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劊子手鈍刀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相信各位看官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總不免看到過斬首的戲碼。行刑的那一天,死刑罪犯通常會被塞進囚車裏把大街小巷全遊一遍,以達到警示的效果。午時三刻菜市場斬首,直到最後一刻往往會有人快馬飛奔大喊刀下留人,這也幾乎成了電視劇裏常用的套路。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真實的清朝歷史裏,劊子手的砍頭刀一般都是鈍刀,而不是鋒利的快刀,這是爲什麼呢?快刀難道不是更加乾淨利落,更加省事嗎?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說起來,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他人對劊子手的偏見,第二個原因是統治者的默許。至於他人對劊子手的偏見,這還得從劊子手手裏那柄鬼門關兇器說起。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當劊子手,但爲了生計,他們沒有旁的選擇。劊子手一直被認爲是一個有傷陰德的職位,雖說是爲朝廷辦事,但手上的人命卻不計其數,也一向被百姓們看作是不詳的晦氣象徵,就連劊子手本人,實際上也十分嫌棄那砍頭的利器,總覺得那沾滿鮮血的大刀實在自己的陰德,自打買到手裏以來,刀從未磨過,所以就出現了大刀普遍鈍化而不鋒利的狀況。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第2張

至於統治者的默許,這就更耐人尋味了,畢竟快刀和鈍刀之間有什麼差別,明眼人一看便知。快刀鋒利,一刀下去立馬斷氣,可鈍刀不一樣,一刀下去不一定斷氣,也許幾十刀以後纔會斷氣,像譚嗣同,就是被斬首持續三十多刀之後才砍斷頭顱,在這期間,鮮血直涌,可整個人卻始終處於清醒狀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大概說的就是被鈍刀斬首的感知。看到這裏大家也許會好奇爲什麼說鈍刀是統治者的默許,而原因其實很簡單,統治者無非只是想讓死刑罪犯吃點苦頭,並不想讓對方一刀利落,死個痛快,同時還能讓圍觀的百姓心生懼怕,從而起到震懾作用,一心順服清朝廷。因此這纔出現了鈍刀一說。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第3張

可具體以哪個原因爲準,沒誰能說得明白,也可能是兩者兼有,畢竟清朝時代形勢複雜,清初起義軍頻發,清中期時局漸穩,卻也開始滑向清末的學者變法不斷,這嚴重威脅到帝王的君主專制,所以清朝劊子手的快刀和鈍刀之分就顯得尤其分明起來。

清朝劊子手爲什麼用鈍刀而不是快刀 難道說快刀不是更省事嗎 第4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