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歷史功績最大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歷史上存在感最強的三位帝王,共同造就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按照日本清史研究學者的說法,“康乾盛世”乃系一個“康熙爲之開墾,雍正爲之種植,而乾隆得以收穫也”的整體過程,不可分割。就歷史發展規律而言,康熙寬大、乾隆疏闊,兩者之間就必須有一個整飭弊政的雍正才能將大清王朝推向鼎盛。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一定程度上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能代表整個大清王朝的發展史,康熙皇帝“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雍正皇帝“嚴明繼之,整飭弊政、推行改革,創定清朝財政之基礎、鼎盛之開端”;乾隆皇帝“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爲盛”,但晚年的諸多錯誤讓大清王朝逐漸走向衰敗。

那麼,就具體歷史功績而言,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足以代表整個清朝歷史的著名皇帝,誰纔是貢獻最大的那一個?

有清史學者認爲,“宵旰焦勞,勤於庶政”的雍正皇帝,革除了康熙朝遺留之諸多弊政;奠定了乾隆朝的社會、經濟、政治秩序;爲大清鼎盛狀態的到來立下了首功。也有人認爲,“內則削平大難,鞏固統一之基礎,外則戰勝強敵,恢張帝國之威信”的康熙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疆域版圖併爲邊疆安穩、抵禦沙俄入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甚至有人認爲,真正的“大清鼎盛”並非出現於乾隆朝,而是中國疆域遼闊、民族政策開明、文化氛圍寬鬆、社會經濟發達的康熙朝。至於雍正皇帝,只是恢復了康熙皇帝倦於政務之前的開明政策、發展規劃並稍加清理而已。如果沒有康熙皇帝提供的肥沃土壤,饒是雍正皇帝再“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也斷難使大清王朝結出盛世果實。

可諸多學者獨獨忽略了乾隆皇帝的歷史功績,只對其風流成性、奢侈浪費、思想僵化的後期表現予以負面評價。就筆者看來,乾隆皇帝纔是歷史功績貢獻最大的那一個!

對近代中國疆域版圖的貢獻對比

就國土疆域的貢獻而言,康熙皇帝團結蒙古、收復臺灣、平定準噶爾、抵禦沙俄,將西南、東北、西北邊疆範圍予以明確和穩固,基本確立了近代中國的疆域版圖,歷史功績不可謂不大。僅就此一項,康熙皇帝絕對擔得起“千古一帝”的稱號。

但在康熙皇帝晚年,諸如《雍正王朝》所演繹“傳爾丹六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橋段,開始頻頻於西北戰場上演;新疆、西藏乃至蒙古地區的戰亂頻頻,一度讓大清疆域版圖受到了嚴重挑戰。康熙皇帝收復臺灣以後,甚至生出過“得之無所加,棄之無所損”的消極思想,一度想將臺灣租讓給荷蘭人,收取租金。此事雖未成事實,但這種思想卻一直貫穿了康熙皇帝的晚年。也就是說,康熙朝晚期的疆域版圖並不穩固,甚至幾度更改。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第2張

而雍正皇帝在位期間發動的唯一一次邊疆戰事,雖然將青海徹底納入中國版圖,但終雍正一朝都未能實現對西北地區的完全平定。這個被雍正皇帝視爲“蒙古之巨害,貽中國之隱憂”的西北地區,也成了雍正皇帝臨終都耿耿於懷的“志願未竟,不無微憾”。除此之外,始終將工作重心放在內政上的雍正皇帝,再未發動邊疆戰事,甚至對於附屬國安南的主動挑釁,雍正皇帝也始終主張“以和爲貴”。

乾隆皇帝,一生髮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多達13次,其中平定大型內亂6次、邊疆戰事5次、對外作戰2次。在乾隆皇帝生平引以爲傲的“十全武功”中,雖然也有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非正義戰爭,但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的大國豪壯。

整體而言,乾隆皇帝徹底解決了西北地區長達百年的戰亂,將準噶爾東犯喀爾喀、威脅京師及大西北的禍根徹底斬除,西北、漠北、青海、西藏的安定一直保持到晚清時期。那些跟隨雍正朝一同發展壯大的邊疆部盟、附屬國家,讓乾隆皇帝徹底打回了原型,大清邊防從未如此強悍!就此來看,乾隆皇帝將“強藩,外患”的徹底消除列入自身政績中,至允至當。

正如清史研究學者戴逸所評價的那樣,乾隆皇帝“以強大的武力和比較正確的政策,平定西北,保護西藏,加強國家的統一,奠定了中華的版圖。文治武功,臻於極盛”。就國土疆域的歷史貢獻而言,乾隆皇帝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第3張

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對比

對於社會經濟的貢獻,我們僅從三方面做出對比,就能得出結論:

1、康熙皇帝“普免錢糧”、“固定丁銀”、“修治漕運”甚至是“廢黜匠籍”等具體經濟改革措施,都始終未能脫離封建社會對小農經濟、以農爲本的偏愛。歸根結底,也只是爲了國家賦稅、朝廷財政的穩步提升打基礎、做貢獻。

雍正皇帝對於財政政策的大力改革,有利於國家財政;有利於預防官方貪腐;更有利於改善國計民生;但其“農爲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的消極經濟思想,和康熙皇帝如出一轍。雍正皇帝甚至還專門制定了阻礙商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使得商業經濟的發展一度處於停滯乃至倒退狀態。

而乾隆皇帝在延續康熙、雍正“務本足國,首重農桑”政策的基礎上,對商業發展十分重視並給予了諸多寬鬆政策,甚至以免收部分關稅、允許百姓販運少量食鹽的破天荒舉措促進商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乾隆皇帝的積極引導下,商業經濟開始迅速發展、金融機構首次出現,國家財政也得以穩步提升。

2、國家財政收入自乾隆二十年開始穩步提升,乾隆四十二年達到了驚人的8100萬兩,這絕對是封建社會無法想象的狀態。

3、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六十年,大清國庫存銀始終保持在6000萬兩白銀以上,康熙、雍正兩朝遠不能及。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第4張

對“康乾盛世”的貢獻對比

我們將雍正皇帝視爲有爲君主,視爲“康乾盛世”的功勞最甚者,絕大部分原因在於他通過推行改革、革除積弊、整頓吏治,迅速扭轉了康熙晚期積弊嚴重,社會發展受到阻止的局面。正如著名歷史學家南懷瑾所言,雍正皇帝“真實奠定了清朝的江山,付予兒孫好自經理”。

就此來看,雍正皇帝的歷史功績似乎要勝於“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的康熙皇帝,而乾隆皇帝也不過是躺在父、祖集成大業上吃老本、啃果實的“幸運兒”。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雍正皇帝爲了穩固皇權,已經使得統治階層內部關係失調;爲了整飭吏治,已經使得政局緊張、官員惶恐不安以致“不作爲便無錯,無錯便無罰”的負面狀態出現;爲了推行改革、整飭弊政,已經嚴重得罪了滿洲勳貴、官僚富商、文人士大夫等各個階層。如果乾隆皇帝延續雍正皇帝的執政風格,大清鼎盛狀態的到來將遙遙無期。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也必須像雍正皇帝一樣,革除前朝弊政、消除各種矛盾,再“宵衣旰食、勤於政務”才能重新推動國家的發展。雍正皇帝這樣做,讓大清王朝重新回到了良性發展軌道上;乾隆皇帝這樣做,將大清王朝推向了鼎盛狀態;誰的貢獻多,功勞大,一目瞭然。

康熙雍正乾隆作爲清朝三代皇帝 三人中誰的功績最大 第5張

正如一代清史研究大家蕭一山先生所言,“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武功文治,堪稱極盛,有清二百六十餘年中,固屬絕無僅有之時代”,乾隆皇帝的歷史功績不應被其晚年的昏聵和錯誤所掩蓋。被康熙、雍正兩代帝王同時看中的乾隆皇帝,絕非“敗家子”,更非全憑幸運,而是歷史功績最大、最應該予以正名的一代有爲君主。

參考文獻:《清實錄》、《清史稿》、《清代通史》、《正說清代十二帝》、《嘯亭雜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