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康熙爲什麼對反清思想非常的寬容呢?

康熙爲什麼對反清思想非常的寬容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儘管在康熙晚年發生過《南山集》案,但對反清思想,康熙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不少著作例如僧函可的《千山詩集》、顧炎武“違礙之處觸目皆是”的《顧炎武詩文集》和王夫之的《讀通鑑論》都陸續結集出版。

同爲晚明清初著名學者以及在其著作《留書》和《明夷待訪錄》中激烈批判清朝統治者的黃宗羲,在康熙時代也逐漸稱清朝爲“國朝”和清朝的統治爲“王道”,晚年的黃宗羲一改“太平有策莫輕題”之初衷,書中稱清朝爲“聖朝”、“國朝”,稱康熙帝爲“聖天子”,稱清軍爲“王師”,甚或一改《明夷待訪錄》之用中性干支紀年而採用清朝正朔。

康熙爲什麼對反清思想非常的寬容呢?

以至有學者指出,進入康熙年間,江南大部分儒士態度逐漸轉變,放棄了反清鬥爭並且承認清朝統治的合法性,正如周學軍在《明清江南儒士羣體的歷史變動》一文中,經過對江南知識分子對清態度變化的分析,從而指出到康熙朝以後,江南“大部分儒士則逐漸放棄了反清鬥爭,轉而承認統治的合法性,民族鬥爭漸趨迴歸社會批判運動。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餘姚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長子。

黃宗羲提出“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其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康熙爲什麼對反清思想非常的寬容呢? 第2張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爲“明末清初五大家”,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亦有“中國思想啓蒙之父”之譽。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爲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黃宗羲多才博學,於經史百家及天文、算術、樂律以及釋、道無不研究。尤其在史學上成就很大,而在哲學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從“民本”的立場來抨擊君主專制制度者,堪稱是中國思想啓蒙第一人。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

黃宗羲的新民本思想集中體現在其順治十年(1653年)寫下的《留書》和康熙二年(1663年)在《留書》基礎上擴充而成的《明夷待訪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