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邦的專業能力看上去並不強,爲何能建立漢朝?

劉邦的專業能力看上去並不強,爲何能建立漢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即漢高祖,字季,沛縣豐邑中陽里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朝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被衆人擁立爲沛公之前,劉邦已經具有很成熟的政治手腕,也玩過幾次政治了。

太史公司馬遷爲漢高祖劉邦作的傳記《高祖本紀》的敘事脈絡,就是以時間爲順序,串起劉邦種種玩政治的手段。

按照太史公的記載,沛縣父老響應劉邦號召,率沛縣子弟擊殺沛縣縣令之後,開城門迎接劉邦,打算擁立劉邦爲新的縣令。

劉邦卻推辭了。

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願更相推擇可者。——《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天下剛剛動亂,形勢極不明朗,占城爲王者,不可勝數。這等情況下,如果選錯了領頭人,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我劉邦並非千金之軀,不敢惜命,大家讓我幹,我可以幹,但我擔心我能力不足,不足以保全各位鄉親父老。”

“選領頭人,是大事,希望大家推舉更適合的人。”

典型的以退爲進。

劉邦的專業能力看上去並不強,爲何能建立漢朝?

蕭何、曹參等人,雖然也參與了舉事,雖然曾經比劉邦更有社會地位看上去更有能力,但他們都是文職官員,又都愛惜性命,擔心最後不成功,被秦廷亡族滅種,所以都推舉劉邦。

於是大家的目光再次轉移到劉邦身上,沛縣父老都說,“我們平時就聽說,劉邦身上種種珍怪事,這預示着劉邦必然成爲人上人,再加上這次的占卜結果也顯示,由劉邦做領頭人最吉利,所以最好還是由劉邦來做領頭人。”

劉邦又推讓了幾次,大家都不敢做領頭人,所以劉邦就被擁立爲沛公。

這次奠定劉邦與衆人君臣關係的會議上,劉邦表現出了大政治家的風範。

當時,劉邦已經是大多數人鐘意的領頭人,但劉邦還是將醜話說到了前頭,強調他劉邦可以幹領頭人,但他劉邦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希望大家要慎重。

挑明利害,說清權責,推動衆人做出最理性的選擇,同時也能分清敵我,篩出政敵並在日後進行政治打壓,沛縣縣豪王陵,應當就是劉邦當時的一個政敵。

王陵者,故沛人,始爲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陵少文,任氣,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陽,陵亦自聚黨數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攻項籍,陵乃以兵屬漢。——《史記·陳丞相世家》

如此確立君臣關係之後,劉邦這一生中,只遭遇過兩名豐沛子弟的叛變,一是雍齒,一是曹無傷,而雍齒和曹無傷是否列席了這次重要會議,尚不可知。

這次確立君臣關係的會議上,沛縣父老還提到,劉邦身上有過種種珍怪,這也是劉邦玩政治的一種,手法類似於陳勝在大澤鄉搞的“大楚興,陳勝王”。

劉邦的專業能力看上去並不強,爲何能建立漢朝? 第2張

我們還應該看到,這時候的劉邦,不僅僅是大政治家,同時也是一軍事家。

劉邦之所以會率衆來到沛縣城下,乃是因爲,沛縣縣令想依靠沛縣響應陳勝吳廣,但擔心沛縣父老子弟不聽他的命令,於是請當時已聚集了百八十號壯士的劉邦來幫忙,威懾沛縣父老和子弟。

但在劉邦到達沛縣城外的時候,沛縣縣令反悔了,關閉城門,依靠沛縣的城牆來防守劉邦強攻,同時打算誅殺提議請劉邦的蕭何與曹參,蕭何與曹參逃出縣城,跟劉邦會和。

當時,情況對劉邦很不利,劉邦只有百八十號人,不可能靠強攻拿下沛縣。如果不拿下沛縣,只能返回芒碭山間,繼續做好景不長的山大王。

一定要拿下沛縣。

爲此,劉邦寫了一封信,射入沛縣城內,發動沛縣父老子弟殺掉沛縣縣令。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爲沛令守,諸侯並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爲也。——《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自知寡不敵衆,所以在信中,絲毫不提自己的軍事實力,而是強調天下形勢的演變和趨勢。

劉邦在信中,告訴沛縣父老子弟,你們可以依靠沛縣的城牆爲縣令擋住我劉邦,但你們卻不能依靠沛縣的城牆擋住並起的諸侯,如果你們非要跟沛縣縣令站在一起,沛縣早晚得被屠城。

如何才能保住沛縣,如何才能保住沛縣父老子弟周全呢?

劉邦的專業能力看上去並不強,爲何能建立漢朝? 第3張

只有誅殺沛縣縣令,在沛縣子弟中選擇一個適合的人做領頭人,響應諸侯,才能保住沛縣和沛縣父老子弟。不然,就等着被屠殺吧。

“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

劉邦直接選擇了攻心,一舉成功。

總的說來,舉事之初,劉邦具備了在亂世崛起的專業能力,至於這種專業能力,到底是什麼時候學的,在什麼地方學的,《史記》中並沒有講明,一如《史記》中沒有講明淮陰侯韓信什麼時候學的兵法、在什麼地方學的兵法,或許是因爲,太史公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資料吧。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陳丞相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