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詳解南方絲綢之路特色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詳解南方絲綢之路特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南方絲綢之路東到中原,西達印度,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通過這條道路相互交流,那麼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呢?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濃郁的商業性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民間商道,它因商而闢,因商而興,也因商得以流傳,最後也因商被遺棄。濃郁的商業性特色,可以從幾方面得以證實。

首先,開闢古道的是經商的人和馬幫,古道上流通的是各地的商品,古道也主要因商貿而存在,成爲商品的載體,發揮着其流通商品的功能。

其次,圍繞古道,從商者甚衆,由於商品流通量較大,且綿延不斷,有利可圖,因此沿古道各地從商者很多。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詳解南方絲綢之路特色

第三,商貿已具一定規模,沿途商城興旺。1980年,雲南文物學古研究所在劍川鰲鳳山發掘的古墓中,出土了海貝,其年代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1979年,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呈貢天子廟戰國中期基中,出土海貝1500多枚;解放後在晉寧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古墓羣中出土的貝,就達1230多斤,計247000多枚;在騰衝寶峯山核桃園還出土了漢代五銖1000多枚。

考查錢幣的出土,不難看出,發現古幣的地方,往往與商道有關,離古道越近,出土的貨幣越多,離古道較遠,則發現的較少,這些從印度西太平洋地區舶來的海貝,從戰國到明末清初,作爲貨幣使用已綿延2000多年,它不僅是古道沿線各民族與海外民族交往的見證,而且也是古道沿線商貿較繁盛的見證。

商品的交流必然伴隨文化的交流,從而帶動經濟文化的共同發展而經濟文化的發展,又促進了古代市鎮的形成和擴大。

獨特的地域性

“蜀身毒道”由靈關道、五尺道、永昌道組成。靈關道歷史悠久,道路奇險,從蜀地出發,經臨邛、靈關、笮、都、瀘沽、登相營古堡、邛都、鹽源、青嶺、大勃弄到葉榆,一路或峯巔嵯峨。

獨特的交通工具是古道的另一地域性特點。面對西南橫斷山地,江河橫橫溢,山巒疊障的特點,西南各族先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笮橋、棧道、馬幫。笮橋和棧道是西南高原民族在這備受自然環境制約的的天地裏,以特有的才智和膽魄,別出心載創造出來的交通奇觀。

如果說北方絲綢之路是由沙漠之舟——駱駝開拓的,那麼南方絲綢之路則是由山地之舟——馬幫開通的。馬是西南與內地貿易的重要物資,也是石道上最爲常見的,效力最大的運載工具和經商工具,在望不斷的崎嶇山路上,終年有走不盡的隊隊馬幫,馬幫馱來了商品,馱來了文化,交流了友誼,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馬幫文化。

民族性是古道地域性特點的又一體現。“其價如金”的蜀錦,質地較厚,表面光滑,富有光澤,在漢化已生產空前,隋唐時規模更大,質量之佳,蜚聲於世,堪稱東方一絕。西方人正是通過絲綢這一商品開始認識中國,認識東方文明的。

銅鼓是亞太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青銅文化,源於滇西楚雄,據對萬家壩出土銅鼓的測定,其年代相當於春秋中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銅鼓自創世以來,便進入人類的一切活動中,無論節日、出征,還是播種、豐收、人們都以銅鼓作伴,並由於古道的原因,它集中原、西南乃至東南亞的工匠和生產技藝爲一體,在古代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城鄉,以自己的山野魅力陪伴各民族繁衍生息,成爲民族性特色極強的地方文化。

南方絲綢之路有哪些文化特色?詳解南方絲綢之路特色 第2張

明顯的融合性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傳播的紐帶,它聯結中原,溝通中印,它爲中原、西南、印緬文化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創造了條件,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銅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沉澱、積存、從而形成豐富的、獨特的並且有共融性特點的古道文化。

佛教傳入中國,在古道沿途很流行,在文化發達的滇池地區和洱海地區都較盛行,尤其在大理,宋時達鼎盛時代。在滇池和洱海地區,出現了一批藝術水平較高的石刻雕像,如劍川石鐘山石窟、劍川金華寺山摩崖石刻、祿勸密達拉摩崖石刻、晉寧摩崖石刻、安寧法華寺石窟、涼山博什瓦黑線刻畫像。這些帶有佛教文化的石窟造像,無疑給西南地區增添了一枝異彩獨放的奇葩。

其餘如印度人民互相潑灑淨水,祝福祈豐的習俗,以及印度人民的拜住心俗都通過古道傳入雲南,成爲傣族潑水節的來源和西南少數民族中有較廣泛的祭柱習俗的來源。

中原文化在古道沿途落地生根,如鼎,衆所周知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器械,多爲銅製,而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味縣的古代民族,也同樣使用鼎,與中原所不同的是多爲陶製鼎。豐滿於中原的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據《華陽國志》載,漢化以前,哀牢夷就在身上刺龍紋以爲龍子,甚至在古代印度的巖畫上也有龍的形象,緬甸、越南、泰國、老撾一些民族中也有紋身刺龍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