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陸抗: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東吳最後的名將

陸抗: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東吳最後的名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陸抗,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陸抗,字幼節,孫吳黃武五年出生於吳郡吳縣,是陸遜的次子。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謀遠慮,忠誠耿直,被稱爲社稷之臣。

陸抗: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東吳最後的名將

孫權的長子孫登早逝。孫權立第三子孫和爲太子的同時,封第四子孫霸爲魯王。爲了分化朝臣、激起利益集團的內鬥,在孫權授意下,孫霸繼續留在宮中,一應禮儀與太子相同,史稱“兩宮構爭”。

此時兩宮並存,分庭抗禮,朝臣也隨之分爲兩派,互相傾軋。江東世族支持孫和,淮泗集團則力挺孫霸。陸遜出身江東儒學世家,這時自然堅定地站在太子孫和一側。

有一次,孫和的部下監聽到孫權和楊竺立孫霸爲儲的密談。孫和大爲惶恐,請陸遜進京爲他申辯。陸遜於是數次上書孫權,陳述嫡庶之分。

孫權發覺密談內容泄露,立即把楊竺收監審問。楊竺在獄中屈打成招,供認了陸遜的二十條罪狀。一年後,陸遜憂憤而亡。

陸遜長子早夭,爵位由陸抗繼承。彼時孫權先廢太子孫和,又殺魯王孫霸,支持兩人的朝臣都被被流放誅殺,一時間人人自危。

陸抗安葬父親後進京謝恩,此時孫權對陸遜仍然憤怒不已,於是在接見陸抗時屏退衆人,拿出楊竺招供的二十條罪狀親自審問陸抗。陸抗逐條對答,爲父辯白,終於讓孫權消除了對陸遜的猜疑。

後來陸抗回到建業治病,等到他要離開時,孫權哭着與他告別:“我過去聽用讒言和你父親不和,由此辜負了你。我前後問過的事都焚燬消滅,不要再讓人見到了。”

02

西陵的天才

孫吳鳳凰元年(272)的冬季九月,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舉城向晉朝投降。

西陵就是現在的湖北宜昌,地理位置險要,是當年陸遜大破劉備之地。東吳駐此扼守長江峽口,堅城固守,被吳人稱爲“國之關限”、“國之蕃表”;陸遜更是斷言,一旦西陵有失,吳國將失去整個荊州。

晉朝對西陵志在必得。晉軍兵分三路接應步闡:荊州刺史楊肇直奔西陵與步闡會和,車騎將軍羊祜出擊江陵,巴東監軍徐胤的水軍順流而下直逼建平,意圖形成包夾之勢。

面對來勢洶洶的晉軍,剛剛接手荊州防務的陸抗下達的命令,被許多人認爲是懦弱和無能之舉。他既不出兵攻城,也不北上擊敵,而是徵發部隊在西陵城外搶建一座更大的堡壘,將西陵團團圍住。

吳國將領們雖然有分歧,但是在不認可陸抗的命令上是一致的。一種觀點認爲應該增兵江陵,以免失去這座重鎮;也有人要求快速拿下西陵,逼退南下的晉軍。

陸抗則認爲江陵的戰略地位遠不如西陵重要,而西陵城高大堅固,兵員存糧豐富,一時間難以攻克。若是在西陵城下與步闡僵持,一旦晉軍到來,吳國軍隊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局。

爲了證實他的判斷,陸抗放任部下對西陵發動了幾次進攻。進攻的將領無功而返,終於認可了陸抗的戰法,全力投入到修築圍城中。

面對敵軍對江陵的攻勢,陸抗的判斷是不足憂慮。早些時候江陵道路平坦通暢,陸抗下令建立大壩將道路淹沒,利用截下的江水外防敵軍入侵,內阻叛軍出逃。

這時,羊祜揚言說要炸燬大壩,讓自己的步兵得以通行。陸抗聽聞後,反而立即讓江陵督張鹹拆除大壩。諸將都感到疑惑,紛紛勸諫,但陸抗不聽。

陸抗: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東吳最後的名將 第2張

陸抗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謀略天才。原來羊祜想要利用大壩堰塞住的江水來運輸糧草,於是放出假消息來誤導東吳軍隊。等到羊祜到達當陽,發現大壩早已被毀,只得放棄船運改用車輛,效率因此大爲降低。

阻止住羊祜的援軍後,陸抗得以在西陵集中力量,依託圍城堡壘迎戰楊肇的部隊。

戰前,陸抗手下的將領再次叛逃。其中的營都督俞贊在軍中多年,對吳軍的虛實瞭如指掌。吳國軍隊中最弱的部隊,是從山越夷人中徵發的夷兵。陸抗知道,晉軍一定會先攻擊這一薄弱環節,於是連夜將精銳部隊與夷人換防。第二天楊肇果然進攻此處,結果是營中箭如雨下,晉軍死傷不計其數。

相持一個多月後,楊肇力屈計窮,連夜逃亡。吳軍想乘勝追擊,但是要監視西陵的叛軍,分不出足夠的兵力。於是陸抗半夜擂鼓集結,做出要追擊的樣子。晉軍人心惶惶,以爲大軍將至,紛紛解甲逃亡。陸抗隨即率輕兵出擊,大破晉軍而還。

羊祜、徐胤見無利可圖,也只好撤走。隨後陸抗攻下了西陵,誅殺叛將步闡和同謀者數十人,夷滅了他們的三族。其餘的人陸抗都請求皇帝赦免,因此免罪的有數萬人。

修復城防後,陸抗向東撤回了自己的軍隊,臉上沒有驕矜的神色,謙虛和順如同平常。

03

繼承者們

陸抗從父親手中接過的不僅是國防事業,更是明諫直言的公義和勇氣。

針對政令難行,他陳說時宜十七條,鍼砭時弊;閹官弄權,諸官噤口不言,他上疏“小人勿用”,一針見血。

武昌左督薛瑩入獄,他懇請皇帝赦罪,要“哀矜庶獄,澄清刑網”;國家窮兵黷武,他力陳與民休息、富國強兵之策;躺在病榻上最後一次上表,依然是對兵員缺乏、黃門干政的深深憂慮。

陸抗不僅爲國家構築了一套完備的防禦體系,更爲陸氏家族留下了繁榮的根基。他的五個兒子中,前三子都在前線英勇殉國。少子陸機、陸雲則由於年幼,得以倖免於難。

陸機文采過人,陸雲亦有辯才。寫出《博物志》的張華對兩兄弟大爲讚賞,親自爲他們引薦,說“伐吳之役的唯一收穫,在於得到了兩位俊才。”

陸機的《文賦》璧坐璣馳,《平復帖》亦是書法上品。但他最廣爲人知的典故,卻是死前的那聲長嘆:“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華亭就是現在的上海一帶,當時屬於吳郡管轄。吳郡四姓,顧陸朱張,其中陸氏就是陸遜、陸抗的家族。兩晉南北朝浮浮沉沉,陸氏則依靠陸抗的基業,在江南繁盛了三百餘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