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除了科舉考試,古人們還有什麼途徑步入仕途?

除了科舉考試,古人們還有什麼途徑步入仕途?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衆多考試中,公務員考試無疑是競爭最爲激烈的考試之一。動輒數百萬人報名參考,而錄取者寥寥,大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勢。按現代人的說法,公務員是名副其實的“鐵飯碗”,也是步入仕途的第一步,報考熱度不減是有道理的。我們知道,公務員選拔,自有一套程序,公開選拔、選調遴選是主流形式,也是相對較爲公平的。那麼,在古代古人們怎麼才能成爲公務員,更確切地說步入仕途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世卿世祿

除了科舉考試,古人們還有什麼途徑步入仕途?

春秋以前(也有說法在春秋中後期),各國普遍實行"世卿世祿"制度。什麼意思呢?世卿,就是天子或者諸侯國的貴族,可以連任“卿”這樣的高官,世世代代、父死子繼。與世卿相應的便是世祿,貴族們在世襲卿位的同時,還享有所封的祿田以及賦稅收入。總體來看,"世卿世祿"制度實行"親親尊尊"路線,主要在奴隸主貴族中選取。關於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索隱就有“周公元子就封於魯,次子留相王室,代爲周公”及“亦以元子就封,而次子留周室代爲召公”的記載。

軍功定爵

戰國時期,各國推行變法革新。魏國最早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不再以"親、故"作爲賞賜的標準;楚國也規定“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絕減百吏之祿秩”,三世之後,“爵”、“祿”逐步被收回。各國推行軍功爵制,尤以秦國最爲典型。當時,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份之高低,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史記·商君列傳》載“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在軍功爵制的影響下,各國也對任官制度進行了改革,大都以功勞、賢能作爲選拔任用官員的依據

察舉和徵辟

察舉制和徵辟制主要出現在漢代。察舉制,由地方長官考察選取轄區內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考覈後,予以任命。劉邦稱帝后不久,就下令“詔舉三老”,就是要求選拔年齡在50歲以上,“有修行,能率衆爲善”者,協助地方長官推行政令。徵辟制,就是徵召名望顯赫的人士出來做官,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闢”。對比察舉、徵辟就會發現,前者由下而上推選人才,而後者自上而下的選拔官吏。但從實際效果看,察舉所推賢良多能發揮重要作用,而被徵辟的名士則多有“不就”的表現。

九品中正

除了科舉考試,古人們還有什麼途徑步入仕途? 第2張

察舉制發展到魏晉時期,逐步演變爲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顧名思義,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大小中正產生後,再由朝廷將人才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並籍此任用人才。從理論上講,被選拔人員無論權貴與否,只要足夠優秀,都可以做官;但從實際效果看,品評考量家庭出身和背景等因素,官員大多從權貴子弟中選拔。魏晉時期,門閥士族勢力強大,常常左右官員選拔任用,及至後來,門第出身成爲品評的唯一依據,甚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成爲普遍現象。

科舉取士

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狹義的科舉取士始於隋朝,因其分科取士,故名科舉。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創設進士科,平民通過讀書考試獲取入仕機會。在唐代,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但範圍有限;到宋代時,科考分爲三級(解試、省試和殿試),進士分爲三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並且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其後朝代,多有沿用,總體調整不是太大,直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相對公平,並且實行糊名和謄錄杜絕徇私,得到了朝廷和廣大士子的認可,是存在時間最久的官員選拔制度之一。

從歷史演進來看,古代人才和官員選拔制度經歷了“世卿世祿”、“軍功爵制”、“察舉制與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轉變,入仕爲官必須要經過其中一種。相對於科舉制度,其他制度不可避免地強調出身和門第,成爲特權階級的符號,顯得尤爲可怕。當然,科舉制度也並不完美,雖然做到了考試本身的相對公平,但又難免淪爲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成爲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