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太監和聖旨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太監在通常情況下都沒有讀過書,太監讀起聖旨來爲何能朗朗上口?古裝劇演的是不是真的?

提起太監,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影視劇中,他們狐假虎威地宣讀聖旨的模樣。他們捻着蘭花指,聲音尖細,叫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雖然古時的宦官最大的也只是能是正四品官,但是不管是誰見了太監拿了聖旨來家裏,都得恭恭敬敬下跪,此時太監們也就更加威風。

不過影視劇上這麼演,大家可別被騙了,古時候聖旨的宣讀,可不是由太監們來負責的。說起來,“太監”一詞從唐代時期纔開始出現,但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宦官”。

在唐代之間,所有的宦官幾乎能學習書文的機會都沒有。而且也沒有哪個正常的人家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宮中當宦官。只有一些家裏實在是窮得揭不開鍋,壓根就養不起孩子的家庭纔會選擇賣掉自己的兒子,拿點錢給家裏做補貼。

從此以後,宦官就已經將一生都賣給皇族了。這種窮困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本身就沒有受過教育,更別說入宮後根本就不會有他們學習的機會。宦官們只能負責皇族的生活起居,常伴於皇族人左右,地位十分卑微。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但是也正因爲他們是常伴於皇族身邊的僕人,即使官品低,卻也有機會成爲皇族的心腹,尤其是常年跟在皇帝身邊的宦官則更是受寵。直到唐代時期,因爲皇帝十分寵溺宦官,所以又專門設置了“太監”這個職位,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才能擔任。

因此,“大內太監”也有了較大的能力,開始禍亂朝政。但是,朝廷的聖旨也不是由他們來負責的。宦官們真正有了實權還是從明代開始,一開始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所有宦官不允許識字,但是朱棣時期就將這個規矩打破了。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第2張

於是就有了明末時期,不僅有了秉筆太監幫助皇帝寫聖旨,還出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奸宦魏忠賢。有意思的是,關於魏忠賢到底識不識字的問題,人們還在爭論不休。《明史》對魏忠賢的開篇介紹就是街頭浪子、“目不識丁”。

如果說這是是清代大臣們對魏忠賢的描黑,那麼明代時期還有很多臣子在彈劾魏忠賢的時候,也說魏忠賢不識字。雖然人們難以相信,一個不識字的宦官能夠統治整個國家,但是也由此可見宦官不識字是深入人心的。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第3張

只是清代宦官們的待遇有點特殊,尤其清末大太監李蓮英,不僅因爲聰明好學得到慈禧太后的欣賞,他還能寫得一手好字。但是就算是宦官能做到李蓮英或魏忠賢那種程度,他們有時的確會宣讀一些重要的聖旨,但是這份工作卻不是由他們專門負責。

至於原因,只有一個——太掉價!此外,能夠成爲秉筆太監的人也是少數,而且還需通過考試層層選拔,才能獲得這種殊榮。那麼,古時候的聖旨到底是有由誰來專門進行宣讀呢?

這差事還是靠的欽差大臣。明清時期,聖旨由皇帝親筆爲“制曰”,由秉筆太監執筆爲“昭曰”。聖旨寫完,就會交給欽差大臣。欽差大臣則帶着聖旨前往臣子家中,隆重而莊嚴地宣讀完畢,由臣子恭敬接旨。

古代太監不是不識字嗎 太監又是怎麼宣讀聖旨的 第4張

而且,大臣還得將接受的聖旨小心謹慎地保存起來,這事兒纔算完。所以電視劇裏演的可不能盡信,平時多看看典籍,多多查閱資料,養成辯證思維,不然難免會貽笑大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