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豐特努瓦戰役爆發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的

豐特努瓦戰役爆發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740年至1748年,英國、法國、荷蘭、普魯士、薩克森、奧地利等王國進行了一場爲期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5年5月11日,在圖爾奈(Tournai,今比利時西南城市)東南8公里處的特努瓦村(Fontenoy),由薩克森伯爵赫爾曼·莫里斯(Maurice de Saxe)指揮的法軍和英國坎伯蘭公爵(Duke of Cumberland)指揮的英國、奧地利、荷蘭、漢諾威聯軍展開了一場激烈交戰。上面這幅由法國畫家亨利·菲利克斯·埃曼紐埃爾·菲利波託(Henri Félix Emmanuel Philippoteaux)創作的《豐特努瓦戰役》,截取的便是這場戰役中廣泛流傳的最著名的場景。畫中,近景身着華麗的藍色制服和紅色褲子、結成三排射擊隊形的是法軍衛兵(法語:Gardes Fran?aises,法軍裏非正式編制的兩支國王御林軍之一,另一個是瑞士衛兵),鳶尾花十字旗在陣中迎風飄揚。隊列後,還有一隊手持長矛的士兵頂住隊形,這是爲了防止戰鬥時密集的彈雨下造成士兵混亂而破壞隊列。在法國衛兵對面30步之遙的是英軍近衛第1步兵團,據伏爾泰的描述,當時英軍指揮官查理·海伊勳爵(Charles Hay)向法軍指揮官脫帽致敬,並高聲吶喊:“法軍衛兵的紳士們,你們先開火吧!”法軍軍官也彬彬有禮地予以迴應,法軍擲彈兵中尉德·奧特萊奇(d'Auteroche)則高聲呼應:“先生們!我們是不會先開第一槍的,你們先開火吧!”——實際上,這不過對史實藝術性的浪漫主義誇張。畫面近景右邊,是一隊衣着更爲華麗的鼓手,看着左邊一名已經中彈身亡的士兵,鼓手們的神色都嚴肅緊張,戰鬥一觸即發的氣氛躍然畫上。此役最終以法軍的勝利落下帷幕,這也是法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勝利,拯救了處於戰略危局中的波旁王朝,以至於拿破崙後來評價:豐特努瓦的勝利,讓法國的專制君主政體延續了30年的壽命。

豐特努瓦戰役爆發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的

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六世(Charles VI)駕崩,因爲沒有留下男性後裔,根據他在1713年頒佈的《1713國事詔書》,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Maria Theresa)將繼承他的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國王和匈牙利國王之位,而特蕾西婭的夫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Francis Stephen)則可承襲帝國皇帝之位。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宿敵法國、企圖恢復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中失去意大利權益的西班牙,以及帝國的衆多邦國如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等都不承認這份詔書。1740年12月16日,隨着普魯士正式向奧地利宣戰,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正式爆發。

瑪麗婭·特蕾西婭(1717-1780),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最傑出的女政治家,由於其王位繼承權的問題,在其父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死後,直接引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特蕾西婭及其夫婿弗朗茨建立起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告終。畢其一生,特蕾西婭對歐洲有着無可比擬的影響力,而帝國的統治權,一直掌握在她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手中。

當戰爭進行到1744年,奧地利已佔據很大戰場優勢。雖然在戰爭初期,奧地利被普魯士打得頭破血流並丟失了西里西亞,但隨着普魯士得到西里西亞並退出戰爭後,奧地利與英國、漢諾威、荷蘭等組成國事聯盟(Pragmatic Allies),重振旗鼓反攻普魯士以外的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和西班牙等反奧聯盟國家,還把薩克森給拉攏了過來。

法國在這場戰爭中遭遇沉重打擊,1743年的代廷根戰役(Battle of Dettingen),法軍慘敗,與撒丁王國的同盟瓦解,失去了在德意志的領地。自路易十四統治後期以來,法國一直被高額財政赤字所困擾,但此時仍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1744年,法國糾集起9.5萬人的兵力,在奧屬尼德蘭(低地國家南部省份,大致相當於今比利時和盧森堡)主動發起攻勢。在路易十五的御駕親征下,雖然在7月佔據了弗蘭德斯(Flanders)南部,但隨着1744年夏,洛林公爵查理率領7萬奧軍穿過萊茵河進入阿爾薩斯、同時進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國後,戰略形勢很快發生轉變,法國南部遭受嚴重威脅。路易十五和諾瓦耶公爵(Duke of Noailles)率部分法軍趕赴南部增援,而薩克森伯爵莫里斯則率領5萬-6萬部隊在弗蘭德斯抵禦9.6萬人的英國、荷蘭、奧地利和薩克森聯軍,堅守在庫特賴(Courtrai)以及利斯河一線的防線。

另一方面,奧地利的勝利令普魯士甚爲擔憂,擔心丟失到手的西里西亞,遂於1744年夏出兵波西米亞,威脅正進軍洛林的奧軍側背。但是,普軍卻因脆弱的後勤補給和奧地利-薩克森聯軍的襲擾,在一場會戰都未打的情況下便損失了一半兵力,被迫於同年11月從波西米亞撤軍。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以帝國繼承權的幌子打響,參戰各國各懷鬼胎。普魯士企圖吞併奧地利領地西里西亞而打響了戰爭第一槍,法國、西班牙、薩克森加入了普魯士一方,英國、荷蘭等則與奧地利組成“國事聯盟”。豐特努瓦戰役前,幾經失敗的法國已陷入孤立狀態。

豐特努瓦戰役爆發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導致的 第2張

1744年12月,莫里斯制定了一份次年在低地國家地區進行的春季攻勢的計劃,準備橫掃聯軍。當時英軍的新指揮官是英王喬治二世(George II)第三子、時年24歲的坎伯蘭公爵,而特蕾西婭同時任命經驗豐富的科尼塞克伯爵(K?nigsegg)指揮奧軍,荷蘭軍則由瓦爾德克王子(Waldeck)指揮。他們也希望能在早期的攻勢中反客爲主。弗蘭德斯地區一股大戰將至的氣氛。

赫爾曼·莫里斯(1696-1750),法國曆史上的傑出軍事家,他是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衆多私生子中的一個。12歲便入伍在歐根親王麾下作戰。1720年加入法軍。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晉升爲中將。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初期便率軍攻陷布拉格,1743年晉升爲法國元帥。在豐特努瓦之戰中,莫里斯身患水腫,口吐膽汁,仍拖着病軀指揮法軍贏得了勝利。1746年在洛克斯戰役、1747年在勞菲爾德戰役中再次打敗國事聯軍,爲法國征服了奧屬尼德蘭。1747年榮升法國陸軍大元帥。

與此同時,1745年1月20日,在1742年1月被德意志諸邦國推舉登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寶座的特蕾西婭堂姐夫、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Karl Albrecht,即查理七世)駕崩,趁其繼任者馬克西米蘭三世(Maximilian III)立足未穩,奧軍在4月15日的普法芬霍芬戰役(Battle of Pfaffenhofen)中擊敗法國-巴伐利亞聯軍。馬克西米蘭三世被迫求和並支持特蕾西婭的丈夫入主帝國皇位。隨着巴伐利亞退出戰爭,奧地利有機會從普魯士手中奪回西里西亞。

由此,法國面臨嚴峻的形勢。薩克森的倒戈、普魯士的敗北、巴伐利亞的被迫中立使其不可能在德意志南部地區繼續作戰。意大利戰線,法西聯軍也在薩沃伊(Savoy)遭遇敗仗。英國的制海權威脅着法國的海上通道。

陷入戰略包圍中的法國決定在膠着的奧屬尼德蘭傾注最後的努力扭轉局勢,這最終導致了1745年5月豐特努瓦之戰的出現。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