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軍事新聞 > “盒子炮”:中國抗日武裝的近戰武器裝備

“盒子炮”:中國抗日武裝的近戰武器裝備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戰期間,若論中國軍民使用最廣的槍械,一定有“盒子炮”的名號,而大量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盒子炮”的身影更是無處不在。有人慨嘆,抗戰劇完全可以用“盒子炮”來衡量,“有‘盒子炮’的不一定是拍得好的,沒‘盒子炮’的一定是拍得爛的”。

德國開花中國香

“盒子炮”是中國對德國毛瑟1896式軍用手槍的俗稱,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動手槍之一,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該槍的常見口徑是7.63毫米(也有9毫米、7.62毫米等版本),槍長288毫米,槍重1.24千克,槍口初速425米/秒,射擊方式爲單發和連發,有效射程50-150米。“盒子炮”在設計上有個特色,就是它的槍套爲一個木盒(“盒子炮”的俗稱即由此而來),如果倒裝在握柄後,它立馬變身一支衝鋒槍,成爲肩射武器。手槍加裝槍托,最大的功能是提高射擊精度,至少可以將散佈面縮小一半,同時還增加了射程。

德國毛瑟公司原本希望“盒子炮”能成爲德軍制式手槍,不過事與願違,直到1939年停產“盒子炮”,德軍根本看不上“盒子炮”。不過“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卻對該槍喜愛有加,毛瑟原廠生產的約100萬支“盒子炮”中,估計一半賣到中國。

“盒子炮”:中國抗日武裝的近戰武器裝備

除了進口,中國也大量仿製“盒子炮”。據記載,除開官辦兵工廠,就連地方豪強也招攬工匠手工打造,當然這些“土盒子炮”中看不中用,打幾發還可以,打多了就會卡殼。

“手槍隊”橫掃街巷

對日作戰中,中國軍民廣泛使用“盒子炮”,中國軍隊的近戰火力往往比日軍強,這得益於“盒子炮”的大量配備。1937年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就將使用“盒子炮”的士兵編成手槍隊,與日軍展開巷戰,或安排士兵化裝成平民,用“盒子炮”襲擊日軍巡邏隊,使其恐慌不已。

“盒子炮”在我人民軍隊中使用就更爲廣泛,不僅敵後武工隊、游擊隊大量使用,不少八路軍、新四軍高級指揮員也使用“盒子炮”,例如時任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徐向前就配用一支M1932式7.63毫米“盒子炮”。中國人之所以愛用“盒子炮”,一是該槍來源比較容易,二是敵後武裝主要與日軍打近戰,“盒子炮”容彈量大、火力猛的特點非常合適,當年有不少武工隊員攜帶兩支“盒子炮”,一支帶木製槍套,用於遠距離精確射擊,另一支將準星磨平,插在腰帶上,便於快速拔槍射擊,遇到緊急情況,還可以雙槍齊射。老電影《平原游擊隊》主人公李向陽手握雙槍的形象是符合史實的,而且從李向陽左手持槍的槍管前端有準星,右手持槍的槍管前端沒有準星的細節上,讓人感嘆經典抗戰影片考證上的嚴謹細緻。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