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面對英法聯軍的逼迫,爲何咸豐皇帝卻堅決不遷都呢?

面對英法聯軍的逼迫,爲何咸豐皇帝卻堅決不遷都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咸豐帶着皇后、懿貴妃等後宮女眷和一批親王大臣,倉皇逃往熱河。在他看來,大清山河飄搖,南有太平天國,北有英法聯軍,長江以北四省又有捻軍,自己很可能成爲亡國之君。

面對英法聯軍的逼迫,爲何咸豐皇帝卻堅決不遷都呢?

《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大臣紛紛奏請咸豐早日回京,以安天下人心。然而咸豐拒絕如此,他認定清軍根本不是英法聯軍的對手,雖然聯軍無意在中國改朝換代,但他不想冒險回到仍處於聯軍威脅之下的北京。據悉,當時英法聯軍雖已退出北京,但英軍仍在天津駐有重兵,隨時可能再度圍攻北京,屆時咸豐很可能被俘。

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等人幾番催促咸豐回京,咸豐有點不耐煩了,在硃批上直斥奕訢等人沽名釣譽,“只顧目前之虛名,而貽無窮之後患。”不料接連碰壁的奕訢仍堅持懇求咸豐回京,咸豐被激怒了,覺得奕訢此舉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只回了短短一句話,“覽奏已悉,不肯自蹈欺罔,究無確實把握。”擺明“絕不回京”的姿態,讓奕訢看着辦。

奕訢終於明白咸豐是鐵了心不肯回京,但他一直住在偏遠的熱河避暑山莊也不是個事,於是與桂良等人商量出一個辦法—遷都西安,以關中地區爲根據地,以圖日後復興大清。爲說服咸豐,他們還以秦始皇和劉邦爲例,說他們都是從關中起家並做大做強的。

面對英法聯軍的逼迫,爲何咸豐皇帝卻堅決不遷都呢? 第2張

對於遷都西安、固守關中的提議,咸豐頗爲動心。此時東南地區有太平天國,長江以北的皖、蘇、魯、豫四省捻軍活躍,英法聯軍佔據廣州、天津等地,關外“龍興之地”面臨沙俄的不斷蠶食,關中地區卻遠離戰火,大可在此休養生息後再爭天下。

奕訢等人還提出10條西巡條款,開列遷都西安的具體舉措,包括修行宮、備糧食、簡派隨行官兵等,計劃非常周密。就這樣,在朝中諸多大臣的支持下,咸豐下令操辦遷都事宜。然而,歷史往往存在很多偶然,沒過多久,咸豐病重,遷都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以設想,如果咸豐真的遷都西安、固守關中,大清王朝將轉變爲“西清王朝”,關中以外的地區勢必陷入混戰,到那時,曾國藩等漢族軍事領袖是否還會效忠於“西清王朝”?而隨着歷史發展,“西清王朝”能否能像秦始皇和劉邦那樣出關統一天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史上又將出現一個新的“秦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