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薛元超(623年~685年),本名薛震,字元超,蒲州汾陰縣人,唐朝時期宰相,隋朝內史侍郎薛道衡之孫,太常卿薛收之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唐朝初期的時候,曾有這樣一位猛人。

他幼年喪父,十一歲便入弘文館學習。在李世民的安排下,他小時候接受的是預備宰相的教育。成年之後,李世民直接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而且把他送入東宮,做了太子李治的近臣。

太子登基後,他被外放歷練多年,而後被再次調回中樞之時,直接擔任宰相,同時輔佐下一代太子。他爲官期間,聲名奇佳,更成了一代文壇領袖。初唐四傑中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都曾受過他的提攜,而且文風也深受他的影響。

在他晚年擔任宰輔期間,武則天雖然已經開始全面掌權,但卻始終對他極爲忌憚。直到他身患重病,徹底失去行動能力後,武則天才敢發動政變奪權。直到他死後,武則天才敢篡位登基。

這個猛人,名叫薛元超。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有關薛元超的故事,在正史的傳記當中,記載其實並不算多。但是,在同時代其他很多牛人的傳記當中,我們卻又經常會發現他的名字。要想全方位地瞭解這位唐初猛人,我們得把所有的這些細節全都加在一起,才能還原出這位唐初文壇大宗師的真實形象。

薛元超是典型的名門之後,出身河東薛氏,同時代的那位戰神級猛將薛仁貴,也是出自這一族。但是兩家在幾百年之前,就已經分家了,所以到他們這一代基本上沒什麼關係,只能算是同族。

薛元超的父親和爺爺,都曾顯赫一時,官職極高。尤其是薛元超的父親薛收,在隋朝時就已經是極爲有名的大儒。李家起兵入主長安之後,薛收是第一批依附李家的大儒。後來,薛收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幫李世民出謀劃策。

歷史上那場赫赫有名的洛陽之戰當中,李世民在洛陽兵圍王世充,然後竇建德來襲。當時正是薛收力主提議,讓李世民留下大部隊繼續圍困洛陽,同時派少量精銳前往虎牢關,扼守要隘阻擊竇建德。後來,李世民採納了薛收的建議,並且在虎牢關生擒了竇建德,一戰定雙王,奠定了唐朝統一天下的基礎。

打完這一仗後,李世民返回長安,受封天策上將,建立文學館,招了十八位大儒進入文學館工作。這十八位大儒,後來被稱之爲‘十八學士’,基本上大多數後來都當上了唐朝的宰相。在十八學士當中,薛收排名第六,名次相當的靠前。

但可惜的是,薛收壽命不長。武德七年,剛剛三十三歲的薛收,便因病去世。薛收去世後,李世民十分遺憾。李世民甚至曾明確表示過,如果薛收能夠活到他登基,他一定會任命薛收爲中書令,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平起平坐。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2張

也正是因爲薛收英年早逝,李世民心中對薛收的那份遺憾,便都轉移到了薛元超身上。

既然父親沒能當上中書令,那就讓兒子彌補這個遺憾吧!

薛收去世的時候,薛元超才僅僅只有兩歲而已。薛收去世兩年之後,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事變,繼而登基爲帝。又過了兩年之後,在薛元超六歲那年,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薛元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五年之後,在薛元超十一歲那年,李世民安排他進入了弘文館學習。

弘文館的前身,便是當年李世民建立的那個文學館。李世民登基之後,文學館改名叫做弘文館,同時也稍稍改變了一下職能。之前的文學館,相當於是李世民的私人幕僚機構,負責幫李世民出謀劃策。如今的弘文館,除了繼續幫皇帝做各種謀劃之外,還多了一項職能,那就是幫皇帝培養預備宰相!

能進弘文館學習的,基本上都是最頂級的權貴子弟。要麼是皇親國戚之後,要麼是開國功臣的子孫後代。而且,弘文館招收的生源極少,最多的時候也就只招收二三十個人而已。

將薛元超送入弘文館,李世民顯然已經是拿他當預備宰相培養了。

進入弘文館學習後,薛元超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更沒有辜負薛家的優良品格,一直勤奮好學。又過了幾年之後,李世民將自己的侄女,也就是那位被他幹掉的親弟弟李元吉的女兒,嫁給了薛元超。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3張

這裏要多說一句,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幹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出於安全考慮,李世民還同時幹掉了他們的所有兒子。但同時,李世民對他們兩個的女兒,都極好極好,甚至可以說是視若己出。所以,將李元吉的女兒,嫁給薛元超,這事反倒是證明了李世民對他的重視。

成婚之後,沒過多久,薛元超又被調入東宮,做了太子的親隨。此時李世民已經立李治爲太子,所以薛元超就成了李治的第一批親信。再加上當年李世民對他的期望,以及薛元超本人確實有才,所以李治對他也是十分重視。

如此,過了幾年之後,到了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成了皇帝。李治上位的同時,直接將薛元超提拔爲給事中,而後又改任弘文館學士,兼中書舍人。

這一年,薛元超剛剛二十六歲。

其他文官需要奮鬥一生,才能做到的位置,薛元超二十多歲就已經做到了。這也不奇怪,畢竟薛元超當初接受的教育,就是作爲預備宰相。當時正是老臣黨掌權,以長孫無忌爲首的幾位老臣,佔據了最高處的幾個宰輔位置。後世史學家甚至懷疑,如果沒有這幾位老臣在位的話,李治說不定會直接把薛元超提拔爲中書令,一步登上宰相之位。

對於李治的信賴和倚重,薛元超也沒有辜負。自從擔任中書舍人之後,薛元超一直努力工作,拼儘自己的一切,希望能夠報答李治的這份信任。五年之後,薛元超母親去世,之後僅過了不到一年,李治便強行下旨,奪情起復,讓薛元超提前返回中樞任職。此後,李治給薛元超再次升官,直接升遷爲黃門侍郎兼太子左庶子。

此時的薛元超,已經名列宰輔之列,稱得上是所謂的宰相了。這一年,薛元超纔剛剛三十出頭而已。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4張

用前途無量來形容薛元超,似乎已經不太合適,人家根本就是出生在仕途的終點嘛!

但是,隨着薛元超做官時間越來越長,李治卻對他越來越有意見。

在李治的眼裏,薛元超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宰相,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僚。

這話聽上去似乎很奇怪,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因爲薛元超從少年時代開始,就一直被作爲‘預備宰相’來培養。所以他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宰相這個位置。在工作方面,薛元超可以說是一流的水準。

但是同時,因爲薛元超起點太高,一上手就是中書舍人這樣的要職,所以他根本沒經歷過殘酷的官場鬥爭。對於政治鬥爭的殘酷性,理解也不夠深刻。正常情況下,一個官員想要擔任宰相,起碼要經過數十年的官場升遷,直到老了之後才能成爲宰相。在這幾十年的升遷過程當中,這個官員肯定見慣了各種爾虞我詐,對官場上的種種套路,早已無比熟稔。

但是,薛元超沒經歷過這些,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就顯得有些……有些‘二’。

比如說,李治上位之初,最重要的事情,是和老臣黨爭權。作爲李治的心腹,薛元超如果懂政治鬥爭的話,應該堅決站到李治那頭,去和老臣黨打擂臺爭權。然而結果,薛元超非但沒有這樣做,反倒是和老臣黨來往密切。

這也難怪,畢竟在薛元超看來,此時掌權的那幾位大佬,比如長孫無忌,當年都是和自己父親有過舊交的老朋友。這樣的人,他自然不會得罪。而且,長孫無忌還是李治的舅舅,在薛元超看來,自己也沒必要去和長孫無忌爭鬥。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幾年當中,李治可能多次暗示過薛元超,但薛元超卻壓根沒聽懂李治的暗示,依然老老實實做他的單純宰相。

這怎麼整呢?

此時的李治,對於薛元超這樣的‘二貨’,估計也有點頭疼。要說直接棄之不用,那確實可惜了。且不說當年李世民的殷切期望,單憑薛元超追隨他多年的忠心不二,再加上薛元超確實工作能力極強,李治也不可能棄之不用。可是,如何讓這個‘二貨’覺醒,這就讓李治很頭疼了。

要不,外放一下,去地方上歷練一下?

公元661年,恰逢薛元超生病,李治以此爲由,將他外放爲饒州刺史。兩年之後,當薛元超在饒州幹了兩年地方官之後,李治把他又調了回來,擔任東臺侍郎,也就是換了個名黃門侍郎,還是他之前的職位。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5張

李治原本以爲,經過兩年的地方歷練之後,薛元超能夠有所改變,至少應該對政治鬥爭有所瞭解。但結果,薛元超剛剛返回京城,就讓李治大失所望。當時李治剛剛處理了奸相李義府,將李義府流放四川。此後,薛元超竟然上書李治,爲李義府求情,請求給李義府一匹馬代步。

收到薛元超的上書後,李治火大了。

這是一匹馬的事情嗎?

你腦子被驢踢了吧?!

按照唐朝的相關制度,被流放的犯罪人員,在流放途中是不能騎馬的,只能靠兩條腿走路。照理來說,這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大事。如果真的願意,賄賂一下看守的官差,路上弄匹馬或者驢騎一下,也不是問題。大不了有人來檢查的時候,再下馬就是了。

但你如果正式上書請求,那就截然不同了。

李義府是唐朝著名奸相,本來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正是因爲他有才,文章寫得很好,所以早年和薛元超有很深厚的交情。後來,李義府通過支持李治廢后,成了李治手下的馬前卒,繼而青雲直上,成了宰相。但是,成爲宰相之後,李義府卻暴露了他的小人本性,做了很多壞事,最後甚至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

所以,李治爲了平息衆怒,同時也爲了殺雞儆猴,整肅吏治,這纔將李義府給流放了。

但就是這樣一個情況,薛元超卻公然給他上書求情。

薛元超的出發點,當然很單純,只是爲了讓李義府稍稍好過一些。但他沒想過,如果他上書之後,李治真的採納了,那就意味着李治在打自己的臉。同時還在向文武百官宣稱,自己只是迫於壓力處理了李義府,將來李義府或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要真給了這匹馬,那還整頓個球的吏治啊!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6張

這次上書,也再次暴露了薛元超完全不懂政治鬥爭的缺點。但凡薛元超稍微有點腦子,肯定都會私底下賄賂看守。以他當時的官位,想做到這件事實在是輕而易舉,但他卻偏偏選擇了上書李治這種最愚蠢的方式。

既然在地方上沒歷練夠,那就再去打磨打磨吧!

此後,李治一紙令下,將薛元超貶爲簡州刺史。剛剛到簡州赴任一年之後,京城那邊,宰相集團和武則天又開始鬥爭,最終宰相集團落敗,作爲核心人物的宰相上官儀,更是被直接誣陷謀反,繼而被處死。偏偏上官儀寫文章寫得很好,薛元超又因爲寫文章這件事,和他有舊交。所以在這件事之後,薛元超也被徹底牽連,直接一擼到底,流放四川。

薛元超流放的這個地方,恰好是當年李義府的流放之地。就是到了今天今天,這地方也相對人口較少,所以國家在那建了一個衛星發射中心,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三號就是從那地方上天的。

這一年,薛元超42歲。

此後十年,薛元超一直待在四川這邊。因爲沒了官職,只能潛心研究學問,逐漸成了一代文壇大宗師,並且得到了唐朝文壇的推崇。另外,在這十年流放生涯當中,薛元超也見識到了種種醜惡,徹底成熟了起來。

此時的薛元超,已經被一擼到底,沒人會覺得他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所以,這時的薛元超,也就見識了最真實的官場,明白了昔日李世民和李治的良苦用心。

十年之後,公元674年,李治大赦天下,薛元超同時被赦免。此後,薛元超返回京城,擔任正諫大夫。

再次回到京城的薛元超,果然沒有再讓李治失望,已經在政治上徹底成熟了起來。兩年之後,薛元超直接被提拔爲中書侍郎,入主中書省,正式成爲宰相。

從一個流放罪人,到中書侍郎,薛元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所謂‘簡在帝心’,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重新回到中樞之後,薛元超終於可以完全升任宰相之位,成爲李治的得力助手。而且,此時的李治,對薛元超有了更多的期望。因爲隨着李治年齡越來越大,頭疼病越來越嚴重,武則天已經開始全面掌握大權。此時的李治,也需要一個人在朝堂上和武則天對立,來制衡武則天的權力。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7張

就在薛元超返回京城一年之後,李治甚至提議,要直接禪位給武則天。後世普遍認爲,這是李治在試探武則天的野心。一旦武則天真的同意,等來的估計不是禪位,而有可能是李治的屠刀了。後來,這事在宰相們的堅決反對下,總算是就此作罷了。

返回中樞的薛元超,很快就領會到了李治的意思。所以,在擔任中書侍郎後,薛元超堅決站隊到了同爲宰相的郝處俊那一頭,和武則天開始打擂臺。

這纔對嘛!

見到薛元超終於開了竅,領會了自己的意思,李治也不免老懷寬慰。

不過,就算這樣,因爲武則天在朝堂上掌權時間過長,根基已深,宰相這頭還是很難真正制衡武則天。四年之後,武則天舉報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就是太子李賢謀反。此後,包括薛元超在內的宰相團體,前往東宮查證,結果真的查到了數百具盔甲,坐實了李賢的謀反行徑。

最終,李賢被廢,此後李治立自己的嫡三子李顯爲太子。但經過這次事件後,武則天在朝堂上的權勢,也越發的恐怖。

到了這個時候,李治也開始對武則天有所警惕了。

此時的李治,其實也很犯難。一方面,武則天是他的皇后,曾經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他確實離不開武則天。另一方面,李治和關隴集團鬥了一輩子,就算想要制衡武則天,也不可能把權力重新交給關隴集團。要真是那樣的話,李治這輩子就白乾了。

如此一來,以薛元超爲首的一羣功臣,就成了李治的扶持對象。

太子謀反案發生後,不到一年,薛元超升任中書令,兼任太子左庶子。

至此,薛元超不但達成了李世民當年的遺憾,當上了之前他爹都沒做過的中書令。同時,薛元超還成了太子的護道人,負責扶保太子和武則天爭權。

與此同時,李治還提拔了一批功勳卓著的老臣。這其中,有曾經攻略西域二十年的裴行儉,有在朝鮮半島打殘日本的劉仁軌,以及幾位碩果僅存的李家宗室老王爺……

此後的兩年裏,薛元超領會了李治的深意,堅決扶保太子。一年多以後,李治率衆前往洛陽,同時讓李顯留守長安,命薛元超輔政監國,全權負責關中地區的工作。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8張

李治的意思,是藉此提高李顯的威望,同時讓薛元超幫李顯凝聚一批太子黨,可以和武則天相互對抗。

但李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老天爺似乎站在了武則天那邊。

一年多以後,薛元超忽然得了半身不遂,再也無法全力扶保李顯。與此同時,李治之前提拔上來的幾個老臣,也幾乎同樣在這幾年當中,凋零殆盡。要麼去世,要麼像薛元超一樣,重病纏身。

更要命的是,這一年,李治的病情也同時加重,同年十二月,李治終於因病去世。只留下孱弱的李顯,登上了皇帝之位。

薛元超病重之後,武則天很快在洛陽發動了政變,廢掉了李顯,而後立李旦爲傀儡皇帝,獨掌大權。此時的薛元超,雖然有心阻止,卻已是重病纏身,無能爲力了。

在李顯被廢的同一年,薛元超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薛元超這一生,可以說是見證了唐初的種種時代變遷。從童年時代開始,他就已經註定要成爲這個國家的宰相,這個使命,也伴隨了他的一生。

從薛元超的一生來看,這個使命,既是他走上宰相之位的關鍵所在,也是他被貶流放的原因。

除了政治上的貢獻之外,在文壇領域,薛元超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尤其是流放十年當中,薛元超漸成一代宗師。再次返回長安後,因爲這種大起大落,薛元超的文風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成了當時詩歌革新的堅定支持者。

薛元超:唐初文壇大宗師,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第9張

在唐朝以前,文壇大家主要是以寫對仗工整的駢文爲主。但是從薛元超這個時代開始,唐詩開始逐漸成爲主流。初唐四傑當中,三個都受過薛元超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稱薛元超爲唐詩的奠基人之一,也不算過分。

對於這樣一位猛人,我們實在是很難評價他的一生。

但顯然,從薛元超的人生,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啓發:年輕時代過於順遂的人生,很多時候,或許也未必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