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勾踐爲什麼要臥薪嚐膽 真的是因爲要復國嗎?

勾踐爲什麼要臥薪嚐膽 真的是因爲要復國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490年,勾踐又回到了越國,回到了他的故鄉。

越國在勾踐的父親時期,拓土始大,成爲千里之國,勾踐戰敗之後,入吳爲奴,原先的地盤分崩離析,有的已被吳國奪走,有的則自立山頭,處於三不管狀態。

按《國語》中的記載,此時越國的地盤僅爲百里,“南至於句無(今浙江諸暨),北至於御兒(今嘉興),東至於鄞(今寧波),西至於姑蔑(今衢縣),廣運百里”。

區區的百里之地,還能有什麼作爲,勾踐感慨萬千。

“報仇!我要報仇!”勾踐對范蠡說。

三年共同養馬,三年同室而居,勾踐對范蠡有一種特別的親近和信任,也有着一種特別的依賴。

“不愉快的事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大王,我們現在雖然已經回來了,但還須忍氣吞聲。”范蠡勸他。

“不!我要報仇!你告訴我,怎樣才能復仇?”

范蠡想了想,說:“大王若真有決心復仇,那也簡單,就照伍子胥說的辦。”

“伍子胥說什麼了?”勾踐很驚訝。

“伍子胥曾經說過,我們越國只要用十年生養,再用十年練兵,不過二十年,就可以滅掉吳國。”

“二十年?這麼長啊!”

勾踐爲什麼要臥薪嚐膽   真的是因爲要復國嗎?

“不長,也或許要四十年,八十年,二十年真的已經很短了。”

“好吧,我都聽你的,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麼做?”勾踐急切地問道。

范蠡思索了片刻,回答說:“我在吳國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了都城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大王你看,吳國爲什麼可以攻滅楚國?因爲他們是從有了闔閭大城之後開始興旺起來的,爲什麼我們和吳國人打仗一敗塗地?因爲我們沒有堅固的都城。”

“好,修建都城的事,就交給你啦!由你負責操辦一切。”

於是,范蠡成爲越國新都城的總設計師,他把原先的都城從諸暨搬到了會稽。

會稽這個地方,一來山川險固,易守難攻;二來越王兵敗於此,被困受辱,比較有紀念意義;三來是希望可以獲得祖先大禹亡靈的庇佑。

新都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一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圓三方。外城故意不筑西北角,象徵着臣服於吳國,並揚言說,這是爲了暢通向吳國進貢的道路,也好讓吳國的軍隊隨時可以很方便地出入。

新都完工之後,越王勾踐不設豪華的宮室,他住着和老百姓們一樣的房子。

勾踐爲了不忘記復仇的使命,開始勵精圖治,奮發圖強,苦身勞心,夜以繼日。眼睛累了,就用苦菜刺激自己的雙眼,不讓自己休息早了;腳冷了,就用冷水泡腳,讓自己保持清醒。總之,勾踐用了種種手段來折磨自己,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亡國之恨。

“臥薪嚐膽”這個成語,就是出自越王勾踐的圖強歷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等古籍中都有記敘。

《史記》上這樣記載:“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隨時都要仰起頭來,把那個苦膽舔嘗一下,讓嘴裏有個苦苦的味道,還特別交代,坐着的時候、臥着的時候、喝水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都要嘗一嘗膽。

但是,古籍中都只記載了越王勾踐“嘗膽”之事,並沒有“臥薪”之說。所以後來的史學家們都說“臥薪事不知所出”。

所謂“臥薪”,就是睡覺睡在柴草上面。而“嘗膽”,則是品嚐動物的膽汁。

勾踐歸國之後,爲了記住仇恨,記住曾經吃過的苦頭,不讓自己有任何的鬆懈,“嘗膽”就是合情合理的,而“臥薪”則不一定了,勾踐可以不享受,可以住簡樸的居室,可以和百姓們同甘共苦,但住在王宮裏還睡在柴草上,卻不太合理,所以史書上沒有“臥薪”一說。

那麼,臥薪是什麼時候的事呢?

是勾踐在吳國爲奴期間的事,他在當奴隸的時候,也只能睡在柴草上,所以,勾踐早期在吳國時爲“臥薪”,後來回到越國之後爲“嘗膽”,這樣才比較恰當。

“臥薪”是被逼的,迫不得已,“嘗膽”則是一種需要。

《吳越春秋》裏還有這樣一段話:“越王從嘗糞惡之後,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

因此,我們不難推知:勾踐自從嘗過夫差的糞便之後,嘴裏就有了一股怪怪的味道,導致他吃什麼好吃的都沒了胃口,所以吃飯前先要舔一下苦膽,“以亂其氣”,這個纔是“嘗膽”的主要原因。

由於此等醜事,越國人並不知道,僅勾踐、范蠡二人心知肚明,所以大家都以爲勾踐嘗膽,是爲了奮發圖強。(這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口臭”之事也是不能忽視的。)再後來,“臥薪嚐膽”逐漸演變成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不敢安逸的成語典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