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70年4月22日 (庚午年三月廿二)列寧誕生

在146年前的今天,1870年4月22日 (農曆三月廿二),列寧誕生。

列寧於1870年4月22日(距今146年)生於伏爾加河畔的辛比斯克。188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喀山大學法律系,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開除,遭流放一年。在大學和流放期間,列寧開始研究《資本論》等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1889年,列寧移居薩馬拉,這時他已是一個忠實的馬克思主義者,1891年,列寧考入彼得堡大學,一面學習,一面做革命宣傳工作。大學畢業後,曾從事律師工作,在法庭上爲窮苦農民和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申張正義。

1895年12月,列寧在彼得堡被沙皇憲兵逮捕。在獄中和流放西伯利亞期間,他寫成《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

1900年12月列寧創辦“火星報”,把馬克思主義小組團結在火星報周圍。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中學生時代的列寧

1903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倫敦舉行,形成了以列寧爲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多數派)。列寧參加和領導了俄國1905年革命(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寧揭露了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的社會沙文主義面目,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爲國內戰爭”的革命口號。列寧寫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揭示了資本主義政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提出了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的論斷。在《論歐洲聯邦口號》一文中,列寧提出了社會主義將首先在一國或少數幾國勝利的理論。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列寧回國,他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從資產階級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方針,領導了偉大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當選爲人民委員會主席,領導俄國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擊敗了國內外反革命武裝的進攻,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恢復了國民經濟,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1919年,在列寧領導下,建立了共產國際,積極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1918年8月,列寧遇刺受重傷。由於長期工作過分勞累,1923年健康狀況惡化,終於在1924年患病溢血與世長辭,享年54歲。

1948年4月22日 (戊子年三月十四)解放軍收復延安

在68年前的今天,1948年4月22日 (農曆三月十四),解放軍收復延安。

1948年4月22日(距今68年),新華社陝北電,人民解放軍光復民主聖地延安,引起了南京反革命陣營的莫大震驚。

據美聯社稱:此事:“將沒有料想到的氣氛注入了(僞)國大,代表們讀到了政府(指蔣匪)撤出延安的消息,嚇了一跳。許多人對政府(蔣匪)的失敗都私下表示失望。”合衆社則驚叫:“延安的失守對國民黨軍說來是士氣上的大失敗。”該社並承認延安蔣匪守軍的狼狽逃竄,是由於他們在西北人民解放軍強大進攻下已面臨死亡命運,“國民黨人士稱:當共軍佔領延安東南五十里的宜川,擊潰(按應讀爲殲滅)國民黨兩個師後,延安的政府(蔣匪)軍陣地已不易防守。”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第2張

美聯社亦承認延安的放棄畫出了國民黨在中國西北全盤形勢的嚴重性,並說:“共產黨所光復的地方比過去他們在陝西的根據地還要大。”

1970年4月22日 (庚戌年三月十七)世界第一個“地球日”

在46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2日 (農曆三月十七),世界第一個“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聲勢浩大的遊行和各種集會,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和對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次活動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以後,每年4月22日被確定爲“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活動起源於六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的美國人對工廠、企業等大大小小的法人污染者提出了控訴,指責、抨擊政府的一系列導致環境污染的政策。1969年,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校園內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時年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構想,並得到了尼爾森和很多青年學生的熱烈支持。爲錯開期末考試,尼爾森提議以次年的4月22日作爲世界“地球日”在全美髮動環保活動。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第3張

1970年4月22日的第一屆“地球日”由海斯主持,聲勢浩大,被譽爲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美國國會當天被迫休會,紐約市長下令繁華的曼哈頓第五大道不得行駛車輛,任由數十萬羣衆在那裏集會。

1990年,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環保組織聯合開展了“1990年地球日”活動,這是倡議發起後的第2次大規模的地球日活動。

1994年4月22日 (甲戌年三月十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去世

在22年前的今天,1994年4月22日 (農曆三月十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去世。

1994年4月22日,死神悄悄地帶走了尼克松--—位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兩個小時後,克林頓總統在白宮玫瑰園親自宣佈了這一消息,並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

尼克松的一生歷經勝利和失敗。“永遠不要放棄奮鬥”這句尼克松曾多次講過的話,不僅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性格,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1913年1月9日(距今103年),理查德-尼克松出生在離洛杉磯市不遠的小鎮約巴林達,由於家境貧寒,他經常去地裏採豆角,或上街賣雪糕,有時也幫助父親料理小店。艱辛的生活培養了尼克松堅韌不拔的精神。

中學時代的尼克松對未來充滿了理想。他最早想當一名工程師,社會上的一些不公正現象又使他下決心“當一個不受賄的律師”,在杜克大學法律系就讀時,他顯示了出色的從政素質,他是學校辯論隊的主力,曾在南加州大學生對抗賽中以伶俐的口齒獲得即席演講第一名。

1937年尼克松獲得法律學士學位,在加州小鎮惠特爾的一個律師事務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到海軍服役,在南太平洋上執行任務。在惠特爾任律師期間,他在一家劇院觀看彩排時,偶然遇見了出身貧寒的高中女教師帕特,對她一見鍾情。1940年6月,他們在一間車庫的樓上築起了愛巢,從此開始了風雨兼程的共同生活。

從1946年起,尼克松開始步入政壇。他先後當過衆議員、參議員,1952年作爲艾森豪威爾的副手被提名爲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大選獲勝,39歲的尼克松成爲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副總統之一。從1952年到1960年,他擔任副總統達8年之久。1960年,尼克松在競選總統中以微弱票差被民主黨人肯尼迪擊敗。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第4張

競選總統失敗後,尼克松在洛杉磯重操律師職業。1968年他重返政壇並贏得大選勝利,當選爲美國第37屆總統。宣誓就職後,他宣佈了衆所周知的“尼克松主義”。他的這一理論在於減少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力量,同時通過經濟和軍事援助,支持美在世界各地的盟國,確保美的戰略利益。1972年他連任總統,1974年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

在任總統的6年裏,尼克松曾多次顯示了國際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和政治家的膽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72年他對中國歷史性的訪問。訪華期間他與周恩來總理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從此打開了美中關係的大門。同年,他還作爲美國總統首次訪問了莫斯科。

正當尼克松在事業上如日中天,在國際舞臺上折衝尊俎之際,“水門事件”改變了他的人生歷程。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在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設在華盛頓“水門”飯店的辦公室內被捕,他們被指控犯有竊聽電話和安裝電子竊聽器的罪名。他們企圖刺探民主黨人掌握的有關尼克松兄弟同一個百萬富翁之間的商業關係的情報和文件。在案件審理中,人們發現尼克松本人與此事有牽連。1973年10月,尼克松不得不交出與此有關的錄音帶,並於1974年8月8日宣佈辭職,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儘管離開白宮時,他在直升飛機機艙門口做的手勢十分堅定,內心卻痛苦萬分。

退出政治舞臺後,尼克松與妻子帕特住在新澤西州,他閉門謝客,心情憂鬱,只有妻子能夠寬慰他,陪伴他,並幫助他找到了一種最佳的生活方式--著書立說。他經常在半夜起來做筆記,白天用彈鋼琴來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終於,他又一步一步地回到了政治舞臺。

1976年2月,他作爲一名普通公民訪問中國,1977年他接受電視記者的採訪,1978年開始撰寫回憶錄。1981年他作爲美國代表團成員赴開羅參加薩達特葬禮,這是他離開白宮後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參加國際活動。1986年5月,美國《新聞週刊》在封面上刊登了一張尼克松的照片,標題是:《他回來了》。他的回憶錄成了暢銷書,他成了此後幾屆總統的座上賓。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他特別關心國際局勢的發展,在臨終前不到一個月,還冒着嚴寒到莫斯科訪問。在住院前幾天,他接到生前撰寫的最後一本著作《和平以後》,打算親自再過目一遍。就在病倒前,他還在撰寫爲共和黨募捐的講話稿。

尼克松辭世的消息驚動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發出唁電,悼念這位在角鬥場上奮鬥不息的政治家。4月27日,尼克松長眠在他的出生地約巴林達。4年前,以尼克松名字命名的圖書館在這裏落成,尼克松在出席落成典禮時曾這樣概括他的處世哲學:“失敗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之旅中既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

2015年4月22日 (乙未年三月初四)國家版權局發佈《關於規範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

2015年4月22日 (農曆三月初四),國家版權局發佈《關於規範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

2015年4月22日,中國國家版權局22日在北京發佈《關於規範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文規定,互聯網媒體轉載他人作品,必須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通知》全文共9條,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明確了著作權法律法規中涉及網絡版權轉載的幾個重要問題,包括界定時事新聞、釐清法定許可不適用於涉及互聯網媒體的轉載以及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和作品原意等問題。二是引導報刊單位和傳統媒體進一步改進內部版權管理工作,特別是針對報刊單位明確有關作品權屬提出了指導意見。三是鼓勵報刊單位和互聯網媒體積極開展版權合作,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轉載環境。四是要求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加大版權監管力度。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第5張

《通知》指出,互聯網媒體轉載他人作品,必須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並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作品來源,轉載他人作品時,不得對作品內容進行實質性修改;對標題和內容做文字性修改和刪節的,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和作品的原意,但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凡轉載包含著作權人獨創性勞動的消息、通訊、特寫、報道等作品時,必須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號 列寧誕生 第6張

近年來,網絡媒體以其時效性、多媒體、交互式、容量大等優勢對傳統媒體造成巨大的衝擊和挑戰,但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是以長期依賴並無償使用傳統媒體付出大量創造性勞動的內容資源爲基礎的。隨着網絡媒體非法轉載他人作品現象的日益突出,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嚴重損害,傳統媒體對此反響強烈。爲此,國家版權局一方面打擊未經許可通過網絡轉載他人作品的侵權行爲,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完善網絡轉載許可付酬機制,引導各方就依法依規進行網絡轉載開展誠信合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