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秦始皇手下的一員虎將:李信最終什麼結局?

秦始皇手下的一員虎將:李信最終什麼結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的人說到秦國戰將,都會說到白起啊王翦啊,都認爲他們在殲滅六國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每個戰將拿到後來的戰爭中來看,幾乎每個都可說是戰神級,殺戮大多都是超十萬級的人物。秦始皇的戰將們,大多都有謀有略、能征善戰,在秦國的六國攻戰中皆有著名戰役,如白起攻趙之長平之戰、攻楚之鄢郢之戰,王翦攻趙之邯鄲之戰,王賁滅魏之大梁之戰,蒙武之滅楚之戰,這些戰將如璀璨明星,閃耀在秦國戰將錄上。不過今天小編要講的這位戰將叫李信,據說此人戰鬥力堪比白起,是衆多小將裏最厲害的一個。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李信這個人帶兵深諳“唯快不破”這個道理,他用兵往往十分注重速度,總是在敵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速戰速決了,根本不給敵人反應的時間,可謂是用實踐踐行了什麼叫“兵貴神速”。除了快,李信帶兵還特別“狠”,畢竟“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帶兵的將領如果沒有將領風範,像個姑娘家家的心慈手軟,也很難帶出有戰鬥力的團隊。李信帶兵特別霸氣,推崇的是宜將剩勇追窮寇,《史記》載:“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當燕國太子丹流亡東北,李信率軍緊追不捨,沒有停止攻擊,根本就不給燕國人喘息之機,直到俘虜燕國主將方纔罷休。李信之戰,講的是個猛攻猛打。

秦始皇手下的一員虎將:李信最終什麼結局?

李信在攻魏、韓等國戰役中皆取得勝利,可把秦始皇給樂壞了,還把他比成是當今的白起,諸多戰役中都能看到李信的身影,只是李信可能尚且年輕,因此大多數時候還是跟隨在王翦、蒙武等將的身後,作爲秦國主力部隊的側翼。但李信其實也沒有辜負秦始皇的厚望,在戰場上越戰越勇,越戰越厲害,比如後來跟趙軍開戰時也發動過閃電戰。要知道,雖然那時的秦軍很厲害,可趙軍不是軟柿子,六國之中楚國已是遷徙都城,無力與秦國對抗,趙國雖受長平之戰破壞,但戰爭經驗還在,很多戰將如李牧等人也都還在。李信再次發揮自己的優勢,以兵貴神速的方法,以快治敵,讓趙軍慘敗。

《戰國策》載:“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王翦將數十萬之衆臨漳、鄴,而李信出太原、雲中。趙不能支秦,必入臣。”當王翦率領大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之時,李信則率兵攻打都城外圍重城太原、雲中,徹底掐斷了趙國外圍援軍,爲王翦攻滅趙國贏得了巨大時機。而也正是在這場戰役之中,太原、雲中之趙軍根本無法對抗李信之閃電戰,那次戰役秦軍折損了幾萬人,而趙軍則被斬首十萬餘人,重創了趙軍的氣焰。李信的猛攻猛打再一次讓李信找到了作戰的自信,李信更是對自己的作戰方略深信不疑。

當然,李信猛攻猛打的作戰方式,其實也給敵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漏洞。當李信率領大軍突進之時,完全不會顧及後路。秦國本就是鐵騎,向敵人衝殺過去的時候,對方的士氣先就已經崩潰了,大多就被殺得七零八落的,根本無法組織起有生力量與之對抗,這是李信之幸運,因爲他是在秦國,掌管的是秦國鐵軍。若是李信是東方六國任意一國之戰將,恐怕與秦國對陣之時,根本無法衝破秦國鐵軍重圍,自己就身死戰場了,哪裏還有機會取勝。《史記》載:“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李信在進攻楚國的時候,項燕正是看準李信的弱點,繞道其後,打了李信措手不及。

秦朝後期,因爲秦始皇的暴政引得民怨四起,暴亂不斷。這時候的李信已經老了,本不該再去領兵,可是因感念秦始皇的恩情,他還是掛帥出征了,不過這次又栽在了劉邦手裏了。劉邦本來惜才,想讓李信投降。可是李信覺得秦始皇對他不薄,不想背叛秦朝,於是就一抹脖子自殺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李信也是個忠義之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