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古代將軍爲什麼總挺着個“將軍肚”?是吃的太好了嗎

古代將軍爲什麼總挺着個“將軍肚”?是吃的太好了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大肚腩連行軍都困難,爲什麼古代將軍總挺着個“將軍肚”?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古代,軍隊的機動性是打仗的關鍵性因素,兵貴神速是治軍的將領最重視的一點,騎兵在古代爲什麼作用如此強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騎兵的機動性,如何步兵和騎兵交戰,步兵想要勝過騎兵就必須要結成軍陣,但是這樣機動性就會大大降低,即使騎兵敗了,也可以很快抽身逃離,敗而不傷。

宋朝前期,軍隊戰鬥力還過得去的時候,勝多敗少,但是就是因爲騎兵少,沒辦法追擊,古代軍隊正面交鋒的過程中一般傷亡都不大,都是在一方潰敗之後,追殺的過程中才會產生較大的傷亡,除了宋朝本身就比較軟弱外,這也是宋朝對遼國、金國呈現守勢的一個原因所在。

古代將軍爲什麼總挺着個“將軍肚”?是吃的太好了嗎

騎兵在古代戰爭中一直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負責偵查、衝鋒、襲擾,同等數量下,騎兵對步兵,基本是碾壓,直到火藥開始活躍在戰爭中,騎兵纔開始先是轉爲後勤,最後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也是爲什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一躍成爲戰國七雄裏面少數能夠和秦國銳士爭鋒的國家的原因。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古代的那些將軍畫像啊,基本都是挺着一個將軍肚,大腹便便的樣子,實在看不出是那種能征善戰的形象不說,感覺跑幾步就得喘氣了,偏偏這些人在歷史上又都是連戰連勝的猛人,這是爲何呢?

其實,這就要提到一個長年以來的誤解了,因爲《三國演義》、《隋唐演義》這些演義故事的流傳,大家對將軍的印象感覺就是衝鋒陷陣,陣前鬥將,但是實際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支軍隊的指揮官是不能輕易地衝鋒在前的,一旦被敵人斬首,整個軍隊都會陷入無指揮的狀況,士氣也會低落,一般將軍都是坐在帳中,看着沙盤,指揮全局。

古代將軍爲什麼總挺着個“將軍肚”?是吃的太好了嗎 第2張

歷史上不是沒有每戰身先士卒的將軍,但是瓦罐不離井口裂,將軍難免陣前亡,這樣的統帥一般沒有幾戰就被敵軍的弓箭打中陣亡了,連名字可能都留不下來,只有少數幾個絕世猛人,像是冠軍侯霍去病、嶽武穆岳飛,有機會留名青史。

所以,將軍自己能不能衝鋒,其實無關緊要,只有需要鼓舞士氣的時候,纔會帶領身先士卒地進攻,而且也不是一對一打架。

而且一般能夠做到將軍這個位置的人年紀都不小了,人到中年發福是很正常的,像霍去病那樣十幾歲聲震塞外的,終歸是少數。

此外,騎在馬上是很容易長膘的,拿破崙打了幾十年的仗,不能說缺少鍛鍊了吧?後面還不是一樣沒了年輕時候的身材,留起了將軍肚。

古代將軍爲什麼總挺着個“將軍肚”?是吃的太好了嗎 第3張

其實古代的將軍肚可不是現在許多人中年發福留下的贅肉,那基本都是肌肉,爲了支撐身體更好地在馬上作戰,別看人家胖,但是一個能打現代人十個。

所以一般能夠留下畫像的名將都是大肚腩,不過像是霍去病這種英年早逝的,身材估計還是保持得蠻好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