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經過:甘地帶頭抗爭殖民統治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經過:甘地帶頭抗爭殖民統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1920年的8月1日,甘地用他辭去勳爵的信,作爲發起不合作運動的信號。這封辭去榮譽的信,是寄給印度總督的:

“我把下列的三種勳章歸還給你:(一)王頭金章系前任總督因我在南非洲所做的慈善工作而賜予我的;(二)蘇魯戰爭,因我在1906年爲印度義勇救傷隊的官職而賜予的;(三)波爾戰章,因我在1899年至1900年波爾戰爭中爲印度義勇護傷隊的副監督而賜予的。我這樣做,心中並不是毫無苦衷的。”

甘地在敘述般遮布地方所發生的慘案和哈利發運動發生的起因之後,又接着說:“我對於這個一錯再錯,以袒護它的罪惡的政府,斷不能再有什麼尊敬和愛護?政府一定要有悔過的日子。因此,我起來提倡不合作運動,這運動是那一般要與政府斷絕關係的人要實行的。而倘若沒有暴動發生,則它將使政府收回它的成命並痛悔它的錯誤。”

末了,甘地又添上了幾句“盼望總督能秉公決斷“的話,並說他要召集幾位民衆公認的領袖,來開一個會議,共同商量。

甘地的動作立刻便有影響。很多文官都跟着他辭了職位,學生也離了學校,官府和學校都是人去樓空。全印度國會於9月在加爾各答開特別會議,以大多數的票數表決,讚許甘地的主張。甘地和他的友人毛拉拿沙科特阿里同遊全國,在各處都受到極熱烈的歡迎。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經過:甘地帶頭抗爭殖民統治

(1920年9月~1922年2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爲了鞏固殖民統治,英國一方面準備憲政改革,安撫和拉攏印度上層階級,另一方面頒佈羅拉特法(1919年2月),加強鎮壓。1919年4月13日,發生阿姆利則慘案,反英鬥爭迅速高漲。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計劃。甘地宣稱,鬥爭的目的是達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實行帝國內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實行脫離帝國的自治”。在甘地號召下,人民舉行罷工、罷課、罷市、集會遊行,匯成一股反英洪流。1922年2月5日,聯合省(今北方邦)戈勒克布爾縣喬裏喬拉村農民2000人將22名警察連同警察局一起,付之一炬。運動超出非暴力鬥爭範圍,甘地聞後急忙制止。2月12日,國大黨通過巴多利決議,譴責羣衆“越軌”行爲,決定無限期地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3月10日,甘地入獄,運動遭到殘酷鎮壓。

(1930年3月~1934年4月)20年代末30年代初,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經濟危機,波及印度。國大黨決定開展由甘地倡議的羣衆性的文明不服從運動。1929年國大黨拉合爾年會上,提出印度獨立要求,授權甘地領導運動。1930年1月,甘地又提出十一點要求,遭總督拒絕後,甘地選定以破壞食鹽專營法作爲運動的開端。3 月12日,他率領79名信徒,從阿默達巴德出發,前往西海岸,徒步426 千米,沿途成羣農民隨行,4月5日,抵達丹迪海濱,親自動手煮鹽,持續3周。史稱食鹽進軍。當局聞訊後,大肆鎮壓。5月4日,甘地被捕,全國抵制鬥爭發展成革命形勢。4~6月,在吉大港、白沙瓦和紹拉普爾相繼發生反英起義,結果近3萬人被捕。1931年3月5日簽訂甘地-歐文協定(又稱德里協定),雙方妥協,國大黨同意停止運動。

(1940年10月~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印度總督V.A.J.林利思戈勳爵擅自宣佈印度參戰,激起印度各界不滿,7省國大黨政府先後辭職,以示抗議。1940年10月13日,甘地提出開展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的建議。他先後指定自己門生A.V.巴韋以及J.尼赫魯等人,以個人身份公開發表反戰演說,悉遭逮捕。11月《哈里詹》週刊被查封,被捕者近3萬人,鬥爭再次受挫。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