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深受朱元璋賞識的解縉,朱棣奪權後他被如何處置的?

深受朱元璋賞識的解縉,朱棣奪權後他被如何處置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解縉出生於洪武二年,十九歲那年進士及第,授庶吉士。同年,解縉就成爲翰林學士,深得朱元璋賞識,朱元璋甚至對他說過:“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登基,是爲建文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取皇位後,不少建文舊臣,因不肯歸順朱棣被處置。而解縉則選擇歸順朱棣,爲什麼會這樣呢?

深受朱元璋賞識的解縉,朱棣奪權後他被如何處置的?

其一,解縉出身書香門第,啓蒙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從小飽讀聖賢書,自然知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道理。他既然是朱元璋提拔上來的,就應該遵守朱元璋的遺願,盡心輔佐建文帝纔是。

像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些人,也是從小飽讀聖賢書,可是朱棣進入南京城後,他們沒有一個選擇投降的。解縉同樣是讀書人,按理來說也會像他們一樣,誓死效忠建文帝纔對。其二,古人最講究“忠孝節義”,既然做了建文帝的臣子,就要對他效忠,歸順朱棣就是不忠。而且朱元璋曾經十分器重解縉,他歸順朱棣,就等於違背了朱元璋傳位的意願,就屬於不義。解縉應該是深知“忠義”二字的人,按道理他不會歸順朱棣纔對。

既然如此,爲何解縉明知朱棣是篡位,還會選擇歸順於他呢?

第一、英雄無用武之地

朱元璋早期確實非常看好解縉,所以即使解縉性格耿直,說話常常不忌諱,朱元璋也沒有怪罪他。可是解縉這樣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一些小人,他的才學,也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

所以沒過多久,就有不少人到朱元璋那裏誣陷他。李善長因罪被處死的時候,解縉還站出來替他辯解,這讓朱元璋很是頭疼。說白了,朱元璋很是欣賞他的才能,但是覺得這個人情商太低,不適合在朝爲官,於是就讓解縉父親將他接回去了。解縉在老家待了八年,每天就看看書,今天校對一下《元史》,明天補寫一點《宋書》等等。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建文帝登基。本想新皇帝上任,自己又可以施展才華了,誰知朝中仍有人誣陷他,建文帝就將他貶去做河州衛吏了。

直到建文四年,董倫在建文帝面前極力舉薦解縉,建文帝這纔將解縉召回來,最後讓他任內閣首輔。做了內閣首輔,終於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了,誰知這時朱棣勝券在握,建文帝大勢已去。

所以爲了有機會施展抱負,解縉纔會選擇歸順朱棣,因爲在他看來,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是不識英才之人。自己歸順朱棣後,說不定就能夠被重用了。

第二、保命爲上

解縉雖然飽讀聖賢書,但他不是聖人,只是個讀書人罷了。前面說了黃子澄等人都不願歸順,可他們的結果呢,都被朱棣滅了族,更是被列爲“奸黨”,保不齊將來會遺臭萬年。解縉本來在建文朝就不受重用,如果因爲寧死不降,而就這樣被列爲“奸黨”的話,那豈不是太不值了。所以這個時候自然是保命要緊,只要能夠活下來,就有機會施展抱負,就有機會讓自己名留青史。

雖然“忠義”對古人來說很重要,但建文帝聽信讒言將他貶職,本來就屬於不義之舉,那麼他也沒必要愚忠了。況且俗話還說了:“良禽擇木而棲”。

第三、不止他一人歸順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確實都沒歸順朱棣,而且還被殘忍處死,但建文舊臣中,選擇歸順朱棣的還是佔大多數。首先武將選擇歸順的比較多,因爲朱棣憑藉封地勢力就打贏了中央勢力,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武將跟隨他就有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而文臣之中,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人,都選擇歸順了朱棣。所以解縉選擇歸順,一點都不奇怪。至於黃子澄等人爲何寧死不降,是因爲他們本身就看不起朱棣,認爲朱棣是反賊,還有就是他們的思想過於迂腐。

況且就算他們肯投降,朱棣也是不會接受的。一來當初就是黃子澄等人,慫恿建文帝削藩,才導致叔侄倆徹底翻臉。二來朱棣發兵時,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如果不殺黃子澄等人,他就變成出師無名了。

深受朱元璋賞識的解縉,朱棣奪權後他被如何處置的? 第2張

綜上所述,選擇歸順朱棣的好處,是遠遠大於寧死不降的,所以很多建文舊臣,還是選擇了歸順。那麼解縉歸順之後,朱棣待他如何呢?

朱棣確實知人善任,他知道解縉有才華,所以晉升他爲翰林侍讀。後來建立文淵閣,朱棣又讓他與楊士奇、楊榮等人共同進入文淵閣參預機務。不久之後,又提拔他爲翰林侍讀學士,總裁《太祖實錄》,並且讓其主編《永樂大典》。

永樂二年,解縉便成爲內閣首輔,這是他的職業巔峯期。不得不承認,解縉選擇歸順朱棣後,仕途確實一帆風順,他也實現了一展宏圖的抱負。就連朱棣都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後來朱棣在立儲一事上,也找解縉商量,可見對其的信任。當時朱棣屬意次子朱高煦,但是解縉堅持支持嫡長子朱高熾。在朱棣猶豫不決時,解縉一句“好聖孫”,讓朱棣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爲太子。正是因爲這件事,解縉徹底得罪了朱高煦,朱高煦屢次尋找機會陷害解縉。有一次朱棣在外北征未歸,恰逢解縉有急事要奏。情急之下,解縉就覲見了太子朱高熾,將事情稟告於他。朱高煦抓到把柄,“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朱棣聽到後大怒,隨即將解縉下獄。幾年後,朱棣在囚犯名單中看到解縉的名字,隨即說了一句:“縉猶在耶?”旁邊的人聽到後會意,就將解縉灌醉,然後拖到雪地中埋起來,解縉就這樣被凍死了。

解縉死後,其家人被流放到遼東,他的家產也被查抄了。直到成化元年,明憲宗才正式爲解縉平反。解縉因爲他的才學,成功在永樂朝實現自己的抱負,成爲頗受重用的賢臣。可是也因爲他耿直的性格,屢次得罪小人,最後連命都搭上了。所以說人有智商還不夠,情商也得跟上才行,不然很難在職場上混。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