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陸遜作爲東吳第一名臣 最後爲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陸遜作爲東吳第一名臣 最後爲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陸遜和孫權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東吳第一名臣陸遜爲何被孫權活活逼死?

東吳四帥裏陸遜的地位和功績無疑是最高的,可以說爲東吳屢建奇功,但爲何最後卻被孫權活活逼死。陸遜最後憤懣而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二宮之爭,陸遜曾上書爲太子孫和爭位,引發孫權極大的警惕和不滿,因此孫權又不斷讓太監帶來書信,斥責他不該探聽宮中機密。面對孫權的不斷指責,在公元245年三月,63歲的陸遜帶着滿腔的憤懣與委屈去世了。周瑜,魯肅,呂蒙三人均是英年早逝、陸遜最終也沒有逃過大都督不得善終的魔咒。

陸遜出身士族豪門,江東四大姓(顧氏、陸氏、朱氏、張氏)之一。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都尉。雖然都是基層官僚,但也讓陸遜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誨。建安八年(203年),陸遜二十一歲時,入孫權幕府,成爲孫權統治集團的幕僚,孫權比陸遜大一歲。就此二人開始數十年的合作。正是因爲他表現出了其優秀的才幹,被孫策召爲女婿。

陸遜作爲東吳第一名臣 最後爲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陸遜從西曹令史這樣的最基層小官僚做起,而後與呂蒙合謀,襲取荊州,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石亭之戰計賺曹休。公元244年正月,東吳的丞相顧雍病逝,孫權隨即任命陸遜爲相,同時保留陸遜的荊州牧、右都護兼武昌留守。孫權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了“上大將軍”,地位比三公還高。此時的陸遜出將入相,成爲太子輔臣,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儼然是東吳的二號人物。

東吳政權從架構上來說就是淮泗集團和江東士族兩大派系的爭鬥,兩大派系之間伴隨着東吳政權的興衰榮辱。而陸遜無疑就是江東士族的代表人物。孫權雖然在儘量在兩大派系之間保持平衡,而實際上孫權卻傾向於淮泗集團。太子孫登之死,引發二宮之爭。這既導致了東吳數十年的政治動盪,也就此導致了陸遜的悲劇。

陸遜作爲東吳第一名臣 最後爲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第2張

在其他人看來、陸遜與孫權相知相識四十年、陸遜應該深得孫權信任,以陸遜政治敏銳不應該不瞭解,不能介入孫權兩個兒子的太子之爭、應該持中立立場、惋惜事與願違、本不想參與的陸遜,最後因爲太子之爭的事情導致活活逼死。因爲一旦介入基本上都不會有好下場,這是帝王最避諱的事情。公元241年,孫登病逝於武昌,時年33歲,孫權這一年剛好60歲。孫登的早亡、導致孫和與孫霸兩宮爭位。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爲了爭儲鬧得不可開交。孫權對孫霸多有偏向,此事導致孫和的太子地位變得朝不保夕。迫使朝堂內外的官員不得分別站隊。陸遜本來是想當中立派,但像他這樣的當朝宰相,又如何能在波詭雲譎的皇位繼承中獨善其身。

也是由於兩宮爭位,導致孫權變得異常的敏感,孫權暗中開始主導了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鬥爭,並以此爲藉口沉重打擊了江東士族。就是爲了給繼承人留下一個安定的局面。陸遜長期鎮守武昌,遠離建業朝堂,因此對此事一直冷眼旁觀,保持中立。然而,江東士族是一個龐大的羣體,陸遜管得了自己,卻管不了他的族人和親戚。陸遜的族子陸胤、外甥顧承都是支持太子孫和的急先鋒。

陸遜作爲東吳第一名臣 最後爲何會被孫權活活逼死 第3張

由於孫霸實力強大,孫和派人向陸遜求助,陸遜出於公心。上疏孫權談及嫡庶之分。而孫權對於陸遜干預兩宮爭位是極爲憤怒。孫權生性多疑、稱帝之後這方面表現更加突出、但囿於陸遜的地位,不敢公開處罰陸遜,但卻屢屢遣使責備陸遜打聽宮中機密一事,此事讓陸遜有苦難言,第二年,陸遜便不勝憤忿而卒。終年六十三歲,陸遜之死,是東吳日益複雜的權力鬥爭的集中體現。

應該說,陸遜無疑是支持太子一方的,只不過他地位使得他不敢輕言廢立,而一旦表明支持太子孫和,孫權就必然不能容他,他的介入必然會加速太子黨的敗亡。從這個角度說,陸遜或許死得並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