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陸遜屢立大功,爲何最後會被孫權逼死呢?

陸遜屢立大功,爲何最後會被孫權逼死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陸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個十分優秀的將領,人們對於陸遜最早認識是在三國鼎立的中後期。因爲關羽之死令劉備十分生氣,於是他便不顧諸葛亮以及各位大臣的勸阻,執意發兵進攻東吳,但是卻遭到了吳國的頑強抵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眼看進攻無果,劉備便將自己的部隊全部駐紮在一處地方,希望再找進攻的良機。這就給了陸遜火燒連營的機會,一把大火將劉備七百餘里帳營燒得乾乾淨淨,而此戰也成爲了蜀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自此,劉備開始生病,並且在不久之後去世,將蜀國的大小事務全交給了諸葛亮。

其實陸遜不只只是進行了火燒連營的夷陵之戰,並通過這一次著名戰爭打擊了蜀國,他還在之前對魏國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打擊。但是在這兩次戰爭當中,陸遜既沒有將劉備或者是曹操抓起來,也沒有通過戰爭的勝利,逼迫兩國對吳國進行割地賠款。

因此,陸遜在這兩場戰爭當中,只能說有了一個戰勝的名分,並沒有受到實際的利益,這也使得東吳當時所面臨的處境並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關於陸遜這個人,歷史上對他的記載比較完整。但是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對於陸遜都是十分欽佩的,都認爲他是一個出生亂世的英雄人物。

陸遜屢立大功,爲何最後會被孫權逼死呢?

當時孫權剛繼位的時候,地位其實並不穩固,經過自己的一番周折和策劃,才使得周瑜陸遜等兩大集團歸屬孫權。其中,以陸遜爲首的江東集團更是掌握了吳國中下層人士的信任和支持,這也使得孫權對於自己的統治地位非常敏感。

他擔心周瑜和陸遜等人會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構成威脅。不過好在由於周瑜和陸遜這兩大集團起到了一定的牽制作用,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吳國的政治局面還是十分穩定的。但是隨着周瑜的死,這種穩定的局勢被打破。

隨着陸遜的威名不斷提高,孫權感覺到陸遜以及江東勢力在吳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對於自己的威脅也越來越明顯。所以他便急不可耐地要找到自己的心腹大將,呂蒙便這個時候被孫權提拔上來的。

呂蒙的出場也爲孫權爭取到一些穩定地位的時間,但是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呂蒙和孫權賴以信任的軍師魯肅全部病死。也正因如此,孫權手下可以任用的大將越來越少,這也使得東吳所面臨的局面越來越危險。

關羽戰死之後,劉備率領蜀國的全部軍力向吳國發動進攻。一開始陸遜還不斷向孫權表示,自己可以前去組織蜀軍的繼續東進,但是孫權擔心陸遜會在行軍途中進行反叛,因此在作戰前期一直沒有答應陸遜出戰的請求。

但是面對蜀國的強烈攻勢,吳國不能抵擋,萬般無奈之下,陸遜再次請纓,希望能夠讓自己出戰來抵抗蜀國的強大軍隊。面對亡國的危險,孫權最終還是答應了陸遜的要求,任命他爲大都督。

陸遜上任之後,也沒有讓孫權失望,一把火便把這次危機燒得乾乾淨淨。不過即使是這樣,孫權也沒有完全放下他對陸遜的戒備心。提拔了諸葛亮的兄弟諸葛瑾作爲左將軍用來監督陸遜。

不過隨着陸遜一心一意地爲吳國作戰,並且諸葛瑾也向孫權說,陸遜是一個忠君報國的良將。孫權才慢慢地放下了對於陸遜的戒備之心,並將他任命爲輔國將軍等。

陸遜屢立大功,爲何最後會被孫權逼死呢? 第2張

後來陸遜在七百里連營,將進犯吳國的蜀國軍隊打敗之後,一些部下想要進入蜀國國內作戰,徹底消滅蜀國政權,但是陸遜卻以極高的軍事家的眼光感到了來自北上魏國的危機,於是便拒絕了部下們的請求,在取得戰爭勝利之後便搬師回國。

不久之後,曹丕便對吳國發動了進攻,但是由於陸遜很早之前便有所預料,提前做好了十分充足準備,面對魏國的攻勢,吳國顯得遊刃有餘,並且在石亭這個地方將前來攻打的前鋒大軍打敗。

這一戰也使得吳國名聲大噪,孫權更是趁此機會在第二年宣佈成爲了吳國的皇帝。但是這一仗除此之外便沒有別的有意義,既沒有能夠讓魏國割地賠款,也沒有繳獲一些戰利品或者是戰俘,所以即使孫權稱帝,吳國所面臨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