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山海經》裏有個“西周之國”和“北齊之國”,分別見於《大荒西經》和《大荒北經》,《大荒西經》說:

“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

《大荒北經》說:

“有北齊之國,姜姓,使虎、豹、熊、羆。”

很多人看到“西周”和“北齊”,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周代的西周和齊國,因爲周人是姬姓,呂望封的齊是姜姓,這個都對茬,但是仔細考慮一下,這個看法很可能有問題。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山海經》這個書,古代認爲是禹、益所作,當然這不可信,因爲《山海經》這本書本身在先秦就沒有,何幼琦先生在《〈海經〉新探》一文中認爲是漢代的劉向、劉秀(即劉歆)父子把《五藏山經》和《禹本紀》這兩種書合在一起題名《山海經》,“山海經”這個名稱出現就很晚了。

徐顯之先生在《山海經探源》一書中堅持認爲《山海經》成書於夏代,並認爲《海經》的海內部分就是夏勢力所及的地區,海外是人跡所至的地區,我覺得他的看法基本上是可靠的,說“基本上”是因爲這些觀點只適合於《海經》部分,《山經》部分則不適合。《海經》應該是夏朝遺民的作品,是以圖畫+口頭解說的形式一直流傳到戰國,戰國時代人們把這些口傳解說詞記錄下來,就形成了諸多《海經》的版本,現在我們看到的《山海經》的《海經》部分就是兩個版本的合編,前面《海外》四經、《海內》四經是一個版本,後面的《大荒經》四篇和《海內經》一篇是另一個版本。

《海經》就是針對一張虞夏地圖的說明,我這裏說“虞夏”,是因爲它是緊接着的兩個朝代,夏代人甚至認爲自己是虞朝的延續,所以古代有“虞夏同科”之說,編《尚書》的人也把虞書、夏書合編在一起稱爲《虞夏書》,就是這個意思。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2張

這張地圖上繪製了虞夏時期的一些重要方國、氏族和山川、道里和物產地,夏代沒有文字可以記載,只能靠口頭解說來流傳,也就是說,《禹本紀》(《海經》)就是一種沒有文字的“圖書”,全是圖畫,要看懂它記錄的內容,必須配合口頭解說。在解說時就得按照圖畫上的方位來一一說明,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海外自西南陬(zōu),至東南陬者”、“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這樣的話,它說的某“陬”就是根據地圖來說實際位置。

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海經》中有些帶有方位的國名,也是在這個地圖的某個方位上或某種事物的某個方位上,比如西周國在《大荒西經》,顯然就是在地圖的西方;北齊國在《大荒北經》,說明是在地圖的北方。

但是也有一些和地圖的方位不合,比如《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稱“北狄”卻在《西經》,當然如果是在西北,可以看做是西,也可以看做是北,這個還好理解一點;而“東胡”卻在《海內西經》說:“東胡在大澤東”;“西胡”卻在《海內東經》說“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東胡、西胡的位置在地圖上正倒了個兒,這事兒終究弄不十分明白。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3張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夏人後裔的作品裏所說的“西周”不可能是周朝的西周。周朝的西周是相對於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周而言的,這還是漢代人的歷史觀念;戰國時代文獻中的“西周”、“東周”則多是指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也是相對而言的。後來的朝代大多也是如此,如西漢、東漢,西晉、東晉,直到北宋、南宋,既有地理位置上的分別,也有時代先後上的分別,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東周就無所謂西周,沒有東漢也無所謂西漢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在《山海經》只見到“西周”,絕對沒有“東周”這樣的說法,有“北齊”,也沒有“南齊”這樣的國名,很明顯,它這個西、北,只是在地圖上的位置。

《山海經》關於后稷和西周的記載本身也能說明問題:

《山海經·西次三經》:“槐江之山……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

《海內西經》:“后稷之葬,山水環之,在氐國西。”

《海內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

后稷所潛、所葬的地方,都是在《西經》。

它記載的西周世系只到叔均,後面的就沒有了。爲什麼呢?《國語·周語上》載祭公謀父對周穆王說: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

也就是說,周人自身傳說的歷史裏,周本是虞夏的屬國,直到夏朝末年的時候,不窋才跑到了戎狄之地。《史記·周本紀》裏記載: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間。”

說的是相同的情況。祭公謀父沒說不窋是后稷的兒子,《世本》《史記》說不窋是后稷之子,但是《世本》《史記》裏記載的周人世系是有很大問題的,這個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裏質疑說:

“《帝王世紀》雲‘后稷納姞氏,生不窋’,而譙周按《國語》雲‘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數也。若以不窋親棄之子,至文王千餘歲唯十四代,實亦不合事情。’”

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毛詩疏》也強烈質疑:

“虞及夏、殷共有千二百歲。每世在位皆八十年,乃可充其數耳。命之短長,古今一也,而使十五世君在位皆八十許載,子必將老始生,不近人情之甚。以理而推,實難據信也。”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4張

這些質疑是很對的,不窋相當於夏朝末年,在他前面和後面的周人先王也不知道失去了多少代王,現在《史記》中所記載譜系的那些先王,許多未必就是父子關係。周人真正可信的譜系,大概就是古公亶父以下的那幾位,以上的都很可疑。因爲周人本來就是戎狄部族的野蠻人,他們沒什麼文化可言,對於自己的先王世系原也不怎麼在意,後來得了天下要修家譜了,才發現許多先王的名字記不得了,只是把一些還能記得的先王串起來,湊合成那麼個世系,所以少了好多代。

根據《海經》的記載可以知道,實際上週人開始兩代是兄終弟及,后稷的子嗣並沒有繼承西周國,而是由他弟弟臺璽繼承,而後臺璽又傳給兒子叔均,在後稷之後是臺璽、叔均兩位先王,而周人自己不記得了,卻還有夏人的後裔幫着記載着,可戰國時代又重編周人的世系時,史官竟然不知道還有這個記載,就沒寫進譜系裏。

張國安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荒經〉內容商代說》,他認爲《大荒經》是記述的時期是商代,在討論“西周之國”是他說:

“該姬姓西周國必是指周文武一系周國……周滅商前,他稱多被目爲‘西’,周人自稱也多有‘西土’等語,高明說‘在周原甲骨文中凡問周族之事皆稱西’,亦符合此‘西周’所指。若無偏見就應承認此西周是指商代的姬姓周國。”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5張

我們認爲,《海經》的“西周之國”是建立周朝的周國這個沒問題,但是說這是商代的周國就有問題了。根據《尚書》《竹書紀年》等書記載,后稷和大禹、丹朱是同時代的人,相當於虞朝末年,而《大荒經》記載周人的世系只記錄了兩代三王,即后稷、臺璽、叔均,從虞朝末年開始算,三代人絕對不能達到商朝,最多隻能到夏朝,因此《大荒經》記述的時代,絕對不會到商朝,它裏面沒有一點商代的內容。

這裏要再強調說明的是,這個“西周”與周朝以後所說的“西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了。虞夏時期稱他們“西周”,只是因爲他們的國家處在虞夏疆域的西部。商代只稱他們是“周”或“周方”,沒有“西周”這個名稱,這時候周人自稱“西土”或“西土”之人;戰國時代的“西周”、“東周”是指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直到漢代,才用“西周”指自武王到幽王之滅時期的周。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6張

再說說“北齊”。這個北齊國是姜姓,和周朝時呂尚所封的齊國的情況相合,劉宗迪先生在《四海之內:〈大荒經〉地域考》一文中指出《大荒經》記述的地域北部有個“海灣”,認爲:

“這個海灣的東南有北齊之國,這個姜姓的北齊之國,當然就是位於魯北的齊國。這個在齊國之北的海灣,只能是位於渤海南岸,綿延整個魯北海岸的萊州灣。”

但是我們認爲這個“北齊”絕不能是指齊太公呂尚封的齊國,因爲無論是呂齊還是田齊,都沒有被稱爲“北齊”的,只能說這個北齊國的確有可能就是在周朝齊國的地方。張國安先生對此也做了研究,他說:

“在東夷區域,齊居北無疑,春秋戰國時北海常與齊聯繫,楚王謂齊桓‘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所謂風馬牛不相及也’之典盡人皆知。古天學中有一脈以齊爲北而不爲東的傳統,都是此觀念的證據。”

因爲周朝的齊國在渤海邊上,而渤海在先期時期一直被稱爲“北海”,《山海經》中的北海也是指渤海,說明在《海經》地圖上,渤海之地已經屬於北方了,齊居渤海之濱,所以稱“北齊”,太公呂尚的封國是沿用了這個古老的地名。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7張

齊國的這個地方,是最古老的姜姓氏族的居住地,《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

“(齊景公)飲酒樂,公曰:‘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對曰:‘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大公因之,古者無死,爽鳩氏之樂,非君所願也。”

這個故事又見於《晏子春秋·外篇上》。說齊景公喝酒喝得很開心,說:“如果從古代就沒有死這事兒,得多麼快樂呀?”晏子回答說:“如果從古代就沒有死亡,就只有古人在快樂了,您能得到嗎?過去爽鳩氏開始居住在此地(指齊國),接着是季萴,接着是有逢伯陵,接着是蒲姑氏,之後是大公(呂尚)接手。如果自古無死,爽鳩氏開心的時候,不是您所想要的吧。”

我們不知道其它那些氏族是什麼姓,有逢(或作逄)伯陵則的確是姜姓的,而且非常有名。他的名字也見於《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爲侯,鼓、延是始爲鍾,爲樂風。”

炎帝之後的多是姜姓,《國語·周語下》在伶州鳩說:

“則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後,逄公之所憑神也。”

韋昭注說:

“大姜,大王之妃,王季之母,姜女也。女子謂昆弟之子,男女皆曰侄。伯陵,大姜之祖有逄伯陵也。逄公,伯陵之後,大姜之侄,殷之諸侯,封於齊地。”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8張

逄公是大姜的侄子、伯陵之後,是姜姓,他們的封地就在齊地。但韋昭說他是殷之諸侯恐怕就不對,從《海經》的記述看,他是“炎帝之孫”,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私通,生了鼓、延、殳三個兒子,其中殳是帝舜朝的人,《尚書·舜典》裏說帝舜要任命垂當共工,垂謙遜辭讓,“讓於殳、斨暨伯與”,他應該是虞朝人,最多到達夏朝,不可能到商代,漢代人普遍認爲伯陵是“殷諸侯”,也都是推測,恐怕不那麼可靠,大概後人也覺得說伯陵是殷商人不可靠,就變換一種說法,比如《元和姓纂》就說他是“夏、殷時人”,有可能是夏人,也有可能是殷人了;蒲姑氏才相當於商朝,因爲周公東征的時候有伐蒲姑氏的記載。據李學勤先生根據出土的文獻資料考證,在殷商時期齊國的地方的確還有個逢國,因爲受到薄姑(即蒲姑氏)的壓迫,後來遷到了濟陽。

其實一看《左傳》的記載就知道,晏子說的爽鳩氏、季萴、有逢伯陵、蒲姑氏分別是代表不同的時代:《左傳·昭公十七年》說爽鳩氏是少皞時期的司空,他是少昊時期的人;季萴介於伯陵之間,伯陵之子殳是虞朝人,那麼季萴應該是顓頊到帝堯時期的人,伯陵是虞朝或夏朝人,蒲姑氏則是商朝人。

張國安先生說“頗疑當時伯陵之國即以齊爲號,只是傳統文獻失載。”但是伯陵的封國叫“逢(逄)”,所以也稱“逢公”,不是北齊,他只可以說明,當時在齊地一帶,的確有姜姓的部族在生活,《海經》裏記述的姜姓北齊國,應該就是姜姓氏族建立的一個國家,並由此傳下來這麼個叫“齊”的地名。在殷墟卜辭中有逢國,也有“齊”地,商王征伐東夷的人方的時候,在這裏有駐紮的軍隊,稱爲“齊次”,如《甲骨文合集》36493片說:

“癸巳卜,貞:王旬無咎。在二月。在齊次,惟王來徵人方。”

所以“逢”、“齊”不能是一個國。而這個時候的“齊”顯然和周朝的太公呂尚的封國不是一回事,只能說是在相同的地方。

《山海經·大荒經》裏的“西周”“北齊”是什麼? 第9張

到了周初,太公呂尚封齊,可能也是因爲他是姜姓的原因,李學勤先生就指出“太公封齊,就和熊繹封楚一樣,是有着背景和原因的”,大概周人知道這裏本來就是姜姓的古老居住地,再封個姜姓貴族在這裏,更便於統治吧。太公呂尚封在這個地方,沿用了古老的地名,這和其他的封國的情況是一樣的。

“齊”這個地名的由來,據《史記·封禪書》說:

“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爲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淄南郊山下者。”

也就是說臨淄南郊山下有個“天齊淵”,當地人在這裏祭祀“八神將”之一的天主(大概就是上帝),“齊”這個地方的得名就是因爲這個天齊淵。唐代《括地誌》裏說:

“天齊池在青州臨淄縣東南十五里。《封禪書》雲:‘齊之所以爲齊者,以天齊也。’”

認爲周朝齊國的得名是因爲“天齊池”,也就是《史記》裏說的“天齊淵”。司馬遷記載是“或曰太公以來作之”,就是祭祀八神將是齊太公呂尚開始設立的。這個說法可能有問題,因爲至少殷墟卜辭裏已經稱這裏是“齊”,如果齊地真是因爲天齊淵得名的話,這種祭祀應該非常古老了,不能是太公時才作的,所以《史記》說“自古而有之”、“其祀絕莫知起時”應該是對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