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備爲何要頂着大臣們的反對發動夷陵之戰呢?

劉備爲何要頂着大臣們的反對發動夷陵之戰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以憑弔曹操爲由跟曹丕取得聯繫後,經過大半年的拉鋸,雙方終於達成了祕密協議,隨後劉備在黃初二年(221)四月年稱帝,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一樁大事

到了七月份,劉備完成了立皇后、太子以及給其餘諸子封王的一系列事宜後,於是正式出兵東征,奠定三國後期格局的夷陵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雖然內部反對聲音衆多,不過劉備卻始終堅持己見,讓這位征戰一生的馬上皇帝忍氣吞聲,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此時,三國早期的英雄豪傑大多已經去世,劉備作爲幾乎碩果僅存的老兵,他是不會甘於失敗而去安度晚年的,他希望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爲自己辛苦建立起的基業再拼搏一次。

可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謝幕演出竟會如此淒涼。老兵的時代終將結束,後起之秀們即將撐起三國時代的新局面。

由於前來議和的東吳使者諸葛瑾缺乏誠意,導致劉備更加憤怒,於是他繼續揮師東進,誓要奪回荊州。面對劉備咄咄逼人的攻勢孫權深知以自己的軍事能力沒有必勝的把握,按照以往的經驗,還是坐鎮後方並委託一名軍事才能過硬的大將在前線指揮更穩妥。

當初呂蒙去世前,推薦接替自己的人選是朱然。朱然是朱治的養子,也是他的外甥。雖然朱治是江東丹陽人,但由於他早年間跟隨孫堅東征西討,因此在成份上可以視作屬於和呂蒙一樣的江北武人集團,再加上朱然本身能力不俗,因此呂蒙才推薦了他。

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因爲有巨大的外部壓力,孫權或許會依照呂蒙的建議把指揮權交給和自己多年同窗且私交甚好的朱然,而不是出身江東大族的陸遜。然而,陸遜在之前奪取荊州一戰中表現實在太過亮眼,已經有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雖然他和朱然年紀相仿,但論起戰績卻勝過許多,因此陸遜明顯是更合適的人選。

後來陸遜統兵時軍中尚且多有不服,換成朱然的話想必會更加困難,孫權這個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最後朱然僅僅繼承了呂蒙手下的少量軍隊,以及南郡地區軍事長官的職務,就像當初魯肅接替周瑜一樣。

劉備爲何要頂着大臣們的反對發動夷陵之戰呢?

一面是戎馬一生的老將,一面是初露頭角的新秀,這場戰役本該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巔峯對決,然而爲何最後卻變成了一面倒呢?

兵法有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

戰爭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發動的,開戰前一定要有周密的規劃,必須想清楚自己優勢在哪裏,劣勢又在哪裏,做到“先勝而後求戰”,而不是“先戰而後求勝”。

另外即使勝算頗大也要考慮是不是將得到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那樣即使取勝意義也不大。因此必須要“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但劉備偏偏是“怒而興師”,犯了兵家大忌,豈不是未戰先敗嗎?

那麼一場戰爭勝算大小究竟如何考量呢?這一點孫子兵法同樣給出了詳細的解釋。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由此可知,在開戰前一定要對這五點因素進行評估。

所謂“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就是要分析客觀條件上是否適合開戰。這場仗對劉備來說不是非打不可,是否開戰選擇權在他手裏。只要不執意要求歸還荊州,轉而主張歸還被東吳俘獲的荊州士卒,我想還是有談判餘地的。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東吳這裏失去的,等解除了後顧之憂後未必不能從曹魏那裏得到彌補。何況在名義上東吳作爲曹魏的藩屬只能算幫兇而非首惡。

劉備爲何要頂着大臣們的反對發動夷陵之戰呢? 第2張

從東吳視角來看,蜀漢在退回益州後佔據山川之利,溯江而上一舉滅蜀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在這個方向上已經很難再得到什麼了。只要劉備肯鬆口,孫權一定樂於重新結盟抗魏,因爲以後襄陽和合肥纔是他的擴張方向。

況且東吳也決不是可以輕易擊敗的對手,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提出江東不可圖,彼時孫權尚未消滅黃祖,勢力僅侷限在揚州,如今江東的實力大幅擴張,想要戰而勝之更是難上加難。

所謂“識衆寡之用者勝”,就是要根據兵力多寡加以靈活運用。關於此戰兵力對比,東吳一方是明確記載的五萬人,但是蜀漢一方兵力則不能確定。一種看法是蜀軍只有四萬人,這是比較直接的一個數據,出自魏書,被裴松之引作注。

魏書曰: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爲效。"(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第二,裴注)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大軍僅被殲滅的就有八萬以上,這種說法出自傅子,也被裴松之引作注。

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裴注)對此我更傾向於後一種,主要原因就是孫權給曹丕上書的時間是黃初三年(222年)正月,當時劉備本人還在秭歸,這時候出秭歸的應該是蜀軍先頭部隊,不包括劉備所率的本部,畢竟作爲皇帝身邊軍隊數量不可能太少。而且文中也用到“支黨”一詞,支黨即黨羽,也就是黨羽就達到四萬人而不是全部兵力只有這些。

據記載,劉備主力有五十餘營,按照漢代軍制,一營大約千人左右,因此這部分兵力至少要有五萬。再加上水軍、部署在江北的黃權部以及馬良招募來的五溪蠻兵,總兵力超過八萬人並不誇張。

另外此戰東吳斬獲以及俘虜的蜀軍就有數萬人,而劉備也並未全軍覆沒,撤退時還收攏了一部分敗兵,因此他的總兵力估計至少要在東吳的1.5倍以上。

不過兵力多不代表優勢大,還得看具體情況。

東吳兵力雖少,但主場作戰補給壓力更小,可以長期作戰,這一優勢是蜀軍不具備的。況且在長江沿線作戰,東吳的水軍優勢也可以得到充分發揮,這同樣對兵力差距起到了彌補的效果。反觀劉備卻盲目分兵,此消彼長之下,他的兵力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就是說全軍要上下一心,同仇敵愾。

劉備發動戰爭,首先在國內就沒能得到廣泛的支持。秦宓提出不同意見就被下獄關押,如此剛愎自用,連諸葛亮都不敢出言相勸,因爲他知道自己說了也沒用。內部分歧如此之大,豈能言勝呢?

相反東吳一方,雖然陸遜因爲資歷略淺或許有些難以鎮得住麾下那些驕兵悍將,但他們反對的僅侷限於陸遜的具體戰術,危機關頭一致對外還是不成問題的,完全沒有出現赤壁之戰前主和派猖獗的場景。

所謂“以虞待不虞者勝”,就是說要做有備之師,而不打無準備之仗。

當初奪取荊州後,孫權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年底立刻將巫縣和秭歸單獨設成一個固陵郡,以潘璋爲太守,而甘寧去世後孫權又把他的部曲交給潘璋統率以增強其力量。

在雙方勢力範圍交界的最前沿設置這樣一個機構,必然是爲了防備劉備即將到來的反撲。雖然後來根據實際局勢陸遜選擇誘敵深入,這一部署並未起到預想的效果,但其積極性是值得肯定的。而之後無論遷都武昌還是積極聯絡曹丕請降,同樣都是爲這場戰爭所做的準備。

反觀劉備爲戰爭所做的準備就差遠了,他在荊州發生劇變後,將主要精力投入在稱帝一事上,待安排好自己的家事後,僅僅準備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草草出兵了。

劉備在出徵前下令張飛率本部兵力萬人參戰,然而張飛還未出發即遭到刺殺。按照史料記載,張飛正是死於六月份,由此可見劉備這次出征的倉促。

後來劉備在秭歸足足呆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而沒有繼續東進,一方面可能是還在和東吳談判拉鋸,另一方面應該就是在等待兵力的集結。而所謂“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就是說主帥要有足夠的軍事才能,而國君又要對其充分信任,不能胡亂干預。

劉備自己就是國君,當然談不到干預前線,但問題是他的軍事才能是有限的,從夷陵之戰劉備的表現可以充分看出他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的平庸,曹操認爲漢中之戰劉備能獲勝全依仗法正還真不是瞎說。而東吳的指揮官陸遜就不同了,他是那個時代第一流的軍事家,在指揮水平上遠超過劉備。此外孫權也確實做到了“君不御”,使得陸遜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

這五點因素綜合比下來,差距就很明顯了,在兵法“知勝有五”的思想下,劉備在各個方面全部處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