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羅馬帝國消亡的原因是什麼?禁衛軍爲什麼可以叫賣帝位?

羅馬帝國消亡的原因是什麼?禁衛軍爲什麼可以叫賣帝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羅馬帝國曾經無比強大,那麼導致其衰落的罪魁禍首是什麼呢?根據歷史記載,禁衛軍公開出價將帝位賣給德第烏斯·尤利安努斯克勞狄烏斯·阿爾比努斯在不列顛,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佩西尼烏斯·尼格爾在敘利亞、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在潘諾尼亞,公開聲討謀害佩爾蒂納克斯的叛賊塞維魯贏得內戰的勝利軍紀的廢弛政府的新措施(193 A.D.197 A.D。)

一、禁衛軍公開出售帝座(193 A.D。)

幅員廣大的王國比小社區更能感受到刀劍的威力。傑出的政治家能清楚計算出來,任何國家若將不事生產的軍隊,維持在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 [譯註] 這個原則就今日而言亦至爲合理。國家除非處於戰時,經動員以後兵力較高外,平時的常備部隊不應超過總人口百分之一的比例。很快就會民窮財盡。雖然說是相對的比例一致,軍隊對社會其他成員的影響力,還是依據實力而有所不同。軍隊要由相當數量的軍人組成,受將領統一指揮,否則就不能發揮兵法和軍紀優勢。組成的人數過少無濟於事,龐大的部隊甚難控制也不切實際,機器的動力會因彈簧過於精細,負載太重而損毀。爲證明此種說法,大家只要想一下,一個人不可能只靠着體力、武器和技術上的優勢,就讓一百個跟他地位相等的人唯命是從。一個小城邦或區域的暴君,會發現一百名武裝人員無法抵擋一萬名農夫或市民,但十萬名訓練精良的士兵,可用專制的方式控制一千萬臣民。一支一萬到一萬五千人的衛隊,能讓龐大首都擁塞在街道上的羣衆聞風喪膽。

羅馬帝國消亡的原因是什麼?禁衛軍爲什麼可以叫賣帝位?

奧古斯都創立的禁衛軍,人數並未到達上文所提的數目最早大約是九千到一萬人,分爲若干個支隊,維特里烏斯將兵力增加到一萬六千人。從現存碑銘上面找到的數據來看,以後的數目大致維持在這個標準。,但是違法亂紀和干政謀篡,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徵兆和起因。那位政治手腕高明的暴君,知道法律只是表面的掩飾,奪取的政權要靠武力來維持,於是組織這支強大的衛隊,好隨時用來保護自己、恐嚇元老院、事先防範謀叛活動並且及時撲滅暴亂行爲。他以雙薪和特權來籠絡受寵的部隊,首都只駐紮三個支隊的兵力,其餘散佈在意大利鄰近的各城鎮。這支部隊飛揚跋扈的作風,讓羅馬人民感到忿憤不平與驚慌難安。但經過五十年的和平,人民逐漸被奴化,提比略貿然採取一個很重要的措施,使國家從此戴上枷鎖,動彈不得。他用免除意大利對軍營的負擔,以及加強禁衛軍的軍紀作藉口,將他們集中在羅馬一個永久營區,置於要衝之地禁衛軍營區在羅馬城的西北方,靠近城牆,位於基裏那爾(Quirinal)和維米納爾(Viminal)兩座小山寬廣的頂部。,建造最精實的工事維特里烏斯和韋斯巴薌打內戰,禁衛軍營區的攻防作戰,就像圍攻防務森嚴的城市那樣,使用各式各樣的投射器具。

專制政體固然需要使人畏懼的奴僕,卻也給本身帶來致命的威脅。皇帝將禁衛軍派進宮廷和元老院,等於是教他們窺探自己的實力和文官政府的弱點。保持距離和神祕,才能使人對無所知的權力產生敬畏之心,要是對主子的敗德惡行瞭如指掌,就難免產生蔑視的心理。他們駐紮在富庶的城市,鎮日無所事事過着閒散的生活,感覺到自己具有無可抗拒的力量,越發驕縱自滿。尤其是君主本身的安全、元老院的權力、國家的金庫和帝國的寶座,無可隱瞞落於他們的掌握之中。爲了轉移禁衛軍產生危險的念頭,就是意志堅定和根基穩固的皇帝也不得不運用權術,務求恩威並用,賞罰分明,在另一方面是滿足驕縱心理,遷就享樂愛好,姑息越軌行爲,用大量賞賜來收買並不完全可靠的忠誠。所有這些特權和恩典,從克勞狄登基以來,對每位新皇帝即位成爲合法的需索和要求克勞狄是第一個當過士兵而後爬上皇帝寶座的人,他最先發給禁衛軍賞金,每人一萬五千塞斯退斯(約一百二十英鎊)。馬可和盧修斯·維魯斯很平穩的登上帝座,每人還發了一百六十英鎊。從哈德良的抱怨中,可以知道需要的總金額很龐大,他在升做凱撒時,花了大約兩百五十萬英鎊。。

禁衛軍的支持者極力辯稱,擁有武裝部隊就有合法的權力,根據政府體制組成的重要原則,堅持在指定皇帝的同時,必須要得到他們的認可。執政官、統領大軍的主將和重要官員的選舉權,雖然後來被元老院所奪走,那些都是羅馬人民從古以來不容質疑的權利從李維的《羅馬史》第一卷和狄奧尼西烏斯的《古羅馬史》第二卷,可以知道羅馬主權屬於人民,包括選舉國王在內。。然而現在要從哪裏去尋找羅馬人民呢?當然不是充塞在羅馬街頭的奴隸和外國人,這批滿身帶着奴性的羣衆,不論在精神還是物質方面,都是一無所有。要從意大利的年輕精英中挑選國家保護者最初征召的人員限於拉丁姆、埃圖裏亞和古老的殖民區,奧托皇帝爲了感謝起見,特別賜給他們“意大利之子”、“羅馬青年”等頭銜。,他們受過軍事和品德上的鍛鍊,纔是人民的真正代理人,最有資格來推選共和國的軍事統帥。這些論點固然還有值得商榷的餘地,等到兇狠的禁衛軍增加發言的分量,像征服羅馬的蠻族一樣,拔出刀劍來做決定的時候,就不容旁人置喙了。

禁衛軍用殘忍的手段謀害佩爾蒂納克斯,是侵犯神聖的帝座,隨後的行動更是侮辱帝制的尊嚴。軍營中鬧哄哄無人出面領導,就是激起這場風波的統領萊塔斯,非常小心謹慎不敢觸犯衆怒。正在軍心大亂法紀蕩然之際,羅馬郡守提爾皮西阿努斯(Sulpicianus)是皇帝的岳父,在得知叛變就被派到軍營,企圖平息這場事故。等到這羣兇手將佩爾蒂納克斯的頭顱插在長矛上,興高采烈的回來,他也只有黯然無語。受到野心的驅使而喪失原則和忘記悲痛,在歷史上是司空見慣的事。提爾皮西阿努斯居然在如此恐怖的時刻,渴望要登上血跡未乾的王座,真令人不敢置信,那被弒的皇帝是如此聖明,與他的關係又如此密切。他開門見山用最有效的方法來磋商繼位的條件,禁衛軍深知奇貨可居,不願吃虧,又怕私下接觸得不到好價錢,登上壁堡大聲叫喊,用公開拍賣方式將羅馬世界讓售給出價最高者迪翁、希羅狄安和卡皮託利努斯這三位歷史學家,都認爲有拍賣帝國這個事實。只有希羅狄安很肯定的說,士兵們站在壁堡上喊價。

二、尤利安努斯登基激起衆怒(193 A.D。)

軍方無恥的叫價真是狂妄囂張到了極點,全城民衆知道以後莫不痛恨,人人氣憤填膺。這消息傳到德第烏斯·尤利安努斯(Didius Julianus)耳中,他是一位有錢的議員,根本不管民衆有什麼疾苦,毫無心肝放縱於奢豪的飲宴斯帕提阿努斯(Spartianus)在這段歷史中,把尤利安努斯的個性和賄選最可惡的情節都加以淡化處理。。他的家人和門下的食客,都在呶呶不休勸他爭取王位,千萬不要放棄這個大好機會。這個虛榮心極重的老傢伙急忙趕到禁衛軍營區(193年3月28日),提爾皮西阿努斯還在講價錢,於是他也在壁堡的牆腳下叫價競爭,接着就在雙方代表的奔走下進行卑鄙磋商,來回把出價告訴對方。提爾皮西阿努斯原來答應給每位士兵五千第納(大約一百六十英鎊),尤利安努斯急於獲勝,出價一下子跳到六千兩百五十第納,等於超過兩百英鎊。營門立即打開,歡迎買主進入。他被擁立爲皇帝,接受士兵的宣誓效忠,士兵還要求他諒解提爾皮西阿努斯的競標,不可追究此事,看來還很講公道。

禁衛軍現在要盡義務來履行賣方的條件,新皇帝雖爲他們所不齒,但還是要給予扶持,將他簇擁於隊列的中央,四周用盾牌圍繞,以密集戰鬥隊形,通過城中靜寂無人的街道。元老院奉命召集會議,不論是與佩爾蒂納克斯來往密切的朋友,還是與尤利安努斯發生私人衝突的仇敵,爲了不吃眼前虧,只有裝出一副愉快的樣子,共同分享革命成功的喜悅迪翁·卡修斯那時正擔任法務官,就是尤利安努斯的政敵。。等到尤利安努斯帶着士兵佈滿元老院以後,大言不慚談到這次選舉是多麼的自由,本人的德行是多麼的高尚,以及在尊重元老院方面要給予充分的保證。善於奉承逢迎的議會爲他們自己和國家的幸福而祝賀,矢言要對他忠心不貳,並且授與帝國的全部權限我們從這裏發覺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新皇帝不論是用什麼手段獲得王位,立刻就有一大羣貴族簇擁在他旁邊。。離開元老院以後,尤利安努斯用同樣的軍隊行列去接收宮殿。首先,讓他感到極爲刺目礙眼,是佩爾蒂納克斯砍掉頭顱後留下的軀體,接着是爲他準備極爲儉樸的御膳。他對於死者根本無動於衷,就是飲食也棄而不用,只是下令準備豐盛的宴席,自己玩骰子並觀賞著名舞蹈家皮拉德斯(Pylades)的表演直到深夜。然而可以想象得到,在一旁奉承的人員散去以後,留下他在黑暗中獨處,恐怖襲上心頭整夜無法入睡,必然想起操之過急的愚行,品德高尚的先帝慘遭橫死,何況他的權勢危疑不定,畢竟皇位並非以功績獲得,而是花高價買來這裏有兩位作者的說法相互矛盾,我只有盡力調和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史實。

他實在應該戰慄難安,身處世界的寶座卻發現自己沒有一位朋友,甚至連支持者也沒有。禁衛軍也因貪婪而接受這樣的皇帝,大感顏面無光。每一位公民都認爲推舉他當皇帝就是一場災難,也是對羅馬盛名的最大侮辱。有錢有勢的貴族非常小心的掩飾情緒,用滿意的笑容和恭順的言辭,來應付皇帝虛僞做作的姿態。但是一般人民則不然,自恃人數衆多而且身分低微,可以儘量發泄不滿。羅馬的街道和公共場合迴響着一片謾罵和詛咒的聲音,義憤填膺的羣衆當面質問尤利安努斯,拒絕接受他的施捨和贈與,大家知道自己的憤怒無法發揮任何作用,只有求助駐防邊疆的軍團,出動維護羅馬帝國被侵犯的尊嚴。

三、邊疆將領同聲討伐弒君與賣國罪行(193 A.D。)

公衆的不滿情緒很快由中央傳播到邊疆。不列顛、敘利亞和伊利里亞的軍隊,哀悼佩爾蒂納克斯的慘死,他們不是曾與他共事,就是在他的指揮下完成征討的任務。接到禁衛軍將帝國公然拍賣的信息,無不感到驚訝和憤慨,或許也有些妒忌,因此堅決不同意無恥之尤的買賣。這場兵變發起非常快速,獲得全軍一致的贊成,固然可置尤利安努斯於死地,同時也破壞國家的和平。尤其是各軍的將領,像是克勞狄烏斯·阿爾比努斯(Clodius Albinus)、佩西尼烏斯·尼格爾(Pescennius Niger)和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渴望奪取皇位之心,遠較替佩爾蒂納克斯復仇更爲急切。他們之間的實力大致旗鼓相當,每人統率三個軍團以及大量協防軍部隊,雖然性格各有不同,都是能征善戰的軍人。

克勞狄烏斯·阿爾比努斯擔任不列顛的總督,是古老共和國顯赫貴族世家的後裔就是波斯特米亞(Posthumian)家族和切約尼亞(Cejonian)家族,前者是羅馬歷史上第五任的執政官。,身世遠較兩位對手佔優勢。只是他的祖先算是旁支,已經衰敗沒落,而且遷移到遙遠的行省。我們很難明瞭他真正的性格,據說是在哲學家嚴肅外表下掩藏着絕滅人性的罪惡斯帕提阿努斯蒐集很多的資料,但是並沒有加以整理,把很多的德行和惡行都混雜在一起,形成張冠李戴的現象。,但是那些指控他的人都是被收買的作家,不免要對塞維魯頂禮有加,把失敗的對手踩在腳下。阿爾比努斯的德行,至少他表現出來的作爲,獲得馬可的信任和好感,後來其子康茂德也保持這種印象,證明他不僅世故而且圓滑。暴君並不是只寵愛沒有功勳的人,有時也會在有意無意之中,獎賞那些有才幹或值得受獎的將領,因爲他發現拉攏這種人對他的統治還是很有用處。當然也不表示阿爾比努斯在馬可的兒子統治之下,成爲執行殘酷暴行的大臣,或者當做共同享樂的玩伴。他帶着榮譽的頭銜在很遠的行省指揮部隊,曾經接到皇帝送來的密函,裏面提到有些心懷不滿的將領,企圖進行謀叛的行動,要他接受“凱撒” [譯註] 尤利烏斯·凱撒的遺囑以屋大維爲繼承人,使用他的名字,以後就引用“凱撒”爲儲君或皇帝副手的尊號,皇帝本人則使用“奧古斯都”的尊號。的頭銜和旗章。經過這樣的授權以後,他就成爲王位的監護人和儲君。不列顛總督很明智的拒絕這種危險的榮譽,以免遭到康茂德的猜忌,何況暴君的覆亡在即,不必捲入其間導致身敗名裂。就他擁有的地位而言,至少要用高尚或更講究技巧的方式來取得權力。阿爾比努斯接獲皇帝死亡的信息以後,立即集合部隊,在演講中發揮雄辯的長才,悲悼暴政下不可避免的災禍,追述先民在共和政府所享受的安樂和光榮,並且宣稱已經下定決心要恢復元老院和人民合法的權力,這番義正辭嚴的講話非常符合大家的看法。不列顛軍團回報以熱烈的歡呼,羅馬亦在暗中大加讚許。阿爾比努斯在他的地盤很安全,所指揮的軍隊數量不少,戰力也很強,只是軍紀較差一點佩爾蒂納克斯幾年前擔任不列顛總督,有次士兵譁變,但他並未處死任何一人。。所以他不在乎康茂德的威脅,對佩爾蒂納克斯的尊敬也保持若即若離的態度,現在立即公開反對尤利安努斯的篡奪行爲,首都的騷動增加情感上的壓力,使他的愛國心更加表露無遺。考慮到禮節體制,他拒絕了奧古斯都和皇帝的榮銜,或許他是在效法伽爾巴而已。想當年伽爾巴也是處於這種狀況,還一直稱自己是元老院和人民的代理人。

羅馬帝國消亡的原因是什麼?禁衛軍爲什麼可以叫賣帝位? 第2張

佩西尼烏斯·尼格爾完全靠自己努力,從寒門出身和低微地位,爬升到敘利亞總督。這個職缺獲利極豐且地居要衝,使他在內戰時有登上帝座的希望。他雖是優秀將領,還不是塞維魯的對手,因此只能屈居第二把交椅。塞維魯後來反倒顯示廣闊的胸襟,採用敗軍之將很多有用的制度。尼格爾領導的政府獲得軍人的尊敬及民衆的愛戴,嚴格的軍紀使士兵在作戰時奮不顧身,平時也能服從命令,秋毫無犯。柔弱的敘利亞人對溫和與堅定的施政作風感到滿意,更喜歡他帶着和藹可親的態度,參加他們舉辦的豐盛宴會安條克的約翰·馬拉拉(John Malala)所著的《編年史》,提到他的國人熱心參加各種節日慶典,不僅崇尚迷信,而且更喜愛歡樂的生活。。謀害佩爾蒂納克斯的消息很快傳到安條克,亞細亞人希望尼格爾能穿上紫袍登基,爲先帝報仇雪恥。東部邊疆的軍團全都支持他,從埃塞俄比亞邊境《羅馬皇帝傳》裏提到,埃及的底比斯國王是羅馬的盟國,也是尼格爾的朋友。要不是出於作者的杜撰,這個向羅馬納貢的王朝,在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到亞得里亞海岸,這些繁榮富裕而缺乏武備的行省,樂於聽從他的指使。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以外的國王,以宣誓效忠和提供協助來祝賀他當選皇帝。尼格爾心理上雖還不能適應這突如其來的運道,但是自認只有他繼任,才能避免爭執,不會爆發內戰。這時正當他做着凱旋歸去的白日夢時,完全忽略瞭如何去鞏固勝利。他沒有與擁有強大軍隊的西方勢力展開積極談判,達成的決議可以左右,起碼也能平衡這場激烈的競爭。他也沒有及時揮軍回都,即刻出現在引領企望的意大利和羅馬。尼格爾在安條克悠閒度日,誰知良機不再,塞維魯果決的行動使他追悔莫及。

位於多瑙河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潘諾尼亞和達爾馬提亞,是羅馬費盡千辛萬苦最後才征服的國家。這些蠻族爲了保衛國家自由,一度有二十萬人涌上戰場,震驚年老力衰的奧古斯都,迫使慎謀能斷的提比略親掌兵符,傾全國之力出征可以參閱韋勒烏斯·帕特庫拉斯(Velleius Paterculus,1世紀羅馬的士兵和歷史學家)對這次戰爭的記事,他在提比略的軍隊裏服役。。潘諾尼亞人最後還是屈服在羅馬的武力和統治之下,這些已歸順的人民,還有鄰近尚未征服的蠻族,甚至連同那些混血的部落,或許是水土和氣候之故,都是一批體型壯碩、心智遲鈍的蠻漢這是希羅狄安在那時所持的觀點,現代的奧地利人會承認這種說法嗎?,有着兇狠殘暴的天性,與羅馬省民溫順柔和的面貌比較,他們那種剛毅堅定的特徵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來。當地英勇好戰的青年,給駐防在多瑙河沿岸的軍團,供應源源不斷的新兵,他們與日耳曼人和薩爾馬提亞人(Sarmatians)經常作戰,最佳部隊的名譽可受之無愧。駐紮在潘諾尼亞的軍隊這時受阿非利加人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指揮,他從平民身分逐漸爬升,能夠掩藏雄心大志,不會因爲歡樂的誘惑、危險的恐懼和人性的弱點而改變穩健的作風和企圖康茂德在給阿爾比努斯的信裏,指出塞維魯就是位有野心的將領,而且塞維魯攻訐阿爾比努斯指揮不當,想要搶去他的位子。。在得到佩爾蒂納克斯被謀害的消息以後,他馬上集合部隊,很生動的詳述禁衛軍的罪惡、傲慢和懦弱,鼓勵軍團起兵報仇,他在最後的結論裏(這段話一定極有說服力)答應給每個士兵四百英鎊潘諾尼亞很窮,無法湊出這樣一大筆錢,可能是在軍營裏先答應,等得勝以後到羅馬再支付。至於到底每人給多少,我採用卡索邦(Casaubon)推測的數目。。像這樣充滿榮譽的犒賞,比尤利安努斯用賄賂的手段購買帝國的價錢高了一倍,歡呼的軍隊立即以奧古斯都、佩爾蒂納克斯和皇帝的名號尊稱塞維魯(193年4月13日)。他生性迷信,相信夢兆和占卜給他帶來的運道,同時也靠着顯赫的功勳,制訂至當的策略所獲致的成果,使他能夠攀登到巔峯的地位塞維魯稱帝的地點,希羅狄安說是在多瑙河河岸,按照斯帕提阿努斯的說法是在卡農圖姆(Carnuntum),而維克托又說是薩巴里亞(Sabaria)。大衛·休謨認爲以塞維魯的出身和地位,當時要稱帝的分量還不夠,所以他是以主將的身分向羅馬進軍,沒有想到事態的發展能夠完全如他所料。

四、塞維魯進軍羅馬取得帝位(193 A.D。)

塞維魯決定逐鹿中原之後,馬上爭取主動,發揮所據有的優勢位置。潘諾尼亞的邊界延伸到尤里安·阿爾卑斯山(Julian Alps),這是進入意大利的快捷方式。記得奧古斯都說過,潘諾尼亞的軍團十天之內可以出現在羅馬城外這是照韋勒烏斯·帕特庫拉斯的算法,從潘諾尼亞邊界到羅馬只有兩百哩。。他的競爭對手和意大利隔着海洋和大陸 [譯註] 阿爾比努斯從不列顛到羅馬,要跨過海峽,橫越整個法國,再翻過阿爾卑斯山,到羅馬的路程約有一千三百哩;而尼格爾從敘利亞到羅馬,要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亞得里亞海,路程更爲遙遠。,所以爭雄天下必須搶先下手,在讓他們知道大事定局之前,他已經替佩爾蒂納克斯報仇雪恥,處罰尤利安努斯,接受元老院和人民的宣誓,成爲合法的皇帝。他在遠征期間不眠不休的趕路,全副武裝走在行軍縱隊的前頭。他的作法贏得部隊的信任和愛戴,督促大家要勤勞,激勵大家的士氣,鼓起大家的希望,願意與士兵同甘共苦,同時讓大家知道未來還有更豐厚的報酬。 處境可憐的尤利安努斯原打算與敘利亞總督爭奪帝座,潘諾尼亞軍團勢如破竹地前進,使他即將面臨滅亡。邊境傳來警報,讓他憂慮難安。他不斷獲得告急信息,說塞維魯已越過阿爾卑斯山;提到意大利城市不願阻擋塞維魯進軍,非但沒有能力拒止,還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拉文納這個重要的城鎮,沒有加以抵抗就立即投降,亞得里亞艦隊落在對方手中,敵軍離羅馬僅有兩百五十哩,每一刻時光都在減少尤利安努斯短暫的皇帝生涯。

尤利安努斯盡一切努力想要免於覆亡,或者至少要能撐一段時間。他要求花錢收買的禁衛軍在城內備戰,環繞城郊建立防線,甚至加強宮廷的防禦工事,好似那些最後的護城壕,在沒有解救的希望下,還能抵禦勝利的侵略者。恐懼和羞辱使禁衛軍的士兵不敢拋棄連隊隊標 [譯註] 羅馬每個軍團有十個支隊,每一支隊有三個連隊,連隊再分爲兩個百人隊,軍團以金鷹爲標誌,連隊則有連隊隊標。士兵入營服役,要發誓用生命保護金鷹和隊標,絕不遺棄,作戰時的行動要聽從連隊隊標的指揮。逃亡,他們聽到潘諾尼亞的軍團,由百戰沙場的將領指揮,曾在冰凍的多瑙河岸很輕鬆的征服兇狠的蠻族這並非嚇小孩的話,迪翁把它當一回事記錄下來,可見這種狀況不止發生一次。,人人無不驚慌失色,哀聲嘆氣離開浴場和劇院這些聲色場所,好進行備戰的工作。兵器久不上手,早已忘卻如何使用,甲冑的重量也讓他們吃不消;想靠外形兇猛的野獸來嚇唬北方的部隊,未經調教的大象 [譯註] 凱撒的《阿非利加戰記》記載,朱巴(Juba)國王有一百多頭大象要參加作戰,凱撒手下的部隊聽到就很驚慌,於是凱撒下令由意大利運幾頭大象過來,讓士兵熟悉這種動物的外觀和習性,好知道如何對付。卻把技術欠佳的馭手摔下背來。從米塞盧姆抽調來的艦隊,在海上的操練錯誤百出,成爲人們嘲笑的對象。元老院在一邊冷眼旁觀,對於篡位者的焦灼和軟弱,端出一副幸災樂禍的嘴臉根據迪翁和希羅狄安的看法,不是意大利各地的戍衛部隊缺乏戰力和技術,而是人心渙散和鬥志消沉所致。

尤利安努斯所表現的任何動作,都可看出他已六神無主,心驚膽裂。他堅決要求元老院宣佈塞維魯是國家的公敵,同時又央請潘諾尼亞的將領一同治理帝國。他派遣執政官階層的人員出任使節與對手談判,一面又派刺客去謀取塞維魯的性命。他想要竈神處女 [譯註] 竈神是羅馬最古老的女神,也是家庭的守護神,公開的祭祀儀式由六位竈神處女負責。竈神處女選自六到八歲的女孩,誓言保持貞潔,而且貞潔有關國運,極受重視,侍奉的時間以三十年爲限。和所有各級祭司 [譯註] 羅馬的祭司有大祭司、占卜官、十五人祭司團、七人祭司團、阿爾瓦萊斯(Arvales)兄弟團、蒂蒂(Titii)祭司團和外交儀典團等職稱和組織。穿着祭祀的服裝,帶着羅馬諸神的祭器和貢品,擺出莊嚴的行列迎向潘諾尼亞軍團。同時,他又舉行詭異的儀式和非法的活人獻祭,卜問未來的兇吉和祈求神明賜福改運。

塞維魯既不在乎尤利安努斯的武力也不畏懼他的法術,唯一的危險是行刺的陰謀,於是選了六百個忠誠的衛士,行軍的全程,日夜甲不離身在四周嚴密防護。他領軍長驅直入,部隊快速挺進,毫無困難的通過亞平寧山的隘口,把派來阻擋的軍隊和使節納入麾下,然後在距羅馬七十哩的因特朗尼亞(Interamnia)稍作停留。塞維魯勝券在握,但是禁衛軍處於困獸之境,難免引起流血衝突,所以不願動武登上皇位維克托和優特羅皮烏斯(Eutropius,4世紀末羅馬歷史學家)曾提到,在米爾維亞(Milvian)的摩爾橋(Ponte Molle)附近發生一次戰鬥,當時的作家並沒記載。,這種用心值得讚譽。他派到首都的使者向禁衛軍提出保證,只要交出一無是處的皇帝和謀弒佩爾蒂納克斯的罪犯,接受勝利者公正的審判,他就不會將此一悲痛事件視爲團體行爲。禁衛軍的反抗出於情緒的固執,他們毫無忠誠可言,欣然接受簡單的條件,抓住大部分兇手,通知元老院不再爲保護尤利安努斯而戰。執政官召開會議,一致通過塞維魯爲合法的皇帝,敕令封佩爾蒂納克斯爲神�o以爲榮耀,宣佈尤利安努斯的退位並判處死刑。尤利安努斯被私下帶到宮殿的浴場,像一般罪犯斬首(193年6月2日),離他花費鉅款買到帝位,到岌岌可危的政權垮臺爲止,不過六十六天而已。塞維魯在極短期間內,率領大軍從多瑙河地區遠征到臺伯河畔,似乎難以令人置信,但是可以證明帝國的狀況: 農業和貿易能夠充分供應軍用糧食;道路的狀況良好;軍團有嚴格的訓練;行省明哲保身的退避態度佩爾蒂納克斯在3月28日被弒,塞維魯最可能是4月13日稱帝,在這六十六天裏面,先要扣除十六天。我們認爲他在登基以後,最少要花十天準備,才能使大軍開始運動,剩下只有四十天可以作急行軍之用。經過計算從維也納附近到羅馬有八百哩,假若塞維魯的軍隊每天行軍二十哩,中間就無法暫停或休息。

塞維魯首先要處理佩爾蒂納克斯身後事宜。他採取兩種措施,一個是基於策略而替他報仇,其次就是根據禮法尊以榮名。他對禁衛軍下達指示,新帝在沒有進入羅馬之前,他們不準攜帶武器,要穿着典禮的制服,就像平時隨護君王那樣,在羅馬附近的大平原上等候他的駕臨。這批傲慢的部隊既後悔又害怕,當前的情勢逼得他們只有服從。一支精選的伊利里亞軍隊將長矛平舉起來團團圍住,禁衛軍已經無路可逃也沒有能力抵抗,在驚怖的籠罩下靜待命運的安排。塞維魯登上臨時法庭,嚴厲斥責禁衛軍的不忠和怯懦,以謀叛和背信解除官兵的軍職,剝奪華麗的勳標服飾,發配到離首都一百哩的地方,不從則處死。在這段處理期間,另外派部隊去收繳遺留的武器,佔領位於羅馬的營房,以免發生負隅之鬥。

佩爾蒂納克斯的葬禮以及被尊爲神明的祭祀,極爲莊嚴而隆重迪翁是元老院的議員,協助籌備這次大典,所以在傳記裏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元老院用哀痛的心情爲愛民如子的皇帝舉行最後的儀式,以極爲敬重的典禮來表達懷念的深思。繼任的君主所呈顯的關懷並非絕對的真誠,他雖推崇佩爾蒂納克斯的德行,只限於細枝末節而未能及於勤政愛民的抱負。塞維魯以極爲動人的語氣在葬禮上致辭,表面上看來很哀傷,內心卻感到非常滿足。他用虔誠的追思,使羣衆認爲只有他夠資格接替先帝的位置,然而他深有所感,是武力而不是典範使他拿到帝國。他在三十天之後離開羅馬,不容許自己因輕易獲勝心滿意足,準備要應付更難纏的對手。

五、塞維魯擊敗敵手統一天下(193 A.D.197 A.D。)

塞維魯的才華和運道極其出衆,使得一位學識淵博的歷史學家,拿他與第一位最偉大的凱撒相提並論,但是這種對比讓人感到汗顏。凱撒擁有豪邁的心靈、寬厚的仁慈和天賦的異稟,能夠調和愛好享樂、渴求知識和開創偉業於一身盧坎(1世紀羅馬敘事史詩詩人)的意圖並不是要吹捧凱撒,但是確實把他視爲心目中的英雄。在長詩《法薩利亞》(Pharsalia)第十卷,敘述凱撒在同一段時間內,可以與克莉奧帕特拉談情說愛,抵抗埃及大軍的圍攻,又能和當地的哲人討論問題。實在說,這是最高明的讚頌之辭。,在塞維魯的個性中,難道我們也能找到這些特質?唯獨有一件事可以相互媲美,那就是他們都以迅速的行動獲致內戰的勝利。塞維魯以不到四年的時間從193年4月13日塞維魯登基那天算起,到阿爾比努斯死於197年2月19日爲止,前後不到四年。,征服了富庶的東方和驍勇的西方,擊敗兩個既有名聲又有才能的敵手,殲滅許多在武器和訓練方面勢均力敵的部隊。凡是那個時代的羅馬將領,都通曉築城的技術和用兵的原則,塞維魯是一位優秀的戰術家,在運用上不僅匠心獨到而且別具慧眼,所以比起他的兩位對手更是佔盡優勢。我不再詳細敘述這些軍事行動,對抗尼格爾和阿爾比努斯的兩場內戰,整個過程和結局幾乎相同。我把影響到征服者性格的發展和帝國的形勢所呈現的特別情況,整理出我個人的看法。

謊言欺詐和虛僞作假運用在公共事務上,雖然會損害到自己的尊嚴和信用,但不像在私人交往時,被視爲無恥和墮落的行爲。所以會產生這些舉動,是因爲缺乏道德勇氣使然,至於爲政之道也會如此,那是追尋權力過程中所衍生的缺陷,即使最有才華的政治家,也不可能只憑着個人的力量,征服數百萬的追隨者和敵人,基於政策的名義,這個世界允許騙術詭計和僞裝掩飾大行其道。然而塞維魯所運用的策略,卻不能以維繫國家特權作理由來辯護。他爲了出賣你而事先給予承諾,爲了毀滅你而事先多方奉承,雖然有時也會受到誓詞和條款的制約,利害關係遠比良知良能更爲重要,必要時不受任何責任義務的束縛。 設若他那兩位競爭者因爲共同的危險而能相互合作,毫不遲疑地向前挺進,塞維魯可能會在他們的協力下潰散。如果他們只是基於各自的着眼,用所屬部隊向他發起攻擊,內戰也會拖很久,成敗也未可知。然而他們卻在敵人高明的戰略和武力下,受騙於和緩的宣言而感到安心,終致在迅速的行動中被各個擊滅,輕易成爲戰爭的犧牲者。塞維魯害怕尼格爾的聲譽和實力,所以先向他進軍。塞維魯拒絕發佈含有敵意的宣告,根本不提對手的名字,只是向元老院和人民表示,他意圖整飭東方各行省。他在私下稱尼格爾是他的老朋友和指定繼承人他打算指定尼格爾和阿爾比努斯做繼承人,是他最爲人詬病的地方,因爲他對這兩位既不尊重也不關心,完全是一種僞善的行爲,這種批評終其一生都沒有停止。,表現極爲親切,並且大力讚揚他要替佩爾蒂納克斯報仇的義舉,認爲懲罰卑鄙的篡位者是每位羅馬將領應盡的責任。同時他也讓尼格爾瞭解,擁兵自重抗拒元老院承認合法的皇帝,本身就是罪行。尼格爾的兒子和其他總督的兒女,都被他拘留在羅馬當做人質,當做父親忠誠的保證康茂德首先採行這種作法,塞維魯證明很管用。他在羅馬時發現,對手的主要支持者的子女都在羅馬,他可以利用小孩恐嚇或利誘他們的父母。。只要尼格爾的實力仍舊令人敬畏,他便會將尼格爾的兒女視同自己的子弟一樣,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顧。但他們不久也隨着父親的覆亡,在公衆同情的眼光下,先是被放逐,後來被處死。

正當塞維魯全力投入東方的戰爭的時候,極爲憂慮不列顛總督會越過大海和阿爾卑斯山,進而據有後防空虛的帝國,挾着元老院的權力和西方的軍隊,阻止他班師回朝。阿爾比努斯的舉措曖昧不清,並未僭用帝王的頭銜,留下談判的餘地。接着,他很快就忘記所宣示的愛國言論,對帝座起了覬覦之心,接受凱撒這個危險的封號,作爲他在生死攸關時刻保持中立的報酬。等到第一次競爭的勝敗已經揭曉,塞維魯對要毀滅的人還是保持很恭敬的態度,甚至在通知他已戰勝尼格爾的信函中,還稱呼阿爾比努斯是親密的兄弟和治理帝國的夥伴。他的妻子朱麗亞(Julia)和兒女也致上誠摯的敬意,特別請求阿爾比努斯忠於他們的共同利益,要保有軍隊來維持共和國的權力。送信的使者奉命要以尊敬爲藉口,請求給予私下的接見,好趁機拔出短劍取他的性命。這件陰謀被發現,誤聽人言的阿爾比努斯,最後還是渡過海峽來到大陸,準備和他的對手進行力有不逮的競爭。這時塞維魯指揮一支身經百戰的常勝軍向他迎頭痛擊。

東方最重要的征戰對塞維魯而言不過舉手之勞,只發生兩次接戰,一次在赫勒斯滂附近,另一次在西里西亞狹窄的隘道,就決定敘利亞對手的命運,歐洲的部隊對柔弱的亞細亞人一直保有經常的優勢。情勢的發展在西方略有不同,里昂之役有十五萬羅馬人蔘加戰鬥,對阿爾比努斯之戰可謂存亡在此一舉。不列顛軍隊的驍勇善戰與伊利里亞軍團的嚴格訓練,正好形成一場猛烈而且勝敗難料的抗爭。在很短一段期間內,塞維魯的一世英名像是付諸東流,幸而善戰的皇帝收容殘破的部隊,領導他們打一場決定性的勝仗這次會戰的地點是特雷武(Trevoux)平原,離開里昂有三到四里格(譯按: league,每一里格約等於三哩)。,就在那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裏結束戰爭。

近代歐洲內戰之所以名聲響亮,不僅是競爭派系之間有深仇大恨,而且這種鬥爭更是頑強固執,絕不退讓。他們通常揭櫫宗教、自由和忠誠的理念,或者至少要能以此爲藉口。領導人物是有獨立產業和世襲勢力的貴族,部隊作戰就像人們吵架那樣要爭出一個結果,何況好戰精神和黨派熱情強烈充斥着整個社會;失敗的領袖很快又會有新來的擁護者,渴望爲同樣的理念灑下他們的鮮血。羅馬人在共和國覆亡以後,只是爲了選擇和追隨主子而戰鬥。那些爭天下的候選人拿自己的名望當招牌,加入的人員中少數是因爲真心敬愛,還有一些是感到害怕,人數最多的是追求個人利益,根本沒有人基於抱負和理念。軍團無法感受到黨派的熱情,在大量賞賜的誘惑之下參加內戰,接着就是更多的承諾。首領在失敗以後,無法兌現所開出的價碼,他的追隨者用錢買來的忠誠也跟着瓦解,同時也要顧慮到自己的安全,找一個無關痛癢的理由趕快逃走 [譯註] 這種情況在共和國時期並不常見,執政官領軍出戰,戰敗時就隨之犧牲不會苟且偷生。等到內戰開始,主將戰敗常棄軍逃走,最有名的一次是龐培在法薩盧斯會戰,未等會戰結束,看大勢不好拔腿先逃。還有就是安東尼在阿克興海戰,因爲克莉奧帕特拉怯戰退走,以致功敗垂成。。對於行省而言,無論是受到誰的壓榨或統治,完全一樣毫無差別。省民只顧眼前,聽命於那鞭策的權力,要是當權者屈服於更大勢力之下,他們就趕緊乞求新來的征服者大發慈悲。征服者已欠下部屬龐大的債務,不得不犧牲那些有罪的城邦,來滿足士兵的貪婪。在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幾乎沒有防備森嚴的市鎮能夠阻止潰散部隊的騷擾。要是沒有政府權力的支持,無論是任何人、任何家族或階級,對一個沒落團體的主張都不可能再有興趣。

在尼格爾和塞維魯的火併過程中,只有一個城市例外,確實值得讚揚。拜佔廷是歐洲進入亞洲的主要通道,配置強大的城防部隊,一支有五百艘船隻的艦隊在港口據推測大多數是小型長龍,還有一些雙層槳船以及少數三層槳船。。塞維魯發起猛烈的攻擊,受制於精心的防衛,計劃無法得逞。他派部將留下來圍困拜佔廷,克服赫勒斯滂這個防衛較弱的通道,把退縮在城裏的敵軍置之不理,率領部隊前進尋求敵軍主力決戰。攻擊拜佔廷的兵力逐漸增加,到後來整個帝國的海軍力量全部投入戰場,但是拜佔廷懷念故主尼格爾,仍能保持忠誠的信心,支持圍城達三年之久。公民和軍人(我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以敵愾同仇的決心並肩作戰,尼格爾的主要部屬知道赦免無望,也不屑向敵人屈服,全部來到最後的庇護所。此地城池堅固享有無法攻陷的美譽,一個著名的工程師在這個古城,把畢生所知的技藝全部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位工程師叫普里斯庫斯(Priscus),技術高明所以沒有被殺,轉爲征服者服務。。拜佔廷最後因饑饉而投降,官吏和士兵都被刀劍斬殺,城牆被摧毀推平,所有的權利被剝奪。這個註定要成爲東方首都的城市,現在完全像一個普通村落,臣屬於佩林裏烏斯(Perinthus)羞辱統治之下。歷史學家迪翁讚美拜佔廷的繁榮富裕,後來也感嘆它的荒涼沒落,不免要譴責塞維魯的報復行動,使羅馬人民喪失對抗本都和小亞細亞蠻族的堅強城堡雖然斯帕提阿努斯和一些現代希臘學者,根據迪翁和希羅狄安的說法,言之鑿鑿,但是我們確認拜佔廷被毀,是在塞維魯死後很多年的事。。此一觀點要到後代才能證實,那時哥特人艦隊滿布黑海,通過毫不設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地中海的腹地。

尼格爾和阿爾比努斯逃離戰場被逮捕後處死,遭遇的命運不會令人驚訝和同情。拿着生命來作爲贏取帝國的賭注,就會有這種下場。塞維魯也沒有傲慢自大到能讓敵手以平民的身分活下去。他記仇的個性受到貪婪心理的刺激,沉溺於毫無諒解餘地的報復之中。大多數省民對於這個幸運的候選人並無嫌惡之情,只是處於正好當地總督治下,不得不服從行省的命令,結果也受到失敗者一樣的命運,不是被處死就是遭到放逐,特別是財產也全被沒收。很多東方城市被剝奪自古以來的榮譽,被迫奉獻塞維魯財庫的金額,是尼格爾統治下所繳總數的四倍。

直到戰爭的最後決定時刻,因爲整個大局未定,表面上要對元老院保持尊敬,讓塞維魯的殘暴多少還受到一點約束。不久之後隨着阿爾比努斯的頭顱落地,在一封充滿威脅的信件中,他通告所有的羅馬人,對於不幸對手的支持者,採取絕不寬恕的態度。他一直疑懼自己沒有受到元老院的愛戴,因而感到非常憤怒。雖然新近發現一些通敵的信函,他還是把宿怨隱藏在心頭,三十五名議員被控支持阿爾比努斯叛黨,他毫不追究的加以赦免,從這個行動看來,像是完全忘記和原諒他們所犯的罪行。接着就在這個時候,他將四十一名議員迪翁告訴我們只有二十九人,但是《羅馬皇帝傳》裏列出四十一個人的姓名,其中有六個人都叫佩西尼烏斯(Pescennius)。,連同他們的妻子、兒女和部從 [譯註] 庇主(patronus)是最初建立殖民區的領導人,受其保護的人民,或曾接受恩惠的部落,稱之爲部從(client)。庇主有世襲的地位,可傳之子孫。在羅馬世界裏,庇主和部從是極重要的社會關係。全部處死。西班牙和高盧一些高貴門第的省民,全都牽涉在裏面而被一網打盡。這些事情的始末和姓名在歷史上都有記載,塞維魯認爲,只有靠着嚴刑峻法,纔是唯一可行的措施,確保人民的和平與皇權的穩定。而且他不勝惋惜地提到,要推行仁政,必先施重典。

六、塞維魯的新政及對後世的影響(197 A.D。) 專制君主的真正利益在於符合國家整體的利益,要把臣民的數量、財產、秩序和安全視爲最重要的基礎,這樣才能凸顯君主真正偉大之處。再無所作爲的帝王,謹慎也可以補才能之不足,還是能夠制訂出相同的行爲準則。塞維魯把羅馬帝國視爲他的資財,到手以後刻意培植和改良如此珍貴的產業,制訂有益的法律,剛直堅定的執行,不久以後就矯正自馬可逝世以來,政府各部門的濫權惡習。在依法行政的程序中,皇帝的判決以詳察、明理和正直爲特色,即使有時會偏離公平的嚴格分際,通常是爲了幫助窮苦和受壓迫的人員。他這樣的作法與其說是基於人道的情感作用,還不如說是專制的自然趨向,使得權貴和豪門收斂驕縱的氣焰,將所有的臣民降到絕對隸屬的同一標準。他興建公共紀念物和壯觀的劇場完全不惜工本,而且經常發放大量糧食和穀物,是獲得羅馬人民愛戴的有效手段塞維魯舉辦的各種競技和比賽的節目非常壯觀,他建的糧倉可以儲存七年的穀物,同時每天發放兩千五百夸特(兩萬蒲式耳)糧食給民衆。。內訌的災害已經清除乾淨,行省再度感受到和平繁榮的寧靜,許多城市在塞維魯的慷慨設施下恢復生機,擁有頭銜由他創立的殖民區,用興建公共紀念物來表示感激和幸福可以參閱施潘海姆有關古代勳章的論文,還有就是碑銘,以及學識淵博的旅行家像是斯蓬(Spon)、惠勒(Wheeler)、肖(Shaw)和波科克(Pocock)等人。他們在阿非利加、希臘和亞細亞見到塞維魯的公共紀念物,比其他羅馬皇帝要多得多。。羅馬的軍威因皇帝崇尚武德和戰無不勝而恢復原有的名聲他率領常勝軍到帕提亞的首府塞琉西亞(Seleucia)以及泰西封(Ctesiphon),我應該在適當的位置敘述一下這些戰爭。,他大可以誇耀自己的成就,即位於帝國蒙受內憂外患的危亡時刻,後來卻建立一個深遠而光榮的全面和平。

雖然內戰的創傷好像已經完全痊癒,專制政體的關鍵所在仍藏匿着致命的毒藥。塞維魯文武兼備,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即使首任凱撒的英武或奧古斯都的智謀,還是無法控制武功輝煌的軍團那種驕縱傲慢的氣焰。塞維魯基於感激的心情、政策的錯誤和表面的需要,終於放鬆對軍紀的嚴格要求。虛榮的士兵講究戴金戒指作爲裝飾,獲准攜帶家眷無所事事的住在軍營之中,助長了懶散成性的風氣。皇帝給他們超過前例的加薪,以至於養成動輒需索的習性,擔任危險的任務或公開的慶典,均要求額外的賞賜。軍隊因勝利而得意忘形,因奢華而委靡衰弱,也因爲要擔任危險的工作而享受特權,過着高於人民一般水準的生活尤維納利斯(Juvenal, Decimus Junius Juvenalis,1世紀羅馬的諷刺詩人)在他的第十六首諷刺詩裏,對士兵的跋扈和特權有很生動的描述。這首詩並非他的作品,從詩的風格和內容看來,好像是要我們相信,作於塞維魯或他的兒子所統治的時代。;長此以往,便無法忍受軍務的辛勞,不願接受國法的約束,更不耐煩成爲守本分的部屬。各級軍官要用極度揮霍和無限奢侈,來維持階級的優越。現在還保存着塞維魯的一封信,對於軍隊表現出放縱和失職的情況有很大的感慨,信中告誡他的一個將領,從要求軍團主將自身開始進行必要的改革。如同他所說,軍官要是失去士兵的尊敬,就會得不到他們的服從。皇帝如果肯正本清源的探索始末,就會發現普遍腐化的主要原因,雖然不能說是最高統帥缺乏身教言教,帝王之尊的惡意放縱卻難辭其咎。

禁衛軍謀害皇帝出賣帝國,以叛國罪名得到懲處,這種軍勤制度雖然危險但卻必要,塞維魯很快用新的模式加以恢復,而且將人數增加四倍。這支部隊以往都在意大利徵召,由於鄰近行省逐漸感染羅馬柔弱嬌貴的習氣,募兵範圍延伸到馬其頓、諾里庫姆和西班牙。原來那些優雅的部隊,只適合華麗的宮廷,無法用來作戰。塞維魯以新血接替,規定所有邊疆的軍團,挑選最爲健壯、勇敢和忠誠的士兵,到禁衛軍來服役,當做一種榮譽和獎勵。此種新制度實施後,意大利青年不再熱中於練習武藝,首都出現大批奇裝異俗的蠻族而使人驚駭不已。塞維魯卻深表自滿,軍團勢必將這批經過挑選的禁衛軍,看成維護軍中秩序的代理人,以現有五萬人的兵力,在兵器和配備方面均優於任何武裝力量,可以立即開入戰場,從此粉碎一切叛變的希望,使他能夠保有帝國並傳之子孫。

指揮這支受寵而強大的部隊,不久就變成帝國的最高官職。禁衛軍統領在最初只是衛隊的隊長,現在不僅親率大軍,還握有財政和司法的大權。在各行政部門,他代表皇帝本人和行使皇帝的權力,這樣一來,使得政府墮落成爲軍事獨裁政治。普勞提阿努斯(Plautianus)是塞維魯所寵信的大臣,成爲第一任享有並濫用大權的禁衛軍統領,拱衛中樞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到他的女兒和皇帝的長子結婚,看來可以長保榮華富貴,誰知卻成爲覆亡的原因他濫用權力最令人髮指的事,就是閹割一百多位羅馬自由奴,有些已經結婚甚至做了父親。他這樣做僅爲了在他的女兒嫁給年輕國王的時候,就像東方的皇后那樣尊貴,有一羣太監伴隨在身邊。。宮廷之間相互傾軋,激起普勞提阿努斯的野心,也使他產生恐懼。皇帝感受到革命的威脅,即使仍然喜愛如前,迫於形勢也不得不將他處死迪翁和希羅狄安都提到,這件事連亞歷山大里亞的文法教師都很清楚,知道普勞提阿努斯是罪有應得,只是羅馬元老院完全不敢置喙。。待普勞提阿努斯垮臺後,名聲顯赫的帕皮尼安(Papinian)是一位優秀的法學家,奉派執行禁衛軍統領繁重的職務。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