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人鼠之間》是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於1937年出版,後來不僅是被搬上了百老匯的舞臺,還被拍成了電影。《人鼠之間》講述了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兩位懷揣着夢想的農業工人,從追夢到接近夢想再到夢想破滅的這麼一個故事。很多讀者應該都有受到這部作品的影響,背後的思考同樣延續至今。這次爲大家準備了兩則《人鼠之間》的書評,一起先來看看吧。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人鼠之間》書評一:

小說特別值得思考的地方是,喬治爲什麼需要萊尼。人們爲什麼總是很需要一個反常規的人的存在和陪伴。因爲他能爲我們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夢境。在這個小說裏,喬治對於萊尼的照看,並不僅僅出於善良,這也是一種他的個人需要。萊尼是能使他相信理想的那個人,在萊尼身上,他汲取了朝着那個方向前行的勇氣和動力。沒有萊尼,喬治會淪爲和其他農場工作的工人一樣的人,找姑娘,玩二十一點,庸庸碌碌地沉湎於當下的享樂。

每次喬治應萊尼的需要,描繪理想的未來的時候,他自己也陶醉其中。他需要藉助這股力量,讓自己脫離地面,短暫地逃逸出現實世界。然而理想,在現實中總是受到擠壓,非常脆弱,正如萊尼始終令我們擔憂的命運。結尾處喬治握着槍面對萊尼,是一次現實和理想的火拼,最終以理想的斃命而終結。此後的世界,好像恢復了應有的安寧,人們照常地生活,繼續前行。槍殺了萊尼之後,喬治和斯林姆並排走向公路,去喝一杯,重新投入熱鬧的世界,這意味着喬治變成和斯林姆一樣的人。而斯林姆在小說裏,是正常人的代表,是秩序的象徵。擁抱現實世界,是喬治的失敗還是妥協?而萊尼已經在河的對岸。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第2張

同樣述說着美國夢的破碎,把《人鼠之間》和早它十年出現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和晚它二十多年問世的《革命之路》放在一個序列裏比對,會覺得很有趣。蓋茨比、萊尼和愛波的死,同樣象徵着理想的破滅。慷慨富有的蓋茨比到了大蕭條時代,變身爲笨拙弱小的萊尼,到了六十年代,又化妝成一心想在庸常生活裏突圍的中產階級的女性愛波。理想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面具和載體。但它們好像又是一回事。愛波嚮往的巴黎和萊尼嚮往的土地,並沒有太大區別。能呼風喚雨的蓋茨比和腦袋好像被馬踢過的萊尼同樣脆弱。每一次,當他們死去,世界都好像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彷彿排出了身體裏的異物,終於可以正常運轉了。

《人鼠之間》好看而悲傷,但是有點太嚴整了。細節的比照,懸念的設置。最初打算寫成戲劇,後來決定寫成小說,但還是帶着戲劇的痕跡,用對話搭建起來的人物性格略顯誇張。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第3張

《人鼠之間》書評二:

斯坦貝克的《人鼠之間》,開頭是一幅無差別的畫面:自然風光遼遠而靜謐,“疲憊的流浪者在傍晚走下公路,走過小徑到水邊安營紮寨。一棵高大的懸鈴木上長了條水平的矮枝,樹枝表面早已被人坐得光滑無比,旁邊有一攤經由無數篝火積累起來的灰燼堆。”其實在蒼穹之下,這無盡又無望的流浪之路,已然被無數人走過。他們不再回頭、義無反顧,或堅定或渾噩。

不管一個人擁有怎樣的生活,當他的眼光只聚焦於自己所經受的當下,他難免會產生憂心空乏之感。畢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如果有機會極目遠眺,在夜裏看萬家燈火,或是在白晝,看街上的人如蟻如梭,奔走川流,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故事,心情或許就會得到些許寬慰吧——這大概也是我們讀小說的原因。也許並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生來不凡,卻落入到庸常的藩籬,經受着幻滅的苦難。

《人鼠之間》是斯坦貝克1937年的作品,距離他完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憤怒的葡萄》還有三年。此時的他已經憑藉早期的幾部作品在文壇嶄露頭角,同時也獲得了經濟上的保障。而對於這本《人鼠之間》,斯坦貝克最初的構思是以劇本的形式呈現——它最後也確實有一個戲劇版本,不過那已經是《人鼠之間》小說大獲成功之後的事情了。

當然,儘管形式上是小說,但情節的戲劇性仍然是這部作品很鮮明的特點。大個子、腦子不靈光的萊尼,和小個子、“了不起”又好心的喬治四處遊走,尋找着可以棲身的農場,讓他們可以做活,養活自己,同時積攢下一筆實現夢想——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這樣萊尼就可以養他喜歡的兔子——的錢。不久他們便遇到了這樣一個農場,他們開始做活,還遇上了願意幫助他們的“老傢伙”。似乎一切會順風順水,可是想要實現夢想,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人鼠之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鼠之間》書評簡介! 第4張

《人鼠之間》最出色之處,在於斯坦貝克僅僅用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個既典型、又令人窒息的“人間真相”。在萊尼看來,他的同伴喬治又聰明,心腸又好,而他們儘管只是兩個流浪者,但與其他人不同,他們結伴而行,便可以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所以便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混日子,開了工錢就去妓院或者賭場逍遙半天,然後再繼續下一個週期的工作。這目標會使人格外開心,可是“夢想”的弔詭,在於它的反面,便是深淵。而結伴同行的時光,只會讓隨後的獨行更加孤單落魄。

說到底,《人鼠之間》的主題,與許多“美國故事”並無二致。善良的年輕人、有夢想的年輕人、執意於凌駕命運之上的年輕人,他們會在一個單純的目的驅使之下努力工作,心懷幻想與憧憬地度過每一天。無論是貧窮、卑賤還是流離失所,一切看似都是可以改變的——一切也確實不會永遠一成不變,可大多數時候,比起未來,此刻的滿足卻更值得慶幸,因爲你無法料想,比起好運,更可能到來的麻煩,會導致怎樣不可想象的痛苦。

於是夢想,究竟意味着什麼,或許答案會出人意料——它不過是讓大個子萊尼繼續走下去的“好事兒”,是讓喬治不去妓院,攢錢並且好好照顧腦子不靈光的同伴的理由——是吊在驢子眼前的那根“透明的紅蘿蔔”,使人向前,走在自己也不知去往何處的小路上,卻永遠也嘗不到那鮮豔與飽實。

如果用赫塔•米勒的話來說,“人不過是世上的大野雞”。人註定要流浪,在不算漫長的人生裏,人要麼在逃離,要麼在做夢。所有的期盼,不過是夢可以不必醒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