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典故簡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典故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揮淚斬馬謖,一說是《三國演義》中,因爲馬謖的驕傲自大導致街亭被破,街亭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因爲,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爲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來換取民心。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爭霸天下。馬謖被斬是必然的原因,因爲,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註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的必然性。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典故簡介

也有說諸葛亮斬馬謖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這只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歷史上在街亭失守後,馬謖根本沒見到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獄裏了。

馬謖在失街亭後並沒有像廣爲流傳的那樣去諸葛亮那裏自縛請罪,恰恰相反,他選擇了逃跑。後來,馬謖被子均輯捕歸案,諸葛亮判處死刑。但還沒有來得及執行,馬謖就在獄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揮淚斬馬謖的事。

與馬謖關係很好的向朗(向寵的叔父),在馬謖潛逃後,因知情不報而被革職,無所事事達二十年之久。

(按)此論所據,見《三國志·蜀書·向朗傳》:“朗素與謖善(街亭之敗)謖逃亡,朗知情不舉......免官還成都......”。又同書《馬謖傳》:“(街亭之役)謖爲郃所破,士卒離散,........謖下獄物故。”

但是, 同書《諸葛亮傳》有“戮謖以謝衆”的說法。《三國演義》就是抓住了這句話,編成了故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典故簡介 第2張

背景

諸葛亮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爲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爲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爲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祕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爲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佈於山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