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人的“一日三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人的“一日三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現代,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乾飯人”來說,一天三頓飯早就成了標配,缺一頓不吃就餓得不行。其實在宋代以前,人們的進食還沒有這麼“奢侈”,飲食習慣是一天兩頓飯居多。宋朝時期,隨着經濟發展的逐漸繁榮,大街小巷的“市”也日漸多起來,尤其是“夜市”的出現,導致老百姓晚上出行活動的頻率增加,一日兩餐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進食需求,於是增加了晚上這一頓,延續下來變成了更令人滿足的“一日三餐”。

古人的“一日三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宋朝之前,雖然皇帝貴族可以吃三四頓飯,但老百姓是固定一天兩頓的。根據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記載的“朝曰饔,夕曰飧”可知,古人每天的第一頓早餐被稱爲“饔”;而第二頓飯則是“飧”。這兩頓飯,一般都是指的早午兩餐,只不過午餐的時間要比咱們現在晚一些。

那麼,爲什麼出現“一日三餐”的轉折點,會是在宋朝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因爲宋朝農業經濟的繁榮發展,老百姓經濟上富裕了,纔有東西可吃。在宋朝之前,水稻是沒有被普及推廣的,“白米飯”還是尋常百姓家難以吃到的“奢侈品”。比如隋唐時期,人們主要的吃食是豆子,食用過多會導致腸胃不適,但皇室貴族卻可以頓頓吃到大米。

到了宋朝,占城稻從越南引入到中原,這種水稻不僅成熟早,而且抗旱能力強,到北宋時期逐漸推廣到東南地區。另外,宋朝完成了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此同時也給南方帶來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經驗和大量勞動力,再者南方農民也在努力培育優良品種,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

正所謂“蘇湖熟,天下足”,南方的水稻產量只要足夠多,就能保證全國的糧食供應,產出量有多豐盈是可想而知的。隨着南方地區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糧食產出量也在不斷增加,宋朝時水稻產量已經躍居糧食作物的第一位。此後,“白米飯”也進入尋常百姓家,飢寒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其次,都市商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原來的生活習慣。根據歷史記載,宋朝時期有兩個最大的商業都市,分別是開封和杭州。這時候出現了早市和夜市,甚至還有“草市”,開放的朝廷政策、繁榮的經濟環境等優勢條件,帶給商人們的機會越來越多,商業發展也愈加繁榮。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便很好地展現了宋朝商業都市的繁榮盛況。尤其是宋朝“夜市”的繁華髮展,導致在以東京爲首的大都市裏,人們的“夜生活”逐漸豐富起來。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在王建的這首《夜看揚州市》中,也可以大體看到夜市的熱鬧與繁華。因爲“夜市”的出現,再加上宋朝也沒有了宵禁,人們晚上出行逛街遊玩,活動量變大了,累了餓了就在“市”上買點東西吃,漸漸地,第三頓飯也成了生活的常態。

此外,從古時候“一日兩餐”轉變爲宋朝的“一日三餐”,除了上面所講到的原因,還有一個因素也是不能忽視的。

自封建社會初始,我國曆史上便有着“農業立國”的理念。在以小農經濟爲主體的經濟發展常態中,種地是要順應自然條件的,而且沒有燈,到了晚上只能用蠟燭照明,可是蠟燭又並非家家戶戶都能用得起,大多農民都是順應大自然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黑了就早早睡覺。此外,古時候娛樂休閒項目少,且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所以很多“夜貓子”也只能被迫進入夢鄉。睡得早,活動量不大,自然也就能省掉晚上的那一頓飯了。

總而言之,宋朝開始出現的“一日三餐”,其實是老百姓生活質量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現,從側面也反映了整個大宋經濟發展的繁盛景象。除了糧食產量的與日俱增,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還有大量中原人口南遷,帶來了大量勞動力、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助推了“一日三餐”這一生活習慣的轉變。它不是一個偶然出現的現象,而是隨着經濟逐漸繁榮出現的歷史的必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