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出土文物證明,吳越青銅兵器確實精湛無比,除了鋒利堅韌外,還集中了許多傑出的裝飾技術,如菱形紋飾、火焰紋飾、鑲嵌寶石琉璃等技術,其中劍首同心圓裝飾尤其令人歎爲觀止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善於鑄劍,出現了許多傳奇式的鑄劍大師,並在史籍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歐冶子和干將、莫邪夫妻。尤其是干將夫妻鑄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近年來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吳越銅劍,更是提供了有力的物證。其中,吳國有銘兵器已經出土不下百件,在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都曾發現過,有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還有吳王夫差之子"姑發間反"劍等。但遺憾的是,作爲春秋吳國晚期政治中心所在地的蘇州,卻從未出土過。不久前,蘇州博物館宣佈,蘇州市人民政府出資4250萬元,徵集的58件臺灣"古越閣"舊藏青銅兵器,於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3月22日在"吳鉤重輝——蘇州博物館藏吳越青銅兵器特展"上亮相,讓世人得以一睹它們的真容。這批文物徵集部分共計27件組,還有31件組爲"古越閣"主人王振華、王淑華夫婦慷慨捐贈。

在這批兵器中,最重要的一件當屬被稱爲"吳老大"的吳王夫差劍,是目前已知存世的9柄吳王夫差劍中保存最完好的,堪稱國寶。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吳王夫差劍爲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至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作爲大名鼎鼎的吳國君王,夫差在歷史上的記載和傳說故事頗爲豐富。他在公元前473年戰敗自殺,國家隨之滅亡,象徵着權力的吳王夫差劍也散落民間。傳說中,吳王夫差劍是削鐵如泥、吹毛自斷的珍寶,而蘇博此次得到的這把吳王夫差劍通長58.3釐米,身寬5釐米,格寬5.5釐米,莖長9.4釐米,劍身寬長,覆有藍色薄鏽,刃鋒極犀利;近鋒處明顯收狹,雙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線,兩從斜弧面;劍格作倒凹字形,飾獸面紋,鑲嵌綠松石,一面已佚;圓莖實心,有纏緱痕跡;莖上有兩道凸箍,箍上有纖細的凹槽,遺存少量綠松石;圓盤形首,鑄有多圈精緻峻深的同心圓凸棱;劍首以不同成分之合金青銅分鑄後再銜接劍莖而成;劍身近格處鑄有銘文兩行十字:攻敔(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第2張

博物館工作人員透露,這柄吳王夫差劍鑄工精緻,歷經2400餘年仍完好如新,無比鋒利。此前的藏家曾經做過實驗,把一張A4紙放在桌上,沒有任何人去按住白紙的情況下,劍刃只在紙上輕輕劃過,紙便立刻被割成了兩半,可見其鋒利的程度。

青銅劍的起源

劍作爲兵器,開始受到重視,是西周以後的事。也就是在那一時期,劍的形制有了新的變化。考古發現的春秋早期青銅劍,都是柱脊劍,也就是由圓柱體的莖,直向前伸延而形成劍身的凸脊,只是有的劍莖上裝有劍首,有的沒有,形體都比較短,一般在28至40釐米之間。這樣類型的劍只適於前刺,而不適於劈砍,更像是匕首,所以也稱它是一種"直兵",是一種防範非常的衛體兵器。西周時期的戰爭以車戰爲主,兩軍對陣時,首先用遠射的弓矢,待到戰車錯轂格鬥時,多以長柄的戈、戟、矛、鉞爲主。劍,這種僅有幾十釐米的手握短兵器,在當時不佔重要位置。從考古發現中也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劍的出土數量與銅戈數量相差很大。

但在江蘇南部到浙江北部地區出土的同一時期青銅短劍,卻與中原地區的劍有明顯區別。劍莖實芯,有的飾有花紋,莖端有較大的圓首,劍身中脊隆起,前鋒尖細,兩側刃已呈現兩度弧曲的雛形。這種側刃的弧曲,是吳越青銅劍最主要的特徵之一。

到春秋晚期,吳越國力日漸強盛,軍隊擴大,促進了兵器製作工藝的發展,此時吳越的鑄劍技術達到高峯。在發展過程中,吳越青銅劍的劍身變長,柱脊變爲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鍔收狹、刃部由直刃變爲弧線內收。形制上的變化,提高了劍的殺傷能力,使其在步戰加強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而吳越寶劍之所以能如此精美鋒利,主要是因爲吳越的鑄劍工匠瞭解根據青銅器不同的使用性能,選用不同的銅、錫配比,可使青銅器物的性能達到相應的使用要求。成書於春秋戰國之交的《考工記》,出現了世界上最早關於青銅合金配比的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刀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隧之齊。"此處的"金"即爲青銅或純銅,"六齊"實爲錫、銅的六種不同合金比例而做出不同的器具的冶煉技術。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第3張

將不同銅錫比例的合金熔鍊一體,去除雜質,《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次之,然後可鑄也。"古時的鑄劍工匠,是根據熔鍊時的煙氣顏色進行判斷的。黑濁氣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燃燒產生的。黃白氣主要是熔點低的錫先熔化而產生的,同時,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揮發出來也形成不同顏色的煙氣。溫度升高,銅熔化的青焰色有幾分混入,故現青白色。溫度再升高,銅全部熔化,因此只有青色了。火焰顏色純淨,表明原料中的雜質大多汽化蒸發,剩下殘渣可予以去除。爲了提高青銅合金的質量,工匠們還對銅錫進行多次熔鍊,以進一步去除雜質。後來人們用"爐火純青"喻功夫純熟,就源於此。

此次蘇州博物館的這把吳王夫差劍,因爲劍柄部位裝飾複雜,且和劍體的韌性要求不同,所以採取了分鑄技術。所謂分鑄,就是將劍脊和劍刃分開鑄造。劍脊,含錫量較少,所以比一般青銅質柔而韌,比較不容易折斷。劍刃,含錫量較多,所以質脆而硬,使得刃口更加鋒利。這種外堅內韌的青銅劍,稱之爲複合劍。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第4張

吳越青銅劍三絕

複合劍、菱形紋飾和劍首同心圓這三種技藝被稱之爲吳越青銅劍三絕。

普通劍之劍身是一次澆鑄完畢,複合劍則是二次澆鑄:先以專門的劍脊範澆鑄劍脊,在劍脊兩側預留出嵌合的溝槽;再把鑄成的劍脊置於另一範中澆鑄劍刃,劍刃和劍脊相嵌合構成整劍。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有人稱之爲"銅鑲劍"或"插心劍"。複合劍的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故也有人稱之爲"兩色劍"。兩千多年後,我們今天看到的複合劍,雖不像當時脊黃身白,但由於合金成分不一樣,在相同環境、溫度、溼度下,電化反應快慢和過程也會不同,因此就會出現劍脊和劍身鏽色差異現象。

出土文物證明,吳越青銅兵器確實精湛無比,除了鋒利堅韌外,還集中了許多傑出的裝飾技術,如菱形紋飾、火焰紋飾、鑲嵌寶石琉璃等技術,其中劍首同心圓裝飾尤其令人歎爲觀止。劍首同心圓位於劍首端部,由厚度0.2至0.8毫米,間距0.3至1.2毫米不等的多圓薄壁凸棱組成,並且十分規整。在多圈同心圓的槽底,又分佈着極細凸起的繩紋,極具裝飾性。

劍首裝飾有同心圓的青銅劍,僅見於少數吳越名劍,一般實戰用劍絕無這種精緻裝飾,可見此裝飾技術在當時亦僅爲少數鑄劍高手能夠掌握,也只有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夠佩戴這種劍。這種裝飾,即使在現代也難以加工。

通過對出土實物觀察發現,凡是帶同心圓劍首的劍,都是同心圓劍首單獨鑄好後,再鑄接或銷接到劍莖上的。同心圓的範鑄工藝十分複雜,一般的工匠沒能力鑄出,在當時代表了最高的鑄造工藝。現在一般認爲同心圓的泥範不是翻模製作的,而是在轉輪上直接轉削製作。在製作好的同心圓泥範凸棱上,用小竹籤壓出一道道凹下的櫛齒紋,然後再經過陰乾、焙燒、合範、澆注而鑄成。這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稍有差錯,就不會成功。

此外,很多吳越兵器上都裝飾有菱形暗格紋飾,如1983年在湖北出土的吳王夫差矛通體滿是菱形幾何紋飾,而此次蘇州博物館徵集的無感菱形暗格紋劍同樣佈滿極纖細菱形紋。冶金史學者和科技史學者對這種工藝進行了研究和復原,至今未能解開其技術原理。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第5張

此次蘇州博物館徵集的吳越兵器中,還包含了多種裝飾工藝,如鎏金、錯金、鑲嵌、暗格紋等,製作精美、裝飾繁複,是研究金屬加工工藝的重要材料,有助於今人進一步深入瞭解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製作工藝。

一般認爲,錯金即在金屬表面開槽,然後以金片嵌入捶打固定。但是在硬度很大且薄的銅劍上這種工藝顯然不適合,應是以金汞劑塗抹紋飾部位,加熱使汞劑揮發而成。但最近經過科學的檢測,學者又提出很多所謂的鎏金極有可能是貼金,即以某種黏合劑將金片黏合在器物表面。這次徵集的錯金菱格紋劍的花紋呈一條直通,交錯的另一條斷開,顯然不是鎏金,也不可能開槽,極有可能是貼金工藝所制。

吳越青銅劍:上古神兵怎樣鑄成? 第6張

吳越憑鑄劍之術稱霸

春秋時期,吳越之所以在鑄劍水平上能夠發展到如此高的水平,遠超中原諸國,主要原因在於吳越地處南方,水網縱橫、林莽叢生,處於尚待開發的階段。中原地區作戰主要依靠的戰車,在吳越幾乎無用武之地,相反各種戰船卻是軍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爲適應這樣的客觀條件,吳越的軍隊主力是步兵。步兵近身對戰機會多,因此爲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短兵器在此地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吳越春秋》記載,吳王令"能善爲鉤者,賞百金",可見吳國國君對於鑄劍的重視程度。

衆所周知,春秋前期,吳國一直地處長江下游,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蠻夷之國。直至吳王闔閭上位,率師大敗楚軍,僅十天即進入楚國國都郢,創造了春秋時期攻佔大國都城的先例。翌年,闔閭親自出徵,大敗越軍。次年,再次伐楚,迫使楚國遷都於鄀。至此吳國成就霸業,雄踞東南。除去政治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源於其鑄劍技術的發展。

雖然鐵器早已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但直至西漢時期隨着高爐冶鐵技術的運用,鐵質兵器開始大規模裝備軍隊,青銅兵器永遠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吳越青銅劍則以上古神兵的形象,在文人墨客的想象中延續着自己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