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撤退爲何會有十多萬百姓和士人跟隨?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撤退爲何會有十多萬百姓和士人跟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撤退爲何會有十多萬百姓和士人跟隨?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基本統一了北方後,親率大軍南征荊州,試圖完成江山一統,其時,荊州之主劉表去世不到一年,暫時還沒有一個能像劉表一樣整合荊州力量抗曹的人。

且荊州還面臨內部分裂(劉琦和劉琮之爭),故無法組織力量抵抗曹軍,劉琮甚至在劉備不知情的情況下投降了曹操,因此,爲荊州守禦北部邊界,卻前後受敵的劉備只能從駐紮地新野撤離。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撤退爲何會有十多萬百姓和士人跟隨?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劉備撤離新野時是否有百姓跟隨劉備遷徙,但記載有劉備撤到襄陽城下時,有襄陽城中百姓和士人出城跟隨劉備逃難,根據《三國志·先主傳》中的記載:“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衆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

這十多萬百姓當然不可能只有襄陽城中的百姓,否則,這麼多人會把襄陽城掏空,應該是包括了新野以及樊城,再從襄陽到當陽,沿途所有城鎮中的,害怕戰亂受損害的百姓,他們害怕曹軍劫掠,所以跟着名聲比較好的劉備走,是主動行爲而非劉備脅迫。

從《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的劉備之語:“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也可以判斷出,這些荊州百姓和士人都是主動跟隨劉備逃難的。劉備不會主動脅迫百姓跟着他跑,從軍事角度上講,帶着百姓一起走,基本上就是找死。

劉備不主動,百姓們主動,這就沒辦法了,這麼多百姓和荊州的部分士人寧願跟着劉備逃難,也不願意等候名義上的朝廷大軍來收復荊州,重歸東漢朝廷的友好大家庭中,這又是爲什麼?其實,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劉備在新野七年,打下了良好的羣衆信任基礎

劉備是建安六年(201年)時投奔荊州劉表,然後被安排在新野駐紮,他剛到荊州時,就因爲以前闖下的名氣受到荊州人的追捧,爲此,劉表都對他不太放心,《三國志·先主傳》中對此有明確記載:“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

誰都知道,劉備是反曹的,但依舊有很多荊州人投奔劉備,跑到新野這個抗曹前線來幫助劉備,這至少說明,荊州是有反曹的羣衆基礎的,當然,這也和劉表在荊州主政時的宣傳脫不開關係,畢竟,劉表也是諸侯之一,還是漢室宗親,他不可能去說曹操的好話。

並且,劉備在新野待了七年,以他一貫的政治姿態,肯定把包括上層士人和老百姓在內的所有新野人,甚至一部分荊州士人安撫的妥妥帖帖,施恩就不用說了,宣揚曹操是漢賊且害民的政治理念也是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這麼長時間,足夠劉備在新野乃至荊州打下良好的羣衆基礎,不說超過劉表的威望吧,肯定比妖魔化後的曹操強太多,劉備立身三國亂世的殺手鐗不就是人和?所以,當曹操大軍南下時,有那麼一部分信任劉備的士人和百姓跟着他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荊州頑固的反曹勢力不願意跟着劉琮降曹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撤退爲何會有十多萬百姓和士人跟隨? 第2張

荊州士人和豪強本就有相當一部分不願意降曹,這裏面又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試圖在亂世中有所作爲的年輕一派,比如諸葛亮龐統爲代表的部分士人,諸葛亮是直接就投了劉備,龐統跑去跟了東吳的周瑜,他們背後的荊州勢力都是堅定的抗曹派,不會留在襄陽陪着劉琮玩。

其二是支持劉表長子劉琦的荊州士人和百姓,劉表死後,雖然是次子劉琮繼承了荊州之主,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劉琮,肯定有支持劉琦的人,而劉琦在江陵,劉備從新野撤退後,因進不了襄陽城,又無意強行奪取荊州,本就準備去江陵和劉琦會合,這部分支持劉琦的人也會跟着劉備走。

實際上,這十多萬跟着劉備逃難的荊州士人和百姓,正是意味着曹操南下後,荊州勢力的正式分裂。蔡瑁張允等劉琮派喪失了抵抗的勇氣,成爲投降派,或者算是重歸朝廷派。而劉琦和劉備,以及支持他們的荊州士人就是抗曹先鋒,或者說是阻擾統一派,這部分人當然要跟着劉備走。

綜上所述,建安十三年,劉備因無力單獨抵抗曹操大軍,從新野撤離後,一直到當陽大戰前,跟隨着他逃難的荊州部分士人和百姓,都是主動跟隨劉備的,不存在強迫性質。這其中,大多數百姓或許只是單純的擔心戰亂,覺得跟着仁義的劉皇叔更安全。

而跟着劉備離開襄陽的大多數荊州士人和豪強們就都抱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和傾向性,這些人,未來會在赤壁大戰後,幫助劉備迅速在荊州站穩腳跟。劉備在新野待的七年沒有白待,收穫了不少人心,孫權就沒有這個便利,所謂借荊州?何嘗不是因爲孫權在荊州暫時站不住腳,羣衆基礎沒有劉備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