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三國名將於禁投降之謎 陳壽評其最號毅重

三國名將於禁投降之謎 陳壽評其最號毅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禁作爲大將,戰功赫赫,但在與關羽一戰中卻投降,讓人驚詫不已。人們都說于禁是因爲怕死才投降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名將於禁投降之謎 陳壽評其最號毅重

1、蜀漢計謀

試問,于禁從曹操征戰多年,無論功勞、賞賜,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對他來說,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無論從個人、從身家、從對後代等等各方面的交代來說,投降都是最差的,其在曹魏方面的一切都將受到影響,對家世、兒女等的影響更大。

如果只是看《三國演義》容易理解成曹魏如何不好,甚至要完了,所以覺得於禁很可能投降。但如果多看看記述那個年代的其它書籍,就會發現,其實那時曹魏實力強大,襄樊之戰就算受挫,也不能動搖根本,很容易反擊過來。就算要做牆頭草,也完全不是時候。

反過來說,于禁在曹操方面是資深的、有影響的,抓住他是很大的事,甚至如果他投降那更能從心理上瓦解曹軍人心。試問如果他真投降了,那沒理由繼續關着,讓其調轉槍口衝在反曹的第一線豈不作用更大。

可是卻關着,這就說明於禁沒投降。這可能是是蜀漢方面比較陰損的一招:把人關起來,隔絕他與外界的聯繫,放出消息于禁投降,這是對忠臣最陰損的做法,既破壞他的名聲,也摧殘他的意志。到頭來他不降也是降。而且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曹操方面)的士氣。

最後于禁的結局就比較慘了,因爲說不清了。這就是這個做法陰損的地方。其實,那時曹操老病纏身,要死了,沒那個精力和心情去辨析,曹丕那就更不用說了,智力和意願都是問題。將錯就錯了。

2、爲部下的性命考慮

于禁的投降很自然,不要認爲投降是件羞辱的事情,于禁的投降絕不是怕死,而是爲了當時還沒有死的魏國將士,以及自己將來能在有爲魏效力的機會,只不過他沒想到曹丕沒有重用他。去看看《三國志》就知道于禁並不是個怕死之徒,反而是個勇敢之將,是魏國五大將之一。

三國名將於禁投降之謎 陳壽評其最號毅重 第2張

于禁是一位愛兵如子的將領,當時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戰敗,實際上這主要的原因根本不在於禁身上,而是因爲當時的天氣,于禁無力迴天,而他手下的幾萬將士在這種情況下雨關羽大軍交手,那是必死無疑。這樣一來於禁爲了保全手下將士的性命就帶頭投降了。古代的士兵可與現在不一樣,在曹操手下爲兵,是不能當逃兵、叛兵,不然他們的家人也會因此受到牽連,所以于禁投降關羽完全是爲了保住手下幾萬將士的性命而已。

3、不怕死,怕不能被重用

他一回到魏國,就想去祭拜曹操,從這裏我們可以感受到于禁對於曹操的忠心,其次於禁被人嘲笑時,他就沒有露出過笑容,表現的很難過,如果他真的是因爲怕死投降關羽,只會覺得羞愧,而不會覺得難過。所以綜上所述,于禁投降關羽不是因爲怕死。

于禁回國之路歷經坎坷,輾轉荊州吳國才得以回去,說明於禁心中肯定是有個目標的,若沒有目標,這麼長久的時間經歷難以熬下去。等回國後曹丕雖封于禁安定將軍但其實並不重用他,背地裏還恥笑他,這讓他如何能接受呢。不久,于禁就羞愧得病死去。難道之前被俘的經歷就不讓人羞愧嗎,這就更加說明於禁更本就不是怕是才投降的!

三國中正史中對於于禁的評價也是正面。例如陳壽評價于禁: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可見於禁投降關羽並不是因爲怕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