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井陘之戰:韓信採用背水一戰,結局如何?

井陘之戰:韓信採用背水一戰,結局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待歷史最害怕的就是斷章取義,把戰爭當中的一部分過分放大,以至於成就了一個有一個軍神,但是真正的戰術大師都不是善於打奇仗的,而是在充分了解敵我雙方情況之後採取最爲妥當的方式。正所謂是一戰定太平纔是真名將,比如戰國時期的趙國大將李牧,李牧十多年沒有行動,但是卻用一場戰爭就換來了匈奴十年不敢侵犯。但這樣的名將,有聽說過類似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故事嗎?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所以真正的名將和實力派總是聽起來樸實無華,但正是這樣的人負重前行,纔會穩住江山。再來看看成就韓信的一次戰鬥,那就是井陘之戰。在韓信消滅了魏國之後,開始針對趙國實施軍事行動。但大多數人都只是記住了這一次戰鬥中的次要部分“背水一戰”,卻忽視了這場戰役背後的關鍵。

將時間往回調動,在韓信先後消滅了魏國和代地之後,大軍抵達井陘,因此趙國方面的陳餘也吞併在井陘口,時刻準備抵禦韓信。在戰爭一觸即發之前,韓信派遣間諜去了解對方的軍情,這一瞭解卻得知了一件大事。原來在趙國有一個將軍名爲李左車,李左車是趙國李牧的孫子,屬於名將之後。李左車建議陳餘堅守不出,因爲井陘這個地方屬於一個狹窄的山谷,想要通過這裏就只能是孤軍深入,戰車不能並列,騎兵不能同行。這時候只要自己帶一支部隊去偷襲韓信的糧草輜重,陳餘堅守不出,就能把韓信困死在井陘。

井陘之戰:韓信採用背水一戰,結局如何?

從兵法上來看這是一次出色的部署,其中陳餘屬於正兵,李左車屬於奇兵,奇正分明所以是很合適的戰術,又運用到了地形的優勢,如若聽了則韓信必敗無疑。誰知道陳餘卻不肯用計,只是強調自己爲義兵。但是在這需要了解一下,但凡是一個將領在戰前突然犯渾,絕不是因爲人太天真,而是有着必須的原因。在鉅鹿之戰的時候陳餘在趙國外,方知保存實力,只是派遣五千人馬試水,足見陳餘地用兵謹慎,怎麼偏偏這時候就傻了呢?

其實陳餘是因爲急於求戰,第一是因爲趙國耗不起,第二則是在兵力少的情況下,雖然陳餘是佔據優勢的,但是如果韓信不進井陘呢?又或者是展開運動戰,和你打游擊呢?韓信不是一個酒囊飯袋,所以一定是間諜戰、策反戰都用上,再加上韓信的隊伍裏有一個人,那就是張耳。先不說陳餘對張耳的仇恨,但是張耳在趙國的影響力也讓陳餘感到害怕。所以陳餘急於求戰是不希望給韓信被動轉主動的機會,當然張耳也不是那麼輕易就相信的,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說明了韓信真的朝着自己的主力來了。

接下來纔是精彩的戲碼,韓信分爲了奇正兩路,正軍大致在一萬人左右,騎兵則是灌嬰帶着兩千人向趙軍營寨偷襲。這時候還有很多人沒有關注到一點,那就是放大了背水一戰的作用。背水一戰實際上目的只有一個,不是取勝而是不敗,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抵禦趙軍的進攻,給後方的灌嬰部留下時間。所以韓信在背水處設置了水上軍,“水上軍”其實就是一種水上軍事要塞,類似的是碼頭,而且三面環水,外有營寨攔截,出口和入口只有靠岸的一面。

所以這也就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漢軍在撤退之後不會潰敗,不會從兩側散開。要知道韓信的這一支部隊是臨時搭建的,指望說要他們死戰不退,難度不亞於擊敗趙軍。正是利用這種水上工事才確保了轉進攻爲守城的局勢,這時候後方的騎兵再展開旗幟,佯裝已經佔領了後方。等到陳餘發覺的時候一切都晚了,想要回軍救援,這就要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同樣擺在陳餘面前的只不過是“水上軍”,也就是說毫無重要性可言的軍事工程,打下來了也是毫無作用,難道用這個來當做城池要塞嗎?因此陳餘想要回到營寨內,這時候奇正兩路軍形成夾擊之勢,直到陳餘戰敗爲止。所以背水一戰其實最關鍵的反而不是背水一戰,而是灌嬰所帶着的兩千人馬,要是灌嬰拿不下後方,那麼前面的背水一戰也是徒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