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魏延的死對蜀漢有哪些影響呢?

魏延的死對蜀漢有哪些影響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蜀漢的國力是最弱小的,尤其是在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困守益州一州之地,蜀漢已經失去了和曹魏和東吳爭奪天下的能力,而國力弱小的蜀漢,內部也是問題重重,在諸葛亮時候,以及魏延被誅殺,在軍事上,蜀漢就更加弱勢了。

可以說魏延是劉備時候蜀漢唯一的重將,他的死的確造成了蜀漢軍事上的打擊,受演義影響,流傳着魏延天生反骨,諸葛亮臨死前就做出佈置,在死後誅殺了魏延,個人認爲諸葛亮臨死前所做的佈置,已經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全魏延了,只是魏延太過剛烈,最終還是沒有玩過楊儀啊。

魏延的死對蜀漢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說一下,魏延沒有什麼天生反骨,他可是劉備的“鐵桿粉絲”,只是出身不高。

《三國志.魏延傳》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魏延是在劉備依附劉表時,投奔劉備的,談不上反叛了誰,而且當時他是劉備的私兵,深得劉備器重,因爲才能也是得到了快速升遷,大家熟知的就是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魏延成爲鎮守漢中的主將,而當時所有人都認爲是張飛。

只是說魏延出身不高,所以說他註定在利益集團盤根錯雜的蜀漢沒有足夠的根基,支持他的人不多,所以說在他被誅殺後,楊儀纔會踩着他腦袋,大罵其“庸奴”。但是魏延也的確在劉備死後的蜀漢局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家都知道劉備在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過這麼一句話,“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即便是正常人也知道,這是一句試探的話,劉備可沒有心思把帝位讓給諸葛亮啊,這不是扯嘛。不然的話劉備也不會做出一個特殊的輔政人員安排了。

《三國志.李嚴傳》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當時劉備提拔了李嚴,讓李嚴領兵在外,駐守重鎮永安,防備東吳,同時也讓李嚴統轄內外軍事,也就是在劉備死後的局面是,諸葛亮李嚴,一文一武,相互輔佐劉禪,沒人可以同時掌控軍政大權,這樣對劉禪的威脅也就不夠大。

如果劉備真的是有意讓諸葛亮接替劉禪的位置的話,那麼要做的恰恰是讓諸葛亮一人掌握軍政大權啊,何必讓李嚴統軍在外,和諸葛亮形成對峙局面呢?這意思不是很明顯嗎?同時此時也不要忘記了魏延,在李嚴統軍之前,蜀漢真正意義上鎮守一方的主將只有三個,也就是當初鎮守荊州的關羽,鎮守閬中的張飛,以及鎮守漢中的魏延,可是關羽張飛已死,留下來的只有魏延,而在劉備死的時候,他對魏延沒有任何調動調整,他還是鎮守着漢中,魏延在軍中的影響力是李嚴不能比的。

也就是說劉備時候,蜀漢的局勢實際上是諸葛亮、李嚴、魏延三人相互牽制的局面,只不過是諸葛亮更具權謀,逐步收攏了軍政大權於一身,不然的話蜀漢也無力北伐。同時諸葛亮在軍事上也是極爲依賴魏延的。

《三國志.楊儀傳》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當時魏延和楊儀是諸葛亮手下一武一文的得力臂膀,畢竟魏延制定的禦敵於過馬之外的策略,成功防守漢中數十年,而姜維的斂兵聚谷,雖然不能說完全錯,但畢竟是讓蜀漢快速丟了漢中。

魏延的死對蜀漢有哪些影響呢? 第2張

在夷陵之戰後,軍事戰上遭遇重創的蜀漢本來就缺乏優秀的軍事將領,雖說諸葛亮一再否決魏延的子午奇謀,但是不代表諸葛亮不重用魏延。但是在諸葛亮時候,魏延楊儀長年不合,導致了魏延最後的悲劇,諸葛亮生前應該沒有想殺魏延的意思,不然的話,可以參考一下諸葛亮對付劉封的事情。

《三國志.劉封傳》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諸葛亮如果真的想除掉魏延,那麼在他生前,他有很多辦法處理魏延的,必要在死後把問題甩給楊儀等人,更何況蜀漢本身就缺乏軍事將領,自己除掉魏延,那就是幫曹魏的忙啊。

《三國志.魏延傳》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我個人認爲,諸葛亮深知自己死後,無人可以同時壓制魏延和楊儀,而兩人必定水火不容,容易發生內鬥,這樣的話,蜀漢本身就不強大的軍事力量,還要發生內耗,所以諸葛亮只能採取相對溫和的防守,處理魏延和楊儀可能發生的衝突。

也就是諸葛亮讓魏延給大軍斷後,楊儀等人掌控的是蜀軍主力,因此諸葛亮這麼做,先是分開了楊儀和魏延,同時楊儀有主力大軍護佑,魏延應該不會和楊儀爆發直接衝突纔對。再者諸葛亮說了,魏延如果不從命,那就讓楊儀自己走,不用管魏延,這也是諸葛亮猜到了魏延可能不會聽從楊儀的話,此時諸葛亮的遺命也是避免兩人爆發衝突,只不過魏延還是太暴躁了。

《三國志.魏延傳》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魏延燒燬閣道的行爲的確太過火了,作爲軍中主要將領,他這麼做,雖然沒有謀反的意思,但是也已經有謀反叛亂的實際行爲了,所以在楊儀魏延雙雙上表,說對方造反的時候,蜀漢朝堂上官員站在了楊儀這一方。

魏延也是快速敗亡,畢竟楊儀掌握着蜀軍主力,同時魏延也做到過火,將士們也不願意跟着魏延落得個謀反的罪名,魏延所部將士快速四散,他只能帶着兒子和少數親信逃走,最後被馬岱斬殺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