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宋人釣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我們國家有非常長的釣魚歷史,周朝的時候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說明釣魚這種活動起碼在周朝甚至更久以前就存在了。我爸也十分喜歡釣魚,用他的話來說,釣魚是有癮的。

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曾經扛着一根吊杆走遍村裏村外大大小小的荷塘,十幾二十幾斤重的魚更是無數在他手中終結魚生,我想他享受的就是那一份休閒運動帶來的成就感。

而在古代,釣魚對於古人來說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一種休閒運動,在宋朝這個特別注重生活品質的朝代就更是如此了。

要說到釣魚,就一定要提到釣魚的工具了。那麼宋朝人釣魚用什麼工具呢?是不是一根杆子穿上魚線掛上魚餌就直接開釣了?其實並不是的,他們用來釣魚的工具比之今天那也是不遑多讓,這個釣魚的工具就叫做“釣車”。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一、人們是如何將釣魚發展成爲一種休閒娛樂性活動的?

人類從知道魚是一種食物,可以緩解腹中飢餓的時候,就有了“捕魚”的活動,目的很簡單,因爲捕來的魚就是用來吃用來緩解飢餓的,所以,在釣魚這項活動剛剛誕生的時候,我覺得他的性質其實和捕魚沒有多大的區別,釣來的魚最後也會進入到人們的肚子裏面去。

不過釣魚最後是怎麼從一種單純爲了找尋食物的角度轉變成一種休閒娛樂性活動的呢?這其實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種類的日漸豐富有很大關係。

我們可以想象,在很久以前,人們尚沒有發現更多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加上魚肉鮮滑細嫩,所以人們捕魚或者釣魚的活動就成爲了一種經常性行爲。

但是隨着人們可食用的食物越來越多,雖然說魚還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可天天吃也會厭煩,可調換的菜品豐富之後,魚類上桌的機會就不會像以前那麼頻繁。

並且相比較而言,捕魚要花費的體力比釣魚要多得多,所以,到了物質比較豐富的時代,人們釣魚雖然也是爲了吃,但是在性質上,人們有了“閒來垂釣碧溪上”的行爲後,釣魚就成爲了一種休閒娛樂性活動,有的人在將魚釣上來之後又會放生,其實他們就是享受釣魚的過程,與釣沒釣到魚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第2張

二、宋人用來釣魚的工具:釣車

1、釣車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是在宋代的時候使用更加普及

宋朝的釣車其實就和我們如今的海竿差不多,我爸身爲一個釣魚愛好者,他就有兩根海竿,今天用這個,明天用那個,輪着用,每次都能釣上來好幾十斤的大魚。

其實這種類似於如今的海竿的釣船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不過當時並沒有被人大範圍地使用罷了,但是,從流傳下來的唐朝詩句中,我們也是能夠找尋到釣船的蹤跡的。

比如說,唐代詩人皮日休在他的《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釣車》中就有說到:“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輈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上鳥。”

在這句詩中,他所描寫的就是釣車這種用於垂釣的工具,並且,從“月中拋一聲,驚起灘上鳥”這一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人們在使用釣車的過程中其實有一個招牌的動作,那就是“拋”。

想想也知道,和如今的海竿一樣,釣車也具備杆子不長但是線長的特點,平常我們用普通的釣魚竿釣魚時,由於線條長度有限,所以一般都採用的是“甩”,而在用釣車的時候,由於線太長,爲了能夠將魚餌甩到更遠的河域,就要更用力地將魚餌拋出去才行。所以,“拋”也就成爲了釣車的一個招牌性動作了。

不過從文獻記載來看,唐朝關於釣車的記載在數量是少於宋朝的,因此可以做出的推測就是釣車雖然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是在宋代的時候使用才更加普及。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第3張

2、宋人釣魚的釣具由哪些基本的零件組成?

宋代的哲學家邵雍在寫《漁樵問對》的時候,雖然說裏面涉及到了很多哲學方面的知識,但是在樵者和漁者的一問一答中,有一點其實就非常清楚地介紹了宋人釣魚時有一個必備的裝備,那就是釣車。

採自《漁樵問對》的部分內容:

樵者問漁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魚?”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魚。”

曰:“六物具也,豈由天乎?”

......

漁者曰:“六物者,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則魚不可得。然而六物具而不得魚者,非人也。”

在這裏就提到了宋人釣魚的釣具有六樣東西組成,並且這六樣東西缺一不可,“一不具,則魚不可得”。除此以外,邵雍還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六物具而不得魚者,非人也”,給你準備好釣魚的六大釣具你要是還不能釣到魚,那可真是讓人無話可說了。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第4張

三、宋人用的釣車給垂釣者帶來了哪些便利?又象徵着什麼?

1、輪不用很大,杆子不用很長,但是隻要線長就可以拋向更遠的水域

現在有一句話叫做,“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演變到宋人釣魚的事情上其實也是十分合適的,因爲用釣船來垂釣,你能垂釣的範圍不在於你的輪子有多大,也不在你的杆子有多長,而在於你用來釣魚的線有多長。

普通的釣魚竿和釣車的最大區別其實就是釣車安裝了一個繞線輪,也就是說,不論將線拋向了哪裏,只要有這個零件存在,就不用擔心上餌的魚再重新遊向江河湖泊了。

當然,如果你的線不夠結實,或者你的上鉤的魚嘴巴太大,豐盛地吃完一頓之後輕而易舉地又將魚鉤吐出來,亦或你一不小心被大力的魚拖走了釣杆,排除以上可能之後,你就可以慢慢轉動繞線輪,將魚拖回岸邊了。

而繞線輪的存在也意味着,只要你能拋,你的魚線想有多長就可以有多長,連在荷塘中央蹦躂的魚羣都有可能被垂釣者釣到,來一個大豐收,因爲大魚一般都喜歡在池塘中央活動。

宋代用釣車的垂釣者們,他們用的釣車的繞線輪不用很大,魚竿也不用很長,恰到好處就可以了,但是隻要魚線足夠長,力氣足夠大,就可以隨自己所想,將魚餌拋向池塘的任何地方,不再侷限於單一狹小的水域。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第5張

2、宋人釣車的熟練使用代表當時的人們能夠十分熟練掌握製造“釣車”的技巧了

釣車雖然看起來使用特別方便,但是其實是有很多使用小技巧的。前面也說了,釣車雖然說在宋代的使用基礎更加廣泛,但是畢竟唐朝的時候這個物件就已經存在了,所以當時也是有關於告訴大家釣車應該怎麼使用的使用手冊。

唐人陸龜蒙在《漁具詩•釣車》就提到了釣車的使用技巧是這樣的:“溪上持只輪,溪邊指茅屋。閒乘風水便,敢議朱丹轂。高多倚衡懼,下有折軸速。曷若載逍遙,歸來臥雲族。”

到了宋朝的時候,釣魚成爲了一種真正帶有娛樂性質的活動,宋代的小孩子閒來無事的時候都喜歡拿着一根普通的釣竿,找一方小池塘,享受一下釣上魚時那一瞬間的快感。而對於宋代的成人來說,他們使用釣車的技術則更加嫺熟,釣車成爲了垂釣愛好者們的必備選擇之一。

楊萬里的《過寶應縣新開湖》就描述了宋人用釣車釣魚的具體場景:“兩雙釣船相對行,釣車自轉不須縈。車停不轉船停處,特地縈車手不停。”

讀着這句詩,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兩雙相對而行的釣船,牀上的垂釣者兩兩相望,只是調轉了一下釣車的方向,大家彼此默契地不說話,各釣個的魚,等到魚兒上鉤的時候,停下船隻,接着雙手不停轉動繞線輪的場景。

宋人能夠熟練地使用釣車,代表着當時的人們在製造釣車的技術上已經非常嫺熟了。用的多,早得多,自然技藝也就嫺熟地多。

宋朝人是如何釣魚的 唐朝釣車在宋朝得到普及 第6張

總結:

釣魚從一項單純爲了謀生而存在的活動,到成爲一項帶有休閒娛樂性質的活動,背後顯現出來的其實是人類物質水平變得更加豐富的問題。宋人喜歡釣魚,一是享受釣魚帶來的樂趣,也是因爲他們有精力有資本去搞這一套情趣。而釣車的使用也是爲現代海竿的發明提供了一個參考,算是造福瞭如今的垂釣愛好者了。

參考資料:

《漁樵問對》

《漁具詩•釣車》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釣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