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承宗:明末傑出的名將與愛國者,家族百餘人全都戰死

孫承宗:明末傑出的名將與愛國者,家族百餘人全都戰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孫承宗。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府高陽縣(今河北省保定市境內)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他高中榜眼,進入翰林院。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發生"梃擊案",孫承宗曾參與後續處理,表現頗佳。只是他也因此捲入黨爭,在主持同年的應天鄉試時差點被抓住把柄貶謫出京。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孫承宗以左庶子的身份成爲帝師。次年,他又升任少詹事,管理東宮事物。然而這一年並不是太平年,大清的前身後金先後攻佔了遼東多地,朝廷折損大批軍事人才。所以不少人都認爲,雖不是武將出身但精通軍事的孫承宗應當儘快進入兵部任職。不過明熹宗捨不得這位老師,愣是不同意,反倒在不久後將孫承宗提拔爲禮部右侍郎。

孫承宗:明末傑出的名將與愛國者,家族百餘人全都戰死

只是前線告急的消息再次傳回朝廷,明熹宗就是再喜歡孫承宗這位老師也不能把國家利益繼續放在個人喜好之後。孫承宗被直接任命爲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掌管兵部,尤其是迫在眉睫的遼東軍務。

隨後爲了決斷是否應當在山海關外再修關卡,並安排四萬兵馬駐守一事,孫承宗親自前往遼東考察安排。明熹宗爲表支持,給孫承宗加封太子太保之銜,並賞賜了蟒袍和財物。

這次考察,成了孫承宗一生出將入相的重要節點。遼東軍情基本考察透徹後,孫承宗自請留在遼東督軍。他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改革遼東軍務,修營房,備物資,練士兵,修炮臺,重新部署駐軍。因爲佈局妥帖,用人得當,在孫承宗督軍期間,後金難得地謹慎起來,幾乎沒有再向南推進。

然而在外敵忌憚的同時,朝廷的"內鬼"卻蠢蠢欲動。魏忠賢等人攛掇明熹宗派東廠去前線慰問軍隊。說是"慰問",實則是東廠去刺探軍情。孫承宗也清楚宦官們的心思,所以只是按例簡單地招待了使者,並不讓其深入瞭解大軍。結果這雖阻止了宦官干涉軍務,卻讓孫承宗在後來舉步維艱。

天啓四年(1624年),孫承宗請求撥軍餉二十四萬兩,以主動出擊收復失地,被反對者阻撓,隨後沒能出兵。天啓五年(1625年),因拒絕了魏忠賢的拉攏,孫承宗受到多人彈劾,最後不得不主動辭官。

明思宗即位後,孫承宗還是受到政敵的詆譭,沒能即刻回到朝廷。直到崇禎二年(1629年)冬,清軍拿下遵化,直逼北京,孫承宗才又臨危受命,以兵部尚書之職駐守通州。這一年,孫承宗已有六十七歲。

孫承宗:明末傑出的名將與愛國者,家族百餘人全都戰死 第2張

此次赴任,孫承宗作爲德高望重的老臣,在前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凝聚作用。當時正值袁崇煥入獄,大將祖大壽也陷入困局。若不是孫承宗力保祖大壽,那這員大將很可能爲了自保而帶着大軍棄城投敵。也是因爲人們聽聞孫承宗又奔赴遼東,許多潰散的士兵才又聚集起來,重新投入戰鬥。

崇禎三年(1630)至次年夏,孫承宗奔走在遼東與京師之間,募兵將,修工程,撫民心,竭盡所能地阻擋清軍南下。然而崇禎四年(1631)年末,在清軍的又一輪猛攻下,祖大壽投降,孫承宗在大淩河一帶好不容易修築起的軍事工程也被毀壞。氣急敗壞的朝廷將這一些都歸咎於孫承宗,認爲是他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城而導致了這一系列失敗。因而在一陣彈劾之中,孫承宗只得稱病辭官,回到家鄉高陽。

孫承宗是被政敵們拉下臺了,可清軍勢頭依舊。崇禎十一年(1638年),在遼東已勢不可擋的清軍將戰線再次南移,直逼孫承宗所在的高陽。待到隆冬,清軍已劍指高陽。

早就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的孫承宗,這一次又站在了大明與清軍對抗的前線。高陽不是什麼軍事要地,沒有多少駐軍,所以孫承宗就發動全城的百姓一起迎敵。高陽沒有足以抵擋清軍的城牆,孫承宗便組織衆人竭盡所能地加固現有的防禦工事……

在國難當頭的生死存亡之際,孫承宗沒像魏忠賢一樣只求保住私利,也沒像祖大壽一樣叛國投敵。他選擇的,是與家人和父老鄉親們一起鬥爭到最後一刻。高陽城破,七十六歲的孫承宗在被俘後自縊殉國。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和八個侄孫皆戰死,孫家其他子弟也爲守城而亡。這前前後後,孫家付出了百餘條生命。

"前勞難泯,死義更烈",這是明思宗在得知孫家殉國後給孫承宗的評語。在那個混亂的時期,能真心掛念天下,爲朝廷日夜操勞辦實事的,孫承宗便是難得的一個。只可惜大明有幸有這樣的人才,卻積重難返。只可惜孫承宗有這樣的志向,卻活在一個前途無望的大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