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劉備去世後,爲何魏國的很多人要勸降諸葛亮呢?

劉備去世後,爲何魏國的很多人要勸降諸葛亮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漢建興十二年,丞相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軍中,消息傳到成都,舉國震動。諸葛亮治蜀十一年,賞功罰罪、令行禁止,得到了蜀國百姓的廣泛擁護和支持。如今一朝去世,把蜀國的爛攤子交予何人?用諸葛亮的話來說,蜀國以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內部矛盾重重,外部虎視眈眈,劉備死後,後主劉禪尚且年幼,蜀國十一年間的穩定全靠諸葛亮一人之力。

蜀漢政權其實是一個外來軍事政權,劉備執政集團和益州本土士人之間一直矛盾重重,劉備去世後,南中等地馬上造反,魏國的司徒華歆、司空王朗等人也先後給諸葛亮寫來了勸降信,鼓動諸葛亮率衆投靠魏國,然而這些人都太小看諸葛亮了,一是小看了他的理想,二是小看了他的能力。

諸葛亮和劉備等人是不一樣的,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復興漢室的理想,所謂漢賊不兩立,這樣的心理就決定了,諸葛亮即便是死也不可能去投靠曹魏。這一點劉備看的很清楚,這也是劉備臨終前選擇諸葛亮爲託孤大臣的一個主要原因。第二點則是諸葛亮的能力,有人對諸葛亮做過一個準確的總結,叫做治國第一,治軍其次。論治國的能力,諸葛亮當屬一流。

劉備去世後,爲何魏國的很多人要勸降諸葛亮呢?

劉備死後,在諸葛亮的堅持下,對外修復了和吳國的關係,對內平定南中叛亂,馬上穩定了蜀國的局勢。然後在面對內部矛盾時,諸葛亮採取的是以身作則,以法治國的方針。當諸葛亮的親信和摯友馬謖,因街亭之敗被判死刑時,幾萬人流淚勸說諸葛亮刀下留人,然而諸葛亮卻解釋說:“天下分崩,如不能嚴明法紀,何以去戰勝強敵?”說罷,揮淚斬了馬謖。除了堅持法治外,諸葛亮的清廉也是首屈一指的。

劉備去世後,爲何魏國的很多人要勸降諸葛亮呢? 第2張

諸葛亮臨終前給劉禪留下遺言稱,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的衣食自給自足,不必依靠國家。以益州本土士人所組成的反對勢力,在面對這樣一位兩袖清風,法紀嚴明的丞相時便再也無話可說了。一些反對派人物被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甚至還成了他的鐵桿粉絲,比如蜀國投降派的主要人物譙周。

譙周此人是益州土生土長的士人,在諸葛亮死後不久,即成了反對勢力的意見領袖。他曾在民間廣泛散佈投降言論,稱劉備的備字是足夠的意思,劉禪的禪字是禪讓,出讓的意思。而曹魏的曹,意思是衆多而高大。曹魏高大則天下歸心,蜀國足夠又準備出讓,還會有什麼後路和前途嗎?這便是譙周等人的投降言論。

譙周雖然痛恨蜀漢政權,但卻非常敬重諸葛亮。當他得到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從成都跑到了五丈原奔喪,動作之快,連後主劉禪都沒能攔住。當時爲了防備外軍變亂,劉禪在收到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後,第一時間下達禁令,封鎖了成都,禁止朝中任何大臣前往五丈原奔喪。所以譙周也就有幸成了唯一一個從成都到五丈原弔唁的人。通過劉禪下達的禁令,我們不難發現,劉禪可能並非一個糊塗的君主。

諸葛亮去世時,劉禪年滿27歲,羽翼已經豐滿,隨後劉禪直接取消了丞相一職,任命蔣琬爲大司馬,負責蜀國內政併兼顧軍政,任命費禕爲大將軍,主管軍政又兼管民政,二人相互掣肘,制衡,將大權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此後,劉禪用這種策略,又將蜀漢政權延續了二十九年,最終被魏國所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