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二戰後被拋棄:美軍黑人兵不滿被遣散醞釀兵變

二戰後被拋棄:美軍黑人兵不滿被遣散醞釀兵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非裔美國軍人在忍受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的情況下參加了從獨立戰爭到越南戰爭的所有重大戰爭,爲美國的獨立與發展流血犧牲。二戰中,約250萬非裔美國人登記服兵役,約91萬非裔美國人加入了美軍,直接或間接地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高峯時期,美軍中約8.7%的比例爲非裔美國人。

然而,在整個戰爭年代這些美國黑人都不得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在戰場上與敵人作戰,同時還在要戰場下與自己國家的種族主義作戰。

  “水牛戰士”當年曾遭自己人襲擊

美軍黑人士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的南北戰爭時期。當時,很多黑奴獲得自由後加入政府軍,美軍於是在1866年成立了歷史上第一支黑人軍團。成立之初,該軍團下轄兩個騎兵團和四個步兵團,軍內“黑白分明”:士兵是清一色的黑人(約佔部隊總人數的90%),指揮官則全都是白人(僅爲總人數的10%)。

黑人軍團雖然已成建制,但白人軍官仍對他們懷有偏見,仍然死守着“不能讓黑人拿槍打仗”這一陳舊觀念。大多數情況下,黑人士兵們不得不被“隔離”於服務性部隊從事輔助性後勤工作。從1866年到1890年,黑人軍團主要駐防在美國西部。除了偶爾與印第安人作戰外,他們的角色相當於“勤雜工”,承擔的主要任務是修路、保護郵路甚至護送牛羣。

二戰後被拋棄:美軍黑人兵不滿被遣散醞釀兵變

在美國軍中,這支黑人軍團被稱爲“水牛戰士”,這個名稱誕生於同印第安人作戰時期。據稱,當時的印第安人見到黑人士兵作戰勇敢,打得性起時狀若瘋牛,就給他們起了這個綽號;也有人說,當年的白人士兵見很多黑人戰士都有類似水牛毛髮那樣的捲髮,便叫他們爲“水牛戰士”;還有人說,這個名稱來自戰士們冬天穿的水牛皮大衣。

不管從何而來,“水牛戰士”這個綽號從此流傳下來,漸漸成爲美國軍中黑人士兵的代名詞。然而,穿上軍裝爲國效命的“水牛戰士”在白人眼中也僅是“末等公民”,即使晉升爲軍官也被白人士兵歧視。流傳至今最經典的一個事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首位黑人將軍本傑明·戴維斯(當時軍銜爲少校)路遇一名白人士兵。後者見前者是黑人就撇撇嘴擦身而過,沒有敬禮。本傑明將他叫住:“士兵,你剛纔拒絕敬禮,我並不介意。但你必須明白,我是美國總統任命的陸軍少校,這頂軍帽上的國徽代表美國的光榮和偉大。你可以看低我,但必須尊敬它。現在,我把帽子摘下來,請你向國徽敬禮。”士兵只得向軍官行了軍禮。

其實,在“敬禮事件”之前還發生過更爲嚴重的黑人士兵受歧視事件。1892年,懷俄明州約翰遜郡一些財大氣粗的農場主和農民發生了土地糾紛,最終演變爲槍戰。農場主僱來強盜和殺手爲他們作戰。當時的總統本傑明·哈里森下令黑人軍團中的第9騎兵團平息這場衝突,抓捕了一些爲農場主賣命的強盜。農場主們因此對黑人士兵懷恨在心,竟暗中襲擊了象徵國家暴力機關的兵營,導致一名黑人士兵死亡,另外兩人受傷。

  走上戰場待遇卻不如戰俘

諾曼底登陸後的頭6個月裏,美軍有大約35萬名士兵在與德軍的交戰中傷亡,部隊減員嚴重。艾森豪威爾將軍爲此非常煩惱。他清楚,自己需要更多士兵才能攻入德國本土,但嚴峻的現實是,國內兵源幾乎已經“斷流”了。

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盟軍歐洲戰場後勤中心的約翰·李中將提出建議:“允許黑人加入前線部隊戰鬥!”在當時,李將軍的這個建議彷彿在美國軍隊中投下一枚炸彈,遭到不少白人軍官的反對。然而美國高層最終屈服於兵源不足的現實,批准了李將軍的建議。不過還附加了一條隔離性規定:黑人士兵不能分散加入白人作戰部隊,必須組建全由黑人組成的“黑人排”,而排長通常要由白人擔任。

截至1945年3月,艾森豪維爾將軍就擁有了37個全由黑人組成的步槍排,一些全由黑人組成的戰鬥連也已建成。早已渴望走上前線奮勇殺敵的黑人士兵躍躍欲試,但他們仍然面臨着種族歧視的壓力。

一位參加過二戰的黑人士兵回憶,“我們與白人排長有很深的隔閡,因爲他對自己被任命爲一羣黑人的指揮官而感到惱火。”在國內受訓時,這位黑人士兵所在的部隊因調防乘坐火車在美國南部各州穿行時,上級命令他們把窗簾放下,因爲“白人不喜歡看到黑人穿着軍裝”。“每到一站,連戰馬都可以下車活動一下,我們卻被嚴禁下車,”他說。

到了歐洲戰場,黑人部隊也並沒有馬上投入戰鬥,因爲白人軍官們“不放心把自己的軟肋交給黑人保護”,“水牛戰士”們感受到了無窮無盡的輕視。一位參與興建意大利比薩戰俘營的黑人士兵回憶說,戰俘營建好後關押了2000多名德軍戰俘,他們的得到的待遇甚至比興建並看守這座戰俘營的黑人士兵還要好。“上級部門發給這些德軍戰俘嶄新的脫衣服,而我們得到的盡是些打了補丁的舊衣服,”他說。

當時軍中還存在一項歧視性的“藍色退伍令”(黑人士兵無奈地稱其爲“藍色車票”)。通常來說,被“藍色退伍令”勒令退伍的士兵多爲行爲不檢點者。有此背景的退伍者將很難找到工作,也不會享受到老兵的福利待遇。數據顯示,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6月,共有一萬餘名黑人士兵收到“藍色車票”。美國一家報紙稱,這幾乎成了“戴歧視眼鏡的白人軍官懲罰無法忍受苛刻條件的黑人士兵的常用手段”。

“黑人士兵退出現役後更需要老兵福利的幫助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但‘藍色車票’把他們變成了一羣不幸的人,”該報在報道中寫到。

二戰後被拋棄:美軍黑人兵不滿被遣散醞釀兵變 第2張

  不滿被遣散險釀兵變

儘管飽受歧視困擾,但黑人士兵仍然在戰爭中表現出無可比擬的英勇,“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上的炊事兵多里斯·米勒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珍珠港事件爆發那天早上,正在軍艦上煮咖啡的米勒扔下咖啡壺,接替受重傷的炮手操作高射炮向日軍飛機猛烈射擊。“在十幾分鍾時間裏擊落了10餘架敵機,”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在1996年的一次紀念儀式上對米勒的英勇讚歎不已。

參加過二戰的多數美國基層軍官也折服於黑人士兵的作戰表現。1945年夏,美國陸軍在250名基層軍官中進行了一次調查。超過八成的受訪軍官都認爲“水牛戰士”作戰出色。一名軍官稱:“他們在近戰中表現尤其勇敢,往往不顧一切往前衝!”很多基層指揮官都與自己的黑人手下建立了深厚了情誼。當第69師的黑人士兵想進入萊比錫的盟軍俱樂部玩耍卻被崗哨攔下來:“黑人不準入內!”他們的白人連長聞訊趕到並對着崗哨喝罵:“就在13天前,我的黑人手下還在爲攻佔這座城鎮而流血!所以,我的人必須要進這座俱樂部!你們這些傢伙要學着放尊重點!”

不過,基層軍官的感情不能左右美軍高層的決定。戰爭結束後,大部分黑人作戰部隊被立刻解散,或被送回原來的後勤部隊。同時,一些黑人部隊還被要求與所在師、團的白人單位分開回國。“高官們恐怖是擔心國內民衆看到部隊裏竟然有黑人而不滿,”一位歷史學者稱。

這種卸磨殺驢的做法引起黑人士兵們的強烈不滿和憤怒。當接到撤出命令的步兵第69師394團K連5排的黑人士兵們發現白人戰友們仍然在原地執行佔領任務時表示了強烈懷疑。該排一邊派人前往法蘭克福向艾森豪威爾請願,一邊拿起武器建立防線,聲稱憲兵如果膽敢越線便立即開槍反叛。但最終他們發現這道“隔離遣散”的命令正是出於艾森豪威爾之手,只能無奈地接受。

在法國的“待遣返基地”,數百名心情不滿的黑人士兵聚集在一起,再次發出兵變威脅。“如果任由事態發展,我們可能會做出任何事情,”一位目睹過當年場景的黑人士兵回憶說。

最終,盟軍最高司令部不得不搬出黑人將軍本傑明·戴維斯救駕。這位將軍保證所有黑人部隊都能以戰鬥部隊身份榮歸故里,終於化解了這次兵變危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