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末代皇后婉容不爲人知的“替僧”

揭祕末代皇后婉容不爲人知的“替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起初,孫耀庭以爲皇后的替僧即使不漂亮,至少也說得過去,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婉容的替僧,只是祭祀房一名不起眼的“薩滿”太太。

“壽兒,麻利兒跟我去坤寧宮。”壽日過了沒幾天,孫耀庭正閒着沒事,婉容喚他隨行。

他慢悠悠地隨在婉容身後,走入了坤寧宮。

在明代,這裏原是皇后就寢之所,清朝則作爲了祭祀的地方,中間四間房用來祭神,東三間是大婚的洞房。剛進宮,就聞見了一股撲鼻的肉香味,他仔細一尋摸,原來這是坤寧宮中路那間房子裏飄出的。東邊是喜房,也就是他瞧皇上大婚的地方。再往西,還有兩間房,是專爲祭祀用的,平時不讓一般人近前,他也從沒來過這裏。

“皇后主子,您來啦……”

揭祕末代皇后婉容不爲人知的“替僧”

網絡配圖

正往前行走,一個看上去足有五六十歲、挺不起眼的老實巴交的老太太走上前,向婉容請安。

“今兒個,不是祭日嘛?”婉容很隨便地說了一句,又繼續向西邊房子走去。

那位老太太緊緊跟隨在他們後邊。這時,他才記起,今天是“祭日”。那個老太太就是婉容的“替僧”。當時,孫耀庭還不解地琢磨,皇后的“替僧”怎麼找了這麼一個普通老太太呢?

爾後,在與其他老太監閒聊天時,他才得知,皇后的“替僧”一般都找年歲稍大些的婦人擔任,還必須是祭祀的內行,否則無法指導她的宗教儀式,年老自然沉穩點兒,也有利於對皇后的薰陶。

“替僧”陪着婉容走進了屋裏。婉容稍稍作了梳理後,十分鄭重地對着罩着布簾的牆壁默默地站立着。見勢,替僧老太太忙拉開了牆上的布簾子。牆上畫着工筆彩繪的兩位滿族打扮的老人“王爹”和“王媽”。

據傳說,這是努爾哈赤前輩的生身父母。而努爾哈赤則是他們抱養的孩子的後代。很早以前,長白山有一條河,兩個姑娘在裏面洗澡,突然不知什麼地方飛來了一隻大鳥,它嘴裏叼的一顆紅果子落到了水中,一個姑娘撿起吃下了肚,沒想到,由此便懷上了孕。那個姑娘生下孩子後,無法養活,只好用薄布包裹好扔在了河邊。第二天清早,賣豆腐的老頭和老太太到河邊去挑水,一看成千上萬的烏鴉圍繞着一個包裹在盤旋、怪叫不停,兩位老人轟開了烏鴉,見到一個包裹扔棄在那裏,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男嬰。兩位老人把這個男嬰抱回了家中,含辛茹苦,終於將這個嬰兒撫育成人,這就是後來威震天下而統一了中國的努爾哈赤的先人。

孫耀庭站在一旁,眼瞧着婉容向“王爹”和“王媽”的畫像,以及壁上的“子孫袋”拈了三炷香,然後又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揭祕末代皇后婉容不爲人知的“替僧” 第2張

網絡配圖

走出了屋,他這才注意到坤寧宮的東北角,有一條長桌,三口巨鍋,用來烹煮祭肉。院中有一根長杆豎在地當中,俗稱“祖宗杆子”,每逢祭天時“跳神”就在這下面。可以清楚地看得到,那根杆子上用鎖子骨頭綁着大塊大塊的新鮮豬肉,血淋淋的。

“這是嘛事兒啊?”他絲毫不知。

“你什麼也不懂,這是祭祖,喂烏鴉,”薩滿老太太瞥了孫耀庭一眼。“這是對祖宗的敬意呵!”

他走上前幾步,想近些看看。可是,老太太攔住了他,指了指杆子四周圍着的一圈繩子,“你可千萬甭往裏走,那兒不能去!”

顯然,她怕孫耀庭走近,嚇跑那些呱呱亂叫的烏鴉,而得罪了祖宗。於是,他識趣地離開了那兒,與婉容一起回了儲秀宮。

平時,婉容不一定次次參與祭祀,每逢晚上祭神儀式,毋須吩咐,婉容的替僧就會與幾個薩滿老太太一起去那裏誦經,至於宮內的其他活動她既不知道,也不參加。

出於好奇,孫耀庭留意了一下婉容的替僧。這是一個滿族老太太,個子不算矮,戴着整齊的帽冠,身穿繡花長袍,足踏厚底花盆鞋,與他見了面雖然認識,卻並不打招呼,只是默然而過,視同陌路。但她對婉容卻異常客氣,見了面,總是老遠就給她請安:“給主子請安……”那是一種滿族常見的“蹲安”,除此,婉容與她之間倒沒什麼更多往來。

也挺奇怪,這位替僧從沒有到過婉容的住處,往往只出現在宗教儀式上。日常,替僧老太太住在宮外頭,每到舉行儀式時纔來,平時也不大在宮內露面。她,包括那些薩滿老太太穿戴並不十分講究,最多說得上利落,在年、節和祭祀時,才換上新衣裳。在坤寧宮,孫耀庭饒有興味地目睹整個祭神儀式的過程。開始,先是由幾個祭神房的差役把豬畜擡上去,事先捆上豬腳,就由幾個薩滿老太太和婉容的替僧誦經。之後,由差役將豬頭砍下供奉祭桌上。再把豬剝掉皮,掏出腸肚,將大塊的豬肉燉煮在一口大得驚人的鐵鍋裏,添上各種作料後,燒柴加火。不多一會兒,一股撲鼻的香味就隨之飄散窗外了。

待豬肉煮熟,那些薩滿老太太每人就隨便裹巴幾塊豬肉出宮回了家。這裏,每逢祭神都是噴香的大鍋豬肉,引得太監和差役們路過這兒,都免不了探頭一望。

當時,作爲遜帝的溥儀,也有一名替僧,叫孫虎。他與婉容的替僧大不相同,在宮裏頭挺有勢力,每年俸銀不少。替僧之制,起於南北朝。後經演變,清朝尊喇嘛黃教爲正宗,成爲了清王朝的宗教制度。也正爲此,孫虎平日住在宮內,時常提着鳥籠子四處遊逛。他個子不高,四方大臉,頭上常剃得精光,臉上顯得油光蹭亮。

揭祕末代皇后婉容不爲人知的“替僧” 第3張

網絡配圖

每遇祭拜儀式,他就派頭十足地大爲風光一番,那時,他以“皇上”替僧的名義出席,穿戴得也與一般僧人截然不同,嶄新的紅袍披身,手持念珠,踱着四方步,儼然一副福態的救世主模樣。

在宮裏,孫耀庭時常遇到這位替僧。一次在神武門前,他迎頭碰上了孫虎,尊敬地稱了他一聲:“師父吉祥!”

提溜着鳥籠子的孫虎,只是哼了一聲,連眼皮都沒擡,就繼續邁着他那四方步,向角樓方向姍姍而去。有的太監瞧不慣,議論說:“哼,瞧他那樣兒,不就是個替僧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儘管如此,太監無不認爲,溥儀的替僧與婉容的替僧相比,確有天壤之別。而實際上,溥儀出宮後,孫虎的結局並不怎麼樂觀。據說,他先是投奔了京城的一個破廟度日,最終在貧困潦倒中死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