因爲其本人膝下無子,所以在其去世之後,金國高層爲了爭奪皇位,很快就開始內鬥。

處於這種內鬥狀態下的金國,自然也無法再去幹預新生的蒙古帝國。而成吉思汗也趁着這個機會,對蒙古帝國內部進行了整合。在成吉思汗的整合下,蒙古帝國內部,開始實行軍政合一的國家體制,確立明文法典,強化中央集權,並且建立了一支由成吉思汗直接統領的強大怯薛軍。

總之,經過成吉思汗這番整合之後,新生的蒙古帝國,已經徹底強大了起來。雖然人口只要一百萬左右,但因爲軍政合一以及全民皆兵的體制,蒙古帝國卻可以輕易集結超過十萬人以上的騎兵軍團。如此一來,這樣的蒙古帝國,自然也就有了強大的戰爭能力。

有了強大的戰爭能力之後,接下來,自然就是要擴張了。

當時在新生的蒙古帝國周圍,存在的國家和掌權還是很多的。如此一來,挑哪一個政權進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而經過仔細地思考之後,最終,成吉思汗便挑中了西夏。

之所以首先挑中了西夏,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首先,西遼和金國肯定不行,因爲這兩個政權太強,貿然進攻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蒙古帝國直接被反推。其次,草原更北方的那些遊牧民族,也沒什麼進攻的價值。因爲這些生活在草原北方,乃至西伯利亞地區的遊牧民族,生活環境太差,而且太窮。就算打贏了,也沒多大價值。

所以,這樣算下來,就只有西夏最合適了。西夏的人口規模,和蒙古帝國在一個水平,而且正處於衰落狀態,很適合蒙古帝國擴張。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西夏的經濟水平不錯,一旦打下了西夏,可以得到很多戰利品,這就讓那些蒙古軍隊有了擴張和戰鬥的慾望。

就是因爲這些原因,蒙古帝國和西夏的戰爭,就此開始了。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5張

說到這裏,我們得暫時打斷一下,先回過頭來,說一下西夏這邊的情況。要不然我們恐怕很難理解,爲什麼西夏和蒙古帝國明明是一個級數的政權,最後卻會接連敗退。

西夏這邊,之前夏仁宗在位期間,確實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問題是,夏仁宗本人晚年的時候,大概是因爲年齡太大,有些逐漸老糊塗了,所以執政後期也有些過於保守,錯過了很多機會。

公元1193年,就在成吉思汗恢復乞顏部落四年之後,夏仁宗去世。此後,其子夏桓宗即位。相比之前的夏崇宗和夏仁宗,夏桓宗的能力明顯偏弱。再加上即位時比較年輕,僅僅只有十七歲而已,所以西夏國內很快就出現了大權旁落,國家機器逐漸腐朽的情況。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的時候,西夏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時間,坐視成吉思汗統一了草原。

另外,就在成吉思汗即將統一草原之前,成吉思汗滅掉了漠北的克烈部。在此之前,克烈部一直和西夏關係不錯,所以克烈部覆滅之後,他們可汗的兒子就直接逃往西夏,請求西夏庇護。因爲這件事,成吉思汗也趁機率兵襲擊了西夏邊境,雖然最後被西夏軍隊擊退,但也算是摸清了西夏的虛實。

而西夏這邊,則是認爲擊退了蒙古大軍之後,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所以此戰之後,夏桓宗還認爲自己幹得不錯,算是一箇中興之主,直接將首都改名爲中興府。

擁有如此昏聵的皇帝,這樣的西夏,不亡纔怪呢。

而接下來,到了公元1206年,就在成吉思汗在斡難河開大會,南宋和金國正式開戰的那一年,西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故。這一年,夏桓宗的堂哥發動了政變,廢了夏桓宗,自立爲帝,史稱夏襄宗。

西夏高層的混亂,讓原本就不算太強的西夏,越發雪上加霜。而西夏內部的矛盾,也給了成吉思汗一個絕佳的進攻機會。不過,成吉思汗很清楚,像西夏這樣的強大政權,註定不可能被蒙古帝國一口吞併。說到底,雙方其實是一個級數的勢力,想要吞併西夏,首先得不斷進行削弱戰,讓西夏持續衰落。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6張

所以,公元1205年,也就是之前克烈部可汗之子,逃往西夏請求庇護的時候,成吉思汗第一次率領蒙古鐵騎,試探着進攻了一下西夏。這一戰之後,成吉思汗在斡難河源頭,取得了蒙古諸部的認可,西夏發生政變。

又過了一年之後,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第二次率兵征討西夏。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征討西夏。

連續三次征討,讓西夏的國力暴跌。尤其是在第三次征討過程當中,當時在位的夏襄宗,讓自己的太子親率大軍,前去對抗蒙古鐵騎。結果一場大戰之後,五萬西夏精銳,幾乎被打得全軍覆沒。此戰之後,成吉思汗也趁勢深入西夏,一口氣包圍了西夏首都中興府。

這場戰爭,對於西夏和蒙古帝國的關係來說,絕對有着根本性的改變。

在第三次伐夏之戰以前,西夏和蒙古帝國,還算是一個級別的選手,甚至西夏還要更強一些。但這一戰之後,西夏的主力軍隊被吃掉了一大部分,自此之後,西夏在面對蒙古帝國的時候,就開始處於弱勢了。

面對蒙古鐵騎的大軍圍城,夏襄宗曾經向金國求救。但此時的金國,因爲內部鬥爭以及一系列原因,最後仍是沒有出兵。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圍困之後,夏襄宗只能向成吉思汗請降,同意向蒙古帝國稱臣,並且跟着蒙古大軍,以後一起進攻金國。

就這樣,西夏首都的圍城之危,暫時解除了。但西夏亡國的種子,也就此種下了。

要知道,此戰當中,西夏雖然被圍困了首都,但整體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果夏襄宗堅持不投降,就算成吉思汗最終能夠吞併西夏,勢必也要折損大量軍隊,最後只能是兩敗俱傷。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逼迫西夏臣服之後,成吉思汗纔會率軍撤退。

不是因爲不想一戰吞併西夏,而是因爲此時的蒙古帝國,還沒有能力一戰吞併,或者說直接吞併的代價太大了。

既然此時的西夏,依然還很強大。那接下來,蒙古帝國自然要繼續削弱西夏嘍。只不過這一次,不是由蒙古帝國進攻西夏,而是讓西夏去和金國開戰,拿西夏當炮灰,借金國之手消耗西夏的力量,最好是能讓金國和西夏兩敗俱傷。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7張

於是,公元1210年,就在蒙古帝國和西夏的第三次戰爭剛剛結束後不久,蒙古帝國正式宣佈,和金國斷交。經過一年的準備之後,公元1211年,蒙古帝國聯合西夏,正式開始進攻金國。

面對蒙古帝國和西夏的聯合來襲,原本作爲宗主國的金國,自然是忍不了的。要知道,就在數年之前,蒙古諸部和西夏政權,還都只是金國眼裏的小不點,根本不需要太過在意。但如今,他們卻聯手挑戰自己的威嚴。

所以,在這之後,金國這邊直接出動了四十萬大軍,打算一戰全殲蒙古帝國和西夏的主力,徹底解決問題。在金國看來,這或許也不算什麼大事,雙方聯合之後,反倒是省了金國不少力氣,可以一戰平定兩個敵人。

但結果,誰都沒想到的是,在這場戰爭當中,成吉思汗卻展現出了超強的戰爭天賦。硬是指揮十萬蒙古鐵騎,正面打垮了四十萬金國大軍,而且還全殲了其中二十萬金軍主力。此戰之後,成吉思汗更是指揮蒙古鐵騎,一路攻城略地,直接包圍了金國首都。最後雖然沒能直接攻破,但也是狠狠劫掠了一番,滿載而歸。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野狐嶺之戰。

野狐嶺之戰,對於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因爲這場仗打贏了之後,蒙古帝國就戰勝了自己周圍最強大的一個政權。此戰之後,蒙古帝國自己就成了絕對的霸主,真正擁有了橫掃歐亞大陸的底氣。

野狐嶺之戰結束後,接下來,西夏這邊的情況就很微妙了。雖然之前曾經敗給了蒙古帝國,但在和金國的戰爭當中,西夏卻成了勝利者。所以,這也讓當時的西夏掌權者,看到了一絲希望。或許,西夏可以跟着蒙古帝國,先把金國給打趴下,擴張自己的實力,然後再戰勝蒙古帝國。

所以,野狐嶺之戰以後,蒙古帝國開始把之前對付西夏的招數,用在了對付金國的戰場上。接下來的幾年裏,蒙古大軍幾乎每年都會大舉進攻金國。每次進攻的過程中,都是力求儘量減少金國人口,並且劫掠更多財富。就這樣,打了幾年之後,原本強大的金國,被徹底打到崩潰了。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8張

在這個過程當中,西夏一直都沒閒着,一直在跟隨蒙古帝國,進攻金國。但問題是,西夏不是蒙古帝國,軍隊戰鬥力遠不如蒙古鐵騎。所以在此期間,蒙古大軍可以斬獲頗豐,但西夏軍隊卻往往只能和金國軍隊兩敗俱傷,什麼好處都撈不着。

如此,接連打了幾年之後,這期間西夏又發生了一場政變。夏襄宗的堂兄弟和堂侄發動了兵變,最後幹掉了夏襄宗,有夏襄宗的堂侄即位,這就是夏神宗。夏神宗即位之初,依然堅持和蒙古帝國聯手,一起進攻金國。

在此期間,西夏內部曾經出現過巨大的反對聲音,反對西夏繼續聯蒙攻金。其實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來,西夏早已被蒙古帝國當成了炮灰。繼續打下去,非但不會收穫任何利益,反倒是會消耗殆盡,最後被徹底吞併。所以,到了夏神宗在位的時候,西夏高層幾乎全都反對繼續聯蒙攻金。

爲此,夏神宗的太子,甚至直接以放棄太子之位,出家爲僧作爲要挾,希望夏神宗能夠停止聯蒙攻金。但結果,卻只是被夏神宗囚禁了起來。

對於夏神宗堅持‘聯蒙攻金’的策略,後世普遍認爲,夏神宗過於昏庸,所以纔會想出這麼費解的策略。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歷史,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實不是夏神宗不想停,而是他不敢停。

因爲一旦停下來,蒙古帝國鐵定要翻臉,再次進攻西夏。到那個時候,金國一定不會來救援,會看着西夏消耗蒙古帝國的力量,然後再坐收漁利。但如此一來,西夏的滅亡就近在眼前了。

繼續聯蒙攻金,以後必亡無疑。但如果停止聯蒙,蒙古帝國馬上就會滅了西夏。

對於這個難題,西夏高層也不是沒想過自救。比如在這幾年當中,成吉思汗曾率領蒙古大軍主力西征,去西面滅了西遼。在此期間,西夏也曾想過趁着蒙古帝國主力西征,擺脫蒙古帝國的控制,暫時停止了出兵。

結果,就在西夏剛剛停止出兵後不久,返回草原的成吉思汗,便再次率領大軍,繼續進攻西夏,再次包圍了西夏首都。

這就是蒙古帝國第四次進攻西夏。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9張

經過之前多年的削弱之後,此時的西夏,其實已經相當衰弱,早已和蒙古帝國不再是一個級數的選手。此時的蒙古帝國,其實也有能力一戰吞併西夏。不過,爲了減少損失,此戰當中,成吉思汗依然只求迫使西夏投降,而不求一戰滅掉西夏。

最終,在第四次進攻西夏之後,西夏再次投降,臣服於蒙古帝國。同時,雙方交戰期間,夏神宗爲了避免自己做亡國之君,臨時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兒子,自己做了太上皇。而這個臨危受命的倒黴蛋,就是夏獻宗。

臨危受命之後,夏獻宗利用蒙古帝國不願付出巨大代價的心理,最後說服蒙古帝國退兵。但同時,西夏也喪失了最後一部分自主權,徹底成了蒙古帝國的附庸。而蒙古帝國撤軍之後,夏獻宗也不甘心就此沉淪,私底下也再做各種努力,打算挽狂瀾於既倒。

但問題是,強大的蒙古帝國,怎麼可能會給他這個機會呢?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沒有履約,不肯出兵幫助蒙古帝國西征爲理由,再次征討西夏,這是蒙古帝國第五次進攻西夏,同時也是蒙古帝國真正滅亡西夏的一戰。

經過之前多年的削弱之後,此時的西夏,人口早已不復當年的鼎盛時期,軍隊渙散,戰鬥力堪憂。西夏北方的幾個戰略要點,也都早已被蒙古帝國掌握在手裏,基本上是無險可守的狀態。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在這次戰爭當中,蒙古帝國罕見地沒有重複之前的戰法,改爲步步爲營,不再追求簡單的襲擾。

首先,成吉思汗分兵兩路,由東西兩線夾攻西夏。成吉思汗率領主力軍隊,從東線展開進攻。先是拿下了西夏重鎮黑水城,然後從賀蘭山方向迂迴作戰,擊潰西夏布置在東側的主力軍隊,最終率兵抵達今天甘肅酒泉地區。

至於西路軍,則是沿沙洲、肅州與甘州一線進攻,在進攻過程當中,雖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最後等到成吉思汗率領主力軍隊前來匯合之後,還是順利拿下了。

對於以上這些地名,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簡單來說,經過這次戰鬥之後,整個河西走廊,已經完全落入到了蒙古帝國的控制範圍。自此之後,西夏和西域方向的聯繫,就被徹底切斷了。再加上之前西夏和金國交戰數年,金國不可能在這時來救西夏。所以此時的西夏,就徹底成了一個孤島。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10張

本來就相對弱小的西夏,此時又被徹底切斷了和外界的聯繫,自然更是雪上加霜。

更倒黴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候,那位本就已是臨危受命的夏獻宗,竟然憂憤而死。夏獻宗死後,他的侄子即位,後世史稱夏末帝。

夏獻宗的去世,對本來就已經末日到來的西夏,更是致命的一擊。而隨着夏獻宗去世,本就已經勢大的蒙古帝國,更是堅定了此戰一定要徹底滅掉西夏的決心。

於是,雙方的這場最終決戰,就此到來。

隨着蒙古大軍的步步進逼,西夏這邊,也拿出了最後的一點家底,打算孤注一擲,進行一場死戰。爲了這場最終的決戰,西夏高層難得放下的成見。就連那位之前以出家爲由,威脅必須停止聯蒙滅金的廢太子,也主動站了出來,充當西夏最後的一面屏障。

不得不說,西夏的這場拼死一搏,還是很有骨氣的。爲了抵擋蒙古大軍的進攻,苟延殘喘的西夏政權,硬是湊出了三十萬大軍。以當時西夏的人口來計算,估計整個西夏能拿刀的成年男人,一大半都被徵調到了前線,去參加了這場戰爭。

但可惜的是,成吉思汗率領的十萬蒙古鐵騎,實在是太過強悍。雙方開戰之後,成吉思汗首先利用圍點打援的辦法,圍了西夏南方最後一座重鎮西平府。接下來,蒙古大軍誘使西夏駐守在西平府外的主力,前來救援。

但是,在這些軍隊前來救援的路上,蒙古鐵騎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先幹掉西夏軍隊的重騎兵以及一部分主力。在此之後,成吉思汗放一部分西夏援軍,進入西平府。等到這支援軍徹底進入西平府之後,再在城外燒起大火,徹底斷絕了西平府和外界的聯繫。

如此,城外見到西平府外燃起沖天大火,便以爲西平府已經淪陷,只能撤退。而西平府這邊,得知城外再無援兵之後,只能冒死突圍。而在西平府守軍突圍的路上,成吉思汗則是忽然率軍進攻,一舉消滅了駐守在西平府的十多萬西夏精銳。

在這一戰之後,西夏就只剩下了首都中興府這一處地盤。爲了確保可以萬無一失地吃掉西夏,在西平府戰事結束後,成吉思汗先是率軍向金國方向進攻,確保金國軍隊不會趁機前來救援。在擊退金軍之後,成吉思汗直接兵圍中興府,將西夏首都徹底圍了起來。

西夏和蒙古的決戰,爲何西夏會全軍覆沒? 第11張

經過一段時間的圍困之後,此時已經是一座孤城的中興府,再無任何抵抗之力。最終,那位夏末帝只能開城投降,而後被蒙古大軍屠戮殆盡。昔日強盛一時的西夏,也就此徹底覆滅了。

縱觀西夏和蒙古帝國的這場決戰,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場戰爭當中,成吉思汗本人高超的指揮能力,固然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更重要的是在雙方開戰之前,西夏已經被蒙古帝國徹底玩兒殘了。

如果是巔峯時期的西夏,面對這樣的戰術,或許還有還手的能力。但經過蒙古帝國多年的打擊之後,最後決戰時的西夏,已經極爲疲憊,根本不具備再戰的能力了。

另外,更糟糕的是,當時蒙古帝國周圍的幾個鄰居,也基本都被蒙古帝國打服了。這也就意味着,西夏當時幾乎找不到另外的盟友,只能孤軍奮戰。如此一來,本就弱小的西夏,被蒙古帝國徹底滅掉,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說到底,西夏的滅亡,不是亡於這場主力決戰,而是亡於之前多年被蒙古帝國持續打擊。那場持續了十多年的持續消耗戰,其實才是西夏滅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