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元朝敗出中原,重新退回北方草原之後,爲了徹底打擊北元殘餘勢力,穩定北部邊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曾先後發動了十三次北伐戰爭,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更是五次親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後,蒙古非但沒有徹底被消滅,反而在僅僅二十多年後便又釀成了“土木堡之變”,這又是爲什麼呢?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明太祖先後十三次北伐,但主要是爲了瓦解北元威脅

明朝建立以後,雖然元朝很快便敗退出了中原地區,但仍統治着廣闊的北方草原,並時常南下侵擾,對明朝北部邊防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爲了徹底瓦解北元威脅,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曾先後發動十三次北伐戰爭,但主要目的卻是爲了穩定北部邊疆。

第一次:洪武三年(1370年),因元惠宗北逃上都後一直停留在明朝邊境地區,試圖積蓄力量重新奪回大都。爲此,朱元璋派徐達、李文忠、馮勝等兵分兩路,一路襲取山西、陝西元朝殘餘力量,另一路則出關追擊元惠宗,最終兩路明軍皆獲大勝。

第二次:洪武五年(1372年),經過一定程度休養生息的元朝殘餘勢力,再度開始不斷南犯,爲此朱元璋派徐達、李文忠、馮勝各率兵五萬,兵分三路北伐,其中徐達、李文忠率兵直取北元殘餘勢力的聚集地和林,馮勝則兵發甘肅吸引元軍注意。結果,此戰中路軍徐達戰敗,東路李文忠得失相當,僅西路馮勝取得一定戰果。

第三次:洪武十三年(1380年),爲了打擊駐紮在和林的北元國公脫火赤和樞密知院愛足,朱元璋派西平侯沐英率陝西明軍北征,沐英偵察到元軍動向後,疾行七晝夜對元軍發動突襲,元軍倉促迎戰慘遭戰敗,脫火赤和愛足皆被俘虜。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2張

第四次:洪武十四年(1381年),北元平章乃兒不花南侵,朱元璋派徐達、湯和、傅友德率兵,兵分兩路發動北伐,兩路大軍均有斬獲。

第五次:洪武十七年(1384年),北元海道千戶也先帖木兒反明,百戶劉林率兵平叛陣亡,涼州衛指揮宋晟奉命討伐,大敗元軍,俘獲也先帖木兒、吳國公等近兩萬人。

第六次: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北元太尉納哈出坐擁部衆數十萬,佔據松花江以北地區,對明朝東北形成了極大威脅,在明朝北部威脅基本解除後,朱元璋以馮勝爲徵虜大將軍,以傅友德、藍玉爲副將,率軍20萬北征納哈出,最終大敗其部,迫使納哈出投降,遼東自此成爲明朝勢力範圍。

第七次: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爲了徹底瓦解屢次遭到打擊而北撤的北元殘餘,朱元璋派藍玉率兵十五萬再度北征,並於次年四月探知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以北,於是率兵發動突襲,北元兵馬倉促迎戰慘遭戰敗,太尉蠻子戰死,包括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太子必裏禿妃等7.7萬人被俘,另俘獲馬4.7萬匹、駝4800多頭、牛羊10.24萬頭、車3000餘輛,以及北元寶璽、圖書、金銀印章等,脫古思帖木兒雖然逃走,但不久便被部將也速迭兒縊殺,北元統治至此徹底崩潰。

第八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脫古思帖木兒去世後,北元各部分崩離析,不少部落再度南下襲擾,爲此朱元璋派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兵分兩路北伐,其中燕王朱棣擊敗並迫使太尉乃兒不花等投降,晉王朱棡則無所斬獲。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3張

第九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脫古思帖木兒去世後,蒙古內部分裂征伐不斷,不少蒙古部落紛紛南下投降,但在內部紛爭逐漸平息後,包括兀良哈在內的不少部落再度反叛,朱元璋於是命付友德率領郭英等討伐之,此戰持續數月,多有斬獲。

第十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該年八月哈密寇邊,都督宋晟、劉真奉命率兵出征,攻破哈密、俘獲其王子別別怯等一千餘人。

第十一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殺死脫古思帖木兒後,也速迭兒自立爲全蒙古大皇帝,並於該年策反蒙古降將失烈門,朱元璋於是派周興前往討伐,在明軍的持續追繳之下,元軍損失慘重。

第十二次: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經略遼東之地,當地各部落見明軍勢大,紛紛歸附,只有海西兀者女真大酋西陽哈等少數人不僅不歸附,反而時常襲擾。該年,周興等人率兵抵達開元衛,得知西陽哈在黑松林,遂命令各處明軍出擊,但等到明軍抵達後,卻發現西陽哈早已經渡過了松花江,只得無功而返。

第十三次: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元璋得知大寧衛以北有北元軍隊活動,於是命朱棣率兵前往大寧,大敗北元軍,俘獲索林帖木兒等數十人,並一路追擊到兀良哈禿城,又擊敗北元將領哈剌兀。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4張

如上,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雖然曾發動了多達十三次次北伐,但除了前期乃主動出擊,意圖徹底瓦解北元統治,解決明朝北部邊患之外,後期的北伐其實更多是出於防禦性質,是對蒙古各部擾邊的一種懲戒性進攻。

此外,這十三次北伐之中,除了第九次“捕魚兒海之戰”外,大多圍繞明朝北部邊疆展開,並未深入草原,因此雖然勝多敗少,摧毀了北元的統治,將北元驅逐出了漠南地區,一定程度緩解了北部邊疆壓力,但對蒙古各部並未形成毀滅性打擊。

明成祖先後五次親征漠北,但總體收效不大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但很快明朝便陷入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在此期間,北元分裂爲瓦剌、韃靼兩部,相互之間爭鬥不斷,再加上朱棣在靖難時期便對韃靼、瓦剌各部進行招撫,因而雙方倒是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直到永樂六年(1408年),從蒙兀兒斯坦返回蒙古的元順帝曾孫本雅失裏,在阿魯臺的擁立下繼承汗位,因其乃是黃金家族後裔,因而迅速獲得了大量蒙古部落的效忠,同時向東征服了兀良哈三衛,自覺實力大增的本雅失裏,開始對明廷採取強硬態度。

韃靼勢力大增的同時,瓦剌部卻感受到了威脅,於是主動向明朝示好,明成祖則實施“以夷制夷”政策,將瓦剌部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全部封王,並支援各種兵器使其對抗韃靼。

之後,明成祖又派出使臣郭驥出使韃靼,並送還了被明軍俘獲的22位汗廷家僕,郭驥要求本雅失裏歸降,結果反被本雅失裏和阿魯臺殺害。明成祖大怒,於永樂七年(1409年)派淇國公丘福率兵十萬征討韃靼,但因丘福輕敵冒進結果慘遭大敗,明成祖聞訊震怒,對丘福大家懲戒的同時,決定親征蒙古。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5張

第一次: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朱棣調集50萬大軍北伐,韃靼自知不敵決定撤退避戰,後因與阿魯臺在撤退方向上發生分歧,君臣二人遂分道揚鑣,本雅失裏率部向西逃往瓦剌,太師阿魯臺則向東逃竄。得知消息,明成祖親率將士追擊本雅失裏,於斡難河大敗本雅失裏,本雅失裏孤身一人逃走後被瓦剌部馬哈木所殺;之後,朱棣又回軍在斡難河東北大敗阿魯臺,韃靼軍隊再度大敗,阿魯臺墜馬逃遁。此戰之後,韃靼被迫臣服於明朝,嚮明廷進貢馬匹。

第二次: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韃靼部慘遭戰敗之後,與其敵對的瓦剌部趁機發展壯大,軍隊進駐臚朐河,開始覬覦中原。朱棣於是親率大軍征伐瓦剌,先敗瓦剌遊兵,後敗依託山勢阻敵的瓦剌三萬主力,此戰瓦剌數千人被殺,其餘兵馬各自逃散。此戰之後,瓦剌多年不敢犯邊。

第三次:永樂二十年(1422年)三月,瓦剌部戰敗後不久馬哈木身亡,韃靼部又趁機發展了起來,遂又開始與明廷交惡,時常南下騷擾劫掠明朝北部邊疆,並於永樂十九年(142年)圍攻興和所(原元朝中都),殺死明軍指揮官王祥。於是,明成祖朱棣於次年率兵征伐韃靼,阿魯臺得知消息後連夜逃離,明成祖隨即班師,但卻在回師途中發兵攻打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部,斬殺數千部衆。

第四次: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明軍退兵後韃靼捲土重來,再度滋擾明朝邊境,朱棣遂於同年八月再度出兵,在抵達達沙城(今河北張北以北)時,阿魯臺部下阿失帖木兒率部投降,並告知朱棣阿魯臺已被瓦剌打敗,部衆已經潰散。十月,明軍北上擊敗韃靼西部軍隊,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部投降。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6張

第五次: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因韃靼部阿魯臺再度南犯山西大同、開平等地,明成祖朱棣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兵馬,兵分五路大舉北伐,結果阿魯臺再度望風而逃,明軍一直追擊到答蘭納木兒河,仍然無法找到阿魯臺部,無奈之下只得下令班師,而明成祖朱棣也最終於班師途中病逝。

如上,明成祖先後發動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大獲全勝和第二次略有斬獲之外,其餘三次皆由於蒙古軍隊的望風而逃,基本算是無功而返。

明朝兩位帝王近二十次北伐,爲何始終沒能消滅蒙古

明朝初期,爲了徹底解決北部邊患,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先後發動了近二十次北伐戰爭,雖然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蒙古各部,但卻始終沒能消滅北部威脅,這又是爲什麼呢?個人認爲,應當有以下幾點原因:

1、蒙古戰略縱深太大。作爲遊牧部落,機動性便是蒙古各部的天然優勢,縱觀歷朝歷代對北方草原部落的進攻,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便是尋找敵軍主力。如果遊牧民族不想交戰,誠心在大草原上和你“躲貓貓”,那麼便很難取得戰果。

而明朝時期的蒙古,相較於此前歷朝歷代的遊牧民族,其戰略縱深更大,原因在於蒙古在強勢崛起之後,已經將整個北方草原的其他遊牧民族徹底消滅,這爲他們贏得了更爲廣闊的活動空間。

如此一來,哪怕中原朝廷出動數十萬大軍,一旦撒向整個蒙古草原,也根本不夠看,別說擊敗敵軍了,要找到對方的主力都極爲困難。而就算擊敗了蒙古軍隊,他們也完全可以不顧一切的北撤,而中原軍隊想要持續追擊進而徹底將其消滅,根本無法做到。

這個問題,直到俄羅斯東擴以後才得以解決,此後蒙古部落再也無法隨心所欲的向北逃竄了。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7張

2、糧食補給問題。由於長期從事遊牧活動,這使得蒙古軍隊對於後勤補給的需求極小,畢竟整個大草原就是他們的補給基地,因此蒙古軍隊外出征戰,往往只需要隨身攜帶少量的補給。實在不行他們還可以現搶,畢竟相對於遊牧民族,農耕民族的生活地區相對更爲固定。

中原軍隊則不同,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補給問題始終是困擾中原軍隊的一個大問題,這也是中原軍隊進攻遊牧民族,始終無法深入追敵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漢朝霍去病曾採取過就地補給的策略,但這種做法卻只能供應少量精銳部隊,而無法爲整個大軍提供補給,另外在大草原上找蒙古部落也是個問題。

事實上,在明朝初期的北伐之中,便有多次是因爲補給問題,而最終不得不撤軍。

3、戰爭代價問題。由於相對比較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鬆散的組織形勢,蒙古軍隊並不像中原軍隊那樣高度職業化,兵民一體的形勢使得他們根本無需爲戰爭付出太多代價。而作爲馬背上的民族,由於生活習慣的問題,他們相較於中原地區的百姓更爲善戰,這爲他們提供了龐大的兵源,哪怕是臨時組建的軍隊,他們的戰鬥力同樣極有保障。

中原地區則不同,自秦漢以後歷朝歷代的主力軍隊皆實行脫產職業化,即使明朝實行衛所制,也只能滿足平時的自給自足,從而維持龐大的軍隊數量,而一旦爆發戰事,兵餉、撫卹、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等都是一筆極爲龐大的戰爭支出。如此一來,中原王朝發動戰爭的代價,便要遠遠高於遊牧民族。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8張

4、蒙古的回血能力。由於以上三點原因的影響,結果便是蒙古擁有比中原王朝更強的回血能力,連年的對外征伐,中原王朝往往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時間來恢復國力,這既有人口方面的恢復,也有經濟層面的恢復。

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哪怕戰爭損失再大,只要人口恢復過來,他們便再度擁有了戰爭發動的能力,這使得他們的恢復週期相對更短。而這一點,纔是歷朝歷代對於遊牧民族最爲頭疼的地方。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後發動近二十次北伐,爲何沒能徹底消滅蒙古? 第9張

綜上所述,雖然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對蒙古發動了近二十次北伐,極大的打擊了北元殘餘勢力,一定程度緩解了明朝北部邊疆的壓力。但也正因長期的戰爭,導致明朝自仁宣兩朝開始,便不得不轉入戰略防禦恢復國力,而北方的蒙古各部則憑藉着更爲快速的回血能力,很快便又重新恢復了戰爭能力,再度對明朝構成了極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