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晚明76歲老將孫承宗,最終全家戰死

晚明76歲老將孫承宗,最終全家戰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孫承宗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孫承宗大器晚成,萬曆三十二年(1604)考中進士時,已經42歲,纔算正式步入政壇。

在殿試中,他得到第二名,俗稱“榜眼”。如今,在他的老家,河北高陽,當地人仍以“孫榜眼”來稱呼這名晚明英雄。

他是文官出身,但後來以武將聞名,被史學家譽爲明代僅有的三位能夠出將入相的人物之一(另外兩人是徐達與楊一清)。

這與他早年十分注重研讀兵法有關。進入官場以前,他趁着赴大同任私塾教師的機會,孤身一人背劍徒步,登恆山,走飛孤峪,行程千里。沿途訪問戍邊將士,繪製防禦地圖。

在大同期間,他協助地方官員,平息了一場士兵譁變事件,彰顯出不凡的才幹。

進入官場後,孫承宗同樣表現出老練的政治智慧。

晚明三大宮廷疑案之一的“梃擊案”發生時,大學生吳道南諮詢孫承宗的意見。孫承宗給了一個處理意見:“事關東宮,不可不問;事關皇宮,不可深問。”暗示事件本身水很深,處理宜點到爲止。

黨爭是晚明政局逐漸敗壞的原因之一。孫承宗一直被認爲是東林黨,事實上,他在很多大事上的態度,只問是非,不問黨不黨。

他曾說,“附小人者爲小人,附君子者未必爲君子。吾輩當斬釘嚼鐵,自立人間”,“不當偕人,亦不當爲人偕”。

對東林黨魚龍混雜,小人僞裝成君子,製造輿論裹挾士大夫的狀況,孫承宗是頗爲不屑的。他更加註重個人的獨立判斷和道德修爲。

他公開力挺東林黨,是在東林黨最艱難的時候。

天啓四年(1624),東林與閹黨矛盾白熱化,東林黨領袖楊漣、左光斗等人被下獄。孫承宗當時爲遼東督師,聽聞消息,想趕回帝都,當面向天啓皇帝揭露魏忠賢的罪行。閹黨十分恐慌,遂散佈謠言,說孫承宗領兵數萬將進京“清君側”。

孫承宗抵達通州,聖旨下來,要他回關外去。營救楊、左的努力失敗了。

不久,東林黨35人遇難。孫承宗作《三十五忠詩》,在詩中公開表達:“東林饒善士,予敢附東林。”堅定地站在處境危難的東林黨一邊。

東林黨得勢時,他並不攀附,甚至公開唱反調;但當東林黨失勢時,他卻選擇站在弱勢一邊,不惜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在孫承宗眼裏,沒有黨爭與意氣之爭,只有是非與節氣。

天啓五年(1625),孫承宗從督師遼東的位子上被擼下來,就是因爲得罪了閹黨。閹黨羣起上疏彈劾他,居心險惡地將孫承宗比作歷史上的王敦、李懷光。

當孫承宗面對惡意中傷,被迫解甲歸田時,閹黨以爲他們贏了,其實輸掉的是整個帝國。

晚明76歲老將孫承宗,最終全家戰死

時間回到天啓二年(1622)。廣寧(今遼寧北鎮縣)戰役,明軍又敗給了後金。

時任遼東經略王在晉,消極退守,打算放棄遼西大片土地,直接在山海關外再築一道重關。屬下袁崇煥、沈棨、孫元化等人不同意,向朝廷報告。朝廷一時不能下決策。

孫承宗自告奮勇出關察看定奪。

經過實地考察,他當場與王在晉辯論,徹底否定了修築重關的意見,提出必須堅守關外的寧遠(今遼寧興城)及覺華島(興城南面的海島)。

回京後,孫承宗面奏皇帝,說明王在晉不堪重任,自請出關督師遼東。

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薩爾滸之戰戰敗後,明軍與後金攻守轉換,遼東戰局就成爲帝國邊將的修羅場,不是戰敗自殺,就是被捕下獄,鮮有人能全身而退。

當時,帝都朝中瀰漫着一股貪生怕死的情緒,都不敢到關外任職,說是“入關一步便爲樂國,出關一步便是鬼鄉”。

熊廷弼被下獄後,遼東經略空缺。朝廷任命解經邦頂上,解經邦畏難推卻,抵死力辭,遭到削籍處分。廷臣再推王在晉,王在晉也苦苦推辭,又怕步解經邦後塵,不得已才赴任。

瞭解這個背景,我們才能感受到,此時此刻主動請纓出關的官員,該有一種怎樣的氣魄和擔當。

孫承宗這年已經60歲。如此高齡,仍自請前往文臣武將視爲“死地”的關外,更顯難能可貴。

天啓皇帝任命他爲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

上任伊始,孫承宗就向皇帝表明心跡:

今天下事無一不難,而兵事更難。自非負十分精敏之才,兼幾分癡騃之性,決不肯妄承於身。所謂癡騃者,習聞忠君愛國之說,不徇人情,不聽私屬,投之賄必告於朝,遺之書必聞於衆。

這是孫承宗的夫子自道,從42歲進入官場開始,他就很有主見,不結交權貴,也不培植私人勢力,是污濁官場中一股難得的清流。爲此,他也十分擔心,離開帝都後,皇帝若聽信讒言,自己在遼東的抱負將無法施展。

所以他希望,皇帝“以公忠憂國之心,勵精敏有爲之氣”,事關軍國大務,只有羣策羣力,一德一心,才能扭轉遼東危局。

天啓皇帝在給孫承宗的敕書中,呼應了孫承宗的訴求,說:“朕所倚賴,亦惟卿一人。”並把孫承宗比作當今的諸葛亮和裴度,評價相當高。隨後,賜尚方寶劍,親自爲孫承宗送行。

晚明76歲老將孫承宗,最終全家戰死 第2張

3

孫承宗僅帶了兩三個幕僚,抵達山海關,大刀闊斧開始整頓千瘡百孔的防務。

他整頓軍隊,淘汰了膽小無能的將校數百人,裁減了冗兵一萬七千餘名。同時,提拔了袁崇煥、馬世龍、祖大壽、趙率教等勇敢善戰的猛將。

他做事雷厲風行。一日,召集將吏,問道:“各位多次說巡視寧遠,爲何屢次延期?”衆人回答:“請督師決定日期。”孫承宗說:“明日前往,如何?”衆人驚愕不已。孫承宗又說,就這麼定了。

次日出發,兩天後就抵達寧遠。

他決定把關外的防禦中心設在寧遠,命袁崇煥、滿桂重新修築寧遠城。一年之後,城堞竣工,成爲關外軍事重鎮。他又下令將西洋的紅夷大炮運上城頭。於是,寧遠固若金湯。

他還實施“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政策,招募流離失所的遼民爲兵,重建了一支能攻善戰的勁旅遼軍。這支遼軍,在後來的明與後金(清)之間十數年延綿的爭戰中,曾多次力挫八旗兵之雄鋒,以明朝晚期一支最爲精銳的軍隊而被載入史冊。

而孫承宗最主要的功績,是確定了從山海關到寧遠到錦州的防禦策略。這道防線,史稱“關錦防線”。締造關錦防線,成爲明與後金(清)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直到1644年,李自成滅了明朝,這道防線都沒被清兵攻破過。

任何時代,事在人爲。明末遼東在與後金的爭戰中,遇到一個有爲敢爲的督師,局面就能得到很好的改觀。從之前的熊廷弼,到現在的孫承宗,再到後來的袁崇煥,這三人是晚明所有遼東督師中最有作爲的。

他們有很多共同點,都曾兩度督師遼東。在第一次任職遼東後,都曾含冤去職。去職後,大好局面又被壞掉,朝廷只好再請他們出來收拾殘局。起落之間,印證了這三人的能力,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遼東局勢,是被自己人毀掉的。用後來的勝利者——大清皇帝乾隆的話說,明朝是“自毀長城”。

孫承宗用4年時間,實現了遼東局勢的反轉。後金不敢輕易進犯,努爾哈赤懾於孫承宗的威力,乾脆捨棄新都城遼陽,北遷到了瀋陽。

正當孫承宗準備發動進攻,進一步收復失地之際,朝廷內部卻發生了變化。

魏忠賢把持朝政,以孫承宗督師遼東頗有成效,想拉攏他,於是派人犒勞守遼將士,賜孫承宗坐蟒、金幣。孫承宗得知消息,立馬上奏說,中使(太監)干涉兵政,自古有戒。

中使出關後,孫承宗只陪他喝茶,一句話都不說。魏忠賢因此很不爽。

加上孫承宗在東林黨落難時,力挺東林黨的做法,激起了閹黨的瘋狂報復。他們抓住孫承宗的部將馬世龍的一次作戰失利,大做文章,彈劾、誣陷孫承宗“喪師數萬,關門且旦夕失守”。

天啓皇帝違背了當初只倚賴孫承宗一人的承諾,連下詔書,命孫承宗回師聽調。

孫承宗滿腹憂憤,上疏請辭,解甲還鄉。他在一首詩中,借岳飛當年的遭遇,隱喻自己的功虧一簣,不是潰敗於敵人,而是潰敗於朝廷上的誣陷:

入夜看熒惑,朝來朝議生。

誰將舌上劍,一割塞垣兵。

未抵黃龍府,先驚白馬營。

岳家軍尚在,胡騎漫雄行。

辭官回鄉後,閹黨仍不放過孫承宗,派緹騎日夜監視,想抓到他的把柄,給他治罪。孫承宗爲官清白,閹黨緹騎終無所獲。

當時,各地督撫都在替魏忠賢修生祠,有人勸孫承宗在高陽也修一座,藉此緩和與閹黨的關係。但孫承宗說:“此好事,公等自爲之。”他寧折不屈,決不向閹黨低頭。

崇禎即位後,用3個月解決了魏忠賢,倖存的東林黨人重返廟堂。按理說,此前被閹黨構陷蒙冤鄉居的孫承宗,該重新起用了吧?

並沒有。

史載,此時兵部尚書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在守遼戰略上與孫承宗意見不合的王在晉。王在晉爲泄私憤,阻撓了孫承宗的復出。

這就是明末政局的真實寫照。一個政權潰爛到這種程度,無論誰當權,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救國救民,而是怎樣公報私仇。無論誰在臺上,首先起用的都是所謂的“自己人”,而不是能幹事的人。

孫承宗縱有大才,能夠力挽戰局,對不起,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你繼續在家待着吧。

閹黨也好,東林黨也好,真應了孫承宗那句話:親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但親附君子的未必是君子。

歷史不容假設。如果可以假設的話,我都能算出晚明有多少次逃出生天的機會,只是一次次都被自己人扼殺掉了。

直到崇禎二年(1629),十月。八旗勁旅繞道蒙古,打到了帝都門口,製造了震驚京城的己巳之變,朝廷這纔想起了老將孫承宗。

孫承宗僅率二十七騎,星夜趕往通州,調度各路勤王兵馬。到崇禎三年(1630)五月,接連收復永平、遷安、灤州、遵化四城,史稱“永平大捷”,緩解了京城之危。

外患方歇,內爭又起。

崇禎追究己巳之變的責任人,將袁崇煥下獄。孫承宗力勸,國家正是用人時,不能殺良將。沒人聽,袁崇煥遭凌遲時,京城狂歡。

孫承宗只能寫詩說:“一縷疾腸看賜劍,幾行血清灑征衣。”

等到人們讀懂孫承宗的時候,爲時已晚。

而他自己,也陷入了熊廷弼式的悲劇中。當年,熊廷弼與王化貞在遼東產生經撫矛盾,導致戰敗,一個下獄處死,一個舉家自殺。而今,經撫矛盾在孫承宗與遼東巡撫丘禾嘉身上重演。

丘禾嘉是兵部尚書樑廷棟安插在遼東戰場的心腹,不能服衆,卻又大放狂言,說“閣部(指孫承宗)老矣,遼事我只手可辦”。由此,在遼東形成兩套指揮系統:

一是孫承宗—馬世龍—祖大壽等;

一是樑廷棟—丘禾嘉—吳襄等。

孫承宗上疏,強調這種局面乃兵家大忌。崇禎似乎對此沒有反應,或者說,這正是皇帝希望看到的互爲牽制的局面。

皇權的本質是政治平衡術,遇上崇禎這樣猜忌心重的皇帝,他更會把文臣武將互相制衡的統治術用到極致。哪怕外戰失敗,他也在所不惜。在他眼中,朝堂上的竊權者比關外的異族更可怕,更值得防範。

結局已經寫好。

崇禎四年(1631),後金兵圍明軍於大凌城,因孫承宗、丘禾嘉意見遲遲不能統一,延誤戰機,明軍慘敗。朝臣趁此機會,搖脣鼓舌,欲把早已完成京城解圍的孫承宗擼下來。

69歲的孫承宗無奈,連上十七道疏,請求辭官。

這年年底,他終於告老還鄉,徹底離開了日漸沉淪的遼東。對他來說,或許只能無限感慨:每因門戶誤封疆,總爲籌邊邊未籌。

手提孤劍向邊州,木葉蕭蕭又早秋 。

——這或許是孫承宗寫下的最悲愴的兩行詩。

在生命的最後七年裏,他在高陽老家,門無賓朋,唯有一心讀書,不廢朝夕。

一個壯志未酬的英雄,暮年遠離刀光劍影,卻能遠遠聽到家國沉淪的消息,這是怎樣一種煎熬的心情。

他也許會在意念中無數次覆盤帝國步步潰敗的過程。

他認爲,明朝在遼東之戰中屢屢戰敗的關鍵,就在一個“怕”字:

初怕而開鐵失,退而守遼陽;再怕而遼陽失,退而守廣寧;三怕而廣寧失,退而守山海。

他指出,帝國一些高官,“平時怕內賊,臨敵怕外賊,只一怕便了一生”。

他的信條是,“能以怕死之心怕生,便是豪傑”。

他不相信這是天命,敗就敗在人事,敗在政治,敗在是非不分,敗在爭權奪利。只是這些反思,手握權柄之人聽得到嗎?聽到了,聽得進嗎?

陳田《明詩紀事》評價孫承宗,說:“有此偉才,旋用旋罷,國欲不亡,不可得矣。”

讚揚孫承宗,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和魄力;貶斥明王朝自掘墳墓,宵小別無所長,只會翦除自己的英雄。

孫承宗肯定心有不甘,但他已經無能爲力,只能把一腔熱血與憤懣,付與文字。高陽城隍廟,有他題寫的一副對聯:

上聯:問你生平所做何事,欺人懦,詐人財,坑人命,姦淫人妻女,佔奪人田地。日積月累,是不是睜睜眼看,世上多少惡焰兇鋒,曾饒過哪個?

下聯:來我這裏有冤必報,破爾家,蕩爾產,追爾魂,殄滅爾子孫,降發爾災殃。鬼哭神號,怕不怕摸摸心頭,從前百千機謀詭譎,還容你做麼!

或許是希望那些敗壞國事之徒,死後可以在此受審吧。

崇禎十一年(1638),清軍分兩路進攻明朝。在清軍未到高陽之前,友人勸孫承宗到保定避難,孫承宗讓他閉嘴。

孫承宗組織家人和高陽城百姓,對清軍的圍城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直到城中火藥彈石皆盡。城破後,高陽城軍民又與清軍展開肉搏,終因寡不敵衆而失敗。

最終,76歲的孫承宗和他的18個兒子、侄子、孫子,全部在這場家鄉保衛戰中殞命,19個婦孺殉節而死。

有關孫承宗的死法,歷史上說法不一。

《明史》記載,多爾袞派恭順侯孔尚德勸降。孫承宗破口大罵,說快殺了我。清將說,從來沒聽說有殺閣老的劍。孫承宗遂從容地以弓弦自縊。

另一種說法是,清將抓住了孫承宗,先是勒索錢財,孫承宗斥責說:“沒聽說過天朝無錢的孫閣老嗎?”清兵把他幾歲的小孫子領到面前,逼迫他投降,孫承宗說:“你放開他,他要向我走,我就降,他要是朝着你們手上的刀走,我就死。”他的小孫子果然腳步蹣跚地走向了屠刀。清將惱羞成怒,將孫承宗五馬分屍。

孫承宗殉國6年後,明朝滅亡,清朝定都北京。

孫承宗曾經的下屬鹿善繼說,孫承宗“功聽人分,罪聽人卸,以身殉國不見知而不悔”。一語說出了孫承宗處危局而不沉淪,在逆境中建功立業,卓爾不羣的人格操守。

晚明史,讓人痛恨,又忍不住想讀。也許正是因爲,有孫承宗這樣不計個人得失、一心救國救民的英雄吧。

今時今日,如此悲情的老英雄,誰人猶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