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詳解古代寧古塔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詳解古代寧古塔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其實這是清朝時期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不僅對女犯人不友好,是對所有犯人都極其煎熬,主要是因爲寧古塔的環境惡劣、路途遙遠、文人渲染導致的。

宮廷劇經常聽到“發配寧古塔”的臺詞,但僅限於清朝,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寧古塔出現在清朝時。

要先回顧一下清朝的發展過程,先是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來皇太極順應天意人心稱帝,改國號爲大清,於是就有了歷史上的清朝。

從清朝的壯大歷史來看,清朝最初是建州女真發展而來,當時建州女真主要是在牡丹江、綏芬河以及長白山一帶活動。一直到清朝前期,東北地區都被視爲龍興之地,這裏有清朝皇陵。

衆所周知,清朝是用短刀快馬加叛變打敗明朝,入關之後開統治時代。清朝統治者初來乍到,面臨着與往日草原民族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心中也倍感緊張,因此在民族策略上也多次變化。

同時,滿清出於居安思危的心理,一手不斷鞏固中原的統治力度,另一手不斷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發展與建設,而東北地區的建設就與寧古塔有關。

作爲滿清的退路,東北地區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但是這裏實在太落後了。清朝統治者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犯人流放至此,既懲罰犯人,又能馳援龍興之地發展。

事實上,流放寧古塔是所有犯人都害怕,由於女犯人身體較弱等緣故,顯得格外害怕而已。

寧古塔的可怕之處是什麼呢?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實在過於惡劣,對生存在這裏的人非常不友好。

寧古塔位於現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當時的寧古塔與中原地區完全沒有可比性,更沒辦法和江南相比,在寧古塔只有皚皚白雪。

在寧古塔生活的人都保持着更爲原始的部落形式,人們也更爲野蠻,周圍的環境都是荒無人煙的林海。根據清代文人記載,寧古塔的苦寒程度是天下之最,甚至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

一年的寧古塔大概是這樣的:從初春到四月底,經常是大風天氣,從五月到七月期間是連綿不絕的陰雨,從八月開始就天降大雪,九月時候的河水已經全部凍得嚴嚴實實,雪花落在地上就成堅冰。

從這裏可以看出寧古塔環境的惡劣程度,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流放犯人到苦寒之地,放眼世界,比如俄國也是選擇將犯人向北流放苦寒之地。

流放寧古塔的犯人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原地區甚至是環境更爲溫和的江南地區,要忍受寧古塔的常年苦寒,怪不得讓人毛骨悚然。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詳解古代寧古塔

其二是流放寧古塔路途遙遠,很有可能走不到寧古塔就病死途中。

如果從清朝北京算起,到寧古塔的距離大概在3000里路,在那個交通並不發達的年代,雖然有馬屁,但是犯人能夠享受的待遇就是走路只能一雙腿。

更爲重要的是,爲防止犯人逃跑,犯人是需要帶着手鐐腳銬的,這無疑再次增加犯人趕路的難度。此外,犯人經常是飢一頓餓一頓的,押送的官吏心情好的時候賞點飯,不好的時候只能聞飯香味。

流放寧古塔的犯人要想活着到達寧古塔,基本上是要看家裏背景和實力的,如果沒有事先買通押送人員,很難到達寧古塔,基本上都會病死途中。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詳解古代寧古塔 第2張

因爲路上要忍受風吹日曬雨淋,還要穿過荒無人煙的瘴氣沼澤叢林,身體素質稍微差點的人都抗不過去。對於被流放的女犯人更是如此,在途中很可能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一旦熬不過去就只有思路一條。

而3000裏的距離只是從北京出發的,如果是從江南開始的那就更差了,一路上樹葉從綠變黃,再到光禿禿的樹枝,這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期間受到的痛苦不言自明。

也正是如此,纔有前面清朝人說的,如果到過寧古塔,即使是黃泉路也不可怕了。

其三是來自人們口口相傳後的誇張成分,無形中將寧古塔的可怕程度妖魔化,遠遠超過它本來的面目。

在誇張宣傳這方面,清代文人做出的貢獻最大,有位叫王家禎的人曾經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

從他的描述可以發現,寧古塔這個地方真的是苦寒之地,天寒地凍得都不像是人間,並且他說寧古塔距離京城有七八千里之遠,顯然這裏面有很大的誇張成分。

爲什麼古人會覺得“寧到黃泉路,不去寧古塔”?詳解古代寧古塔 第3張

犯人流放寧古塔都做些什麼呢?其實答案已經在那句“流放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與披甲人爲奴”。

也就是說,犯人幸運地活着走到寧古塔後,是給披甲人做奴隸的。那披甲人又是誰呢?通俗地講,披甲人就是爲滿清貴族鎮守邊疆的人,他們基本都是當年後金的俘虜以及後代。

披甲人在社會等級地位上來劃分,已經是位於最底層的,他們要受清朝派駐在此地的貴族將軍管制。可以想象,披甲人已經是最低級的,給他們做奴隸是什麼樣的體驗。

流放此地的犯人是要按照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來的,這裏還保持着原始的野蠻,但是也會受到中原發達經濟的影響,犯人們究竟能不能好好生活,此時還要看他們自己。

如果流放犯人能夠有一技之長,帶給當地披甲人新鮮事物和幫助,那享受的待遇並不差,遊牧民族骨子裏自帶的坦誠就會到來。

比如有人憑藉着自己豐富的文化知識,在當地教授人們知識。清朝中原來的人到此地,就像是今天的你穿越到明朝生活,自然而然地就會高出一大截。

還有人更神奇,當時有一對夫婦,竟然將家鄉的美食帶到當地,做起小生意,日子過得還算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