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詳解

“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詳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詳解,和大家一起分享。

室町幕府自始就是一個建築在守護大名勢力均衡基礎上的大名領主聯合政權,這種特點越到後期越加明顯。

在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統治時期,幕府只是藉助強大守護大名間相互牽制的力量才勉強平息了“永享之亂”(公元1439年)。可是隨後義教推行的抑制強族的政策,又招致“嘉吉之亂”(公元1441年)和自身被殺的後果。義教之後,幕府更由於受到京畿地區農民起義的連續打擊,完全喪失元氣。到第八代將軍義政(公元1435年—公元1490年)統治之時,甚至連京都的治安都維持不了。京都的士倉等高利貸商人只好自行組織,僱傭浪人,收買守護、地侍自衛。幕府無法對付起義,在義政統治的24年間不得不13次發佈“德政令”。即使如此,義政仍一意追求享樂,縱其妻日野富子及寵臣施行惡政。

“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詳解

幕府拿不到年貢就直接向人民徵課“段錢”、“棟別錢”,或在京都7出口處設關卡,徵收“關稅”,結果導致人民更強烈的反抗,幕府政治走向絕路。一些強大的大名乘幕府衰弱之機都想控制幕府,最有希望控制幕府的是管領細川勝元(公元1430年—公元1473年)和四職家之一的山名持豐(宗全,公元1404年—公元1473年),但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守護大名們在各自領國內也很緊張,因爲嚴重威脅其統治的不僅有星火燎原般的農民起義,而且還有借農民起義之助日益壯大起來的“國人”勢力。這些自南北朗以來被稱作“國人”、“國衆”的是一些在鄉武士領主,他們爲保住自己的領主權,進而排除莊園制下層層瓜分年貢的體制,把提供實物租的農民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裏,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和守護對立。

同守護大名這種外來者不同,他們或者有着久遠的開發領主宗譜,或者鎌倉以來就作爲地頭而一直定居該地。爲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他們曾致力於開墾耕地,整備水路,講求災害對策,建設市場,使其領地成爲該地區經濟活動的中心,把農民緊緊控制在其經濟圈內。

爲了共同抵禦守護大名及其代理人“守護代”的介入,鄰近的國人領主往往聯合起來,形成新的武士團。南北朝內亂期這種聯合體非常多,曾以種種名稱(“白族一揆”、“赤旗一揆”、“花一揆”、“雨一揆”,“兒玉黨”、“橫山黨’、“松浦黨”等等)出現。後來守護大名終以幕府權力爲後盾,軟硬兼施地把不少國人領主編入自己的家臣團,得以在領國行使權力,形成守護領國制。但根基不牢;敵對的國人勢力始終在潛伏着,集結着,醞釀着“地震”。隨着農民運動的興起,國人反守護的活動遂又公開化。但是,這時他們很少以單獨的暴動形式出現,而總是採取個別地參加到農民起義隊伍中去的形式,或採取同農民聯合舉行起義的形式。

“應仁戰亂”與戰國時代的出現

面臨往往有國人蔘加的農民起義的威脅,守護大名之間以及在各守護大名家族內部逐漸分成兩派,相互鬥爭。在維持守護領國的統治上,是繼續利用莊園制這種形式,還是利用已經成爲鄉村中心勢力的那些否定莊園制的國人領主?一般說來,這是兩派鬥爭的關鍵性問題。而這種鬥爭往往表現爲守護家的繼嗣之爭。15世紀40至50年代,信濃國的小笠原、加賀國的高鏗,以及斯波、自山等各家的內訌情形具有代表性。這些內訌已經不是侷限在各自國內的糾紛,而是發展成把鄰國捲進去的大紛爭。全國性大名間的鬥爭不久也波及幕府。當時幕府內部發生了將軍職位之爭,是交給義政的養子義親還是交給義政之妻日野富於剛剛生下的義尚?以此爲開端,山名宗全和細川勝元分成兩派,再加上田山、斯波兩家內部之爭,就開始了“應仁之亂”(公元1467年,即應仁元年)。日本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守護大名分成兩派,都捲入這場戰爭。25萬大軍以京都爲主要戰場,在全國各地混戰,歷時11年。就在此時,各大名領國內的農民起義復又頻發,國人、家臣叛亂事件迭牟,守護們不得不急忙回國,紉川、山名雙方也就在勝負末分的情況下,於文明9年(公元1477年)基本上結束了戰爭。

這場戰亂使京都幾乎變成廢墟。戰亂中義政將其將軍職讓給兒子義尚,隱退東山山莊,在此建造豪華的“銀閣”,飲宴取樂。新將軍義尚更無權威,其戚令不出山城一國。將軍權力的削弱更促進了莊園領主的沒落;公卿貴族、僧侶等舊統治階級喪失收入來源,有不少只好下鄉乞食地方大名門下。而回到領國的守護大名,其統治地位或面臨被守護代及有力家臣取代的境地,或已被取代。新型大名——戰國大名在所謂“下克上”的動亂中代之而起。日本歷史便從“應仁之亂”起進入室町後期,即戰國時代。

山城國農民、國人的聯合起義

“應仁之亂”雖已過去,但是成爲這場大亂導火線的田山家內部兩派之爭並未結束,田山義就對田山政長之戰在山城、大和、河內一帶繼續進行。1480年在丹波、山城、大和及播磨等地同時發生農民起義,而於這年下半年發生的兩次京都人民起義尤爲激烈。這一年幕府在京都7個入口處又設關卡,激起京郊農民和以“馬借”爲中心的運輸工人及手工業者等各階層人民的極大憤概。他們以起義一舉贏得了新設關卡之廢除,並且襲擊了“酒屋”和“土倉”。文明14年(公元1482年)田山兩軍的戰場轉移到以山城國南部爲中心的一帶,致使這一帶的農業生產道到破壞,居民負擔加重。文明17年(公元1485年)7月,大和農民發動起義,以“大和國物心(總)百姓等”的名義向各莊園領主要求“德政”,即要求免除年貢的未納部分,聲言如不答應要求,來年將放棄一切耕作。從7月末起,在近江、山城、京都也爆發了同類起義。這些起義都有國人(在鄉武士領主)參加。

就在這鬥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同年年底爆發了威力更大的山城國南部農民同國人的聯合起義。12月1日,這裏“上自60歲下至15歲之國人舉行大集會,國內土民(農民)亦舉行大集會,各自做出決議,要求(田山兩軍)撤退”國人、農民的決議發出後,田山兩軍很快撤出山城國南部。6天后,國人36名代表提出管理南山城的三大施政方針:1.田山雙方都不得進入山城國;2.本所領(寺社、公家領)要由寺社、本所(公家)知行,一如從前;3.不設新關卡。12月24日,國人代表對上述第二項又做了如下補充規定:“諸本所領須由本所直接支配,尤其大和及其他諸國之人不得進入國內(南山城)充任代官;莊民不得滯納應交給寺社、本所之年貢。”文明18年(公元1486年)12月13日,在宇治平等院召開國人大會。大會追認三大施政方針,並確定由這36名組成的代表機構爲最高決策機關,代表們按月輪流處理政務(“物心國月行事”)。這個被稱爲“山城物心國”的新政權將本所領所得年貢的一半(“年貢半濟”)作爲政權經費來源,從而行使了守護的職權。

“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是怎麼回事?“應仁之亂”與山城國農民起義詳解 第2張

“山城物心(總)國”政權的性質

36名代表中有不少原是各莊園莊官級土豪。最初國人之所以聯合農民,目的無非是要借農民之力趕走守護勢力,取代守護、莊園領主而實行對農民的統治。但是他們又不能完全無視農民的基本要求,這在施政方針的第二、三項都有所反映,尤其本所領地由本所直接支配是苦於代官苛斂誅求的百姓名主的迫切希望。作爲補充規定的後半段內容則毫不掩飾地表明瞭國人的目的:拒絕其他國出身的人充任這裏莊園代官,是爲了恢復他們自己的莊官地位;在這裏莊園領主的統治早已有名無實的情況下規定農民必須向寺社、本所交納年貢,實際上就是要以法律形式保證這些國人對農民的掠奪。此後把持政權的國人日益把依靠農民力量建立起來的政權變爲統治農民的工具。明應元年(公元1492年)2月幕府任命伊勢貞宗爲山城國守護,這又導致國人內部的對立。反守護進駐派據守稻八妻城,但旋被守護軍擊敗,維持了8年的南山城自治政府至此告終。這個自治政府雖然由於脫離了農民而垮臺,但它的建立確實是農民鬥爭的產物,標誌着農民的反封建鬥爭進入新階段,即進入以奪取政權爲目標的農民戰爭時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