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作家施蟄存逝世

作家施蟄存逝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03年11月19日,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學者施蟄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作家施蟄存逝世


施蟄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名德普,常用筆名施青萍、安華等,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1926年創作《春燈》、《周夫人》,其小說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成爲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施蜇存的工作可以分爲四個時期:1937年以前,除進行編輯外,主要創作短篇小說、詩歌及翻譯外國文學;抗日戰爭期間進行散文創作;1950年—1958年期間,主要翻譯外國文學作品;1958年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2003年11月19日,施蟄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1930年他主編的《現代》雜誌,引進現代主義思潮,推崇現代意識的文學創作,在當時影響廣泛;1932年起主編大型文學月刊《現代》,成爲專業文藝工作者;1935年應上海雜誌公司之聘,與阿英合編《中國文學珍本叢書》。1937年起在雲南、福建、江蘇、上海等地多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其間一度旅居香港)。

施蟄存以寫心理分析小說著稱,着意描寫人物主觀意識的流動和心理感情的變化,追求新奇的感覺,將主觀感覺融入對客體的描寫中去,並用快速的節奏表現病態的都市生活,成爲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是中國最有影響的心理分析小說家,並且通過他主編的三十年代最大的文學刊物之一《現代》,培植出中國現代文學最成熟最完善的現代派,使現代主義進入中國現代文壇並形成氣候,造成中國文壇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三足鼎立的現象——施蟄存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和對中國文壇的貢獻是不能低估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