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蜀漢擴張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蜀漢政權並不是不願意向西南或西北擴張,只不過相比於北伐,西南西北這種擴充領土的方式,在性價比上其實是遠遠不足。

想要回答這一個問題,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漢朝人眼中的疆域?是地圖上那條明確而清晰的分界線?並不是!

先不說在古代是否有如此清晰的地圖,即使有,對於當時邊境線上的人們而言,在沒有武力震懾和維護的當下,這道邊界其實毫無意義可言。

那麼,什麼纔是邊界?

真正的邊界是他們實際可以掌控,或者說至少是間接可以掌控的地區。在漢代,這種邊界是依靠郡縣和都護府維持的,兩者的區別大致在於,郡縣所轄爲漢庭實際可以掌控的地區,而都護府則是依靠羈縻制能維繫武力震懾的地區。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蜀漢政權的地圖邊界,就會發現,對於西南和西北那些沒有能夠納入的地區,蜀漢政權其實毫無維繫統治的基礎。

蜀漢的西面,是衆所周知的青藏高原,這片地區真正與中原王朝有所交集,還要等到隋唐時期。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對於當時的蜀國人來說,想要向西前進,需要穿過橫斷山脈以及四川西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山地阻隔,在沒有川藏鐵路的古代,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古代社會,孫臏就有“行百里而闕上將軍”的說法,這還指的是更加平坦的平原地帶,如果是穿越上述的地形,又會給一個政權帶來多大的財政負擔呢?

唐朝以前,該區域一直被其他民族所統治,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中原地區與這裏其實是處於一種兩個相安的狀態。那裏的人們雖稱不上“茹毛飲血”,但是卻也是少有教化。

不要誤會,所謂的教化不僅僅是指語言上的漢化,更重要的評判標準是這些居民是不是能夠認同一個穩定政權對他們的管理。顯然,仍然處於小部落統治狀態的當地人其實很難接受這一點,在戰敗後,這些土著很有可能繼續逃往他處生活。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第2張

蜀漢西南的情況,也與西北類似。

漢朝中期,中原王朝曾經試圖對西南用兵:“漢乃募徙死罪及奸豪實之”。但是,這種遷徙中原刑徒的做法只能在當地維繫一種脆弱的生態平衡,即儘量減少西南地區對中原的襲擾。西漢尚且如此,偏安一隅的蜀國更是隻能聽之任之。

因此,在路況極爲惡劣的西北和西南用兵,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且還很難有所收益。與中原其他地區相比,攻略這些地區,同樣需要大量的兵力支持。

但是,即使真正打敗當地土著,蜀漢政權依舊沒辦法佔領和統治這片區域,在耗費和收益不成比例的情況下,向西北或西南擴張,其實是一種低性價比的選擇。

而和這種擴張方式相對應的,是繼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北伐。在不少人眼中,正是因爲諸葛亮的北伐舉動,導致蜀漢政權勢力逐漸走向衰落,但實際上這個鍋,真不應該由諸葛亮背。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第3張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經清楚地提到,他爲劉備的謀劃是“跨有荊益”,並在“天下有變”之際從荊州、益州兩路出兵,但卻因爲孫劉兩家反目,蜀漢政權所佔據的荊州被奪,《隆中對》中的一系列戰略設想直接宣告瓦解。

更爲嚴重的是,由於劉備在夷陵的兵敗,帶來了一連串極爲不利的連鎖反應。且不提戰敗損失了多少兵馬和將領,就連蜀漢政權內部也出現了動盪,原本益州本地的士族,就對外來的荊州集團凌駕於他們之上有所不滿,此時更是有些蠢蠢欲動。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北伐就帶有了“穩定內部+擴張國土”兩步同時走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北伐曹魏可以繼續樹立自己的正統形象;

另一方面,北伐也是蜀國在國力遠不如人的前提下,唯一的翻盤希望,畢竟沒有了荊州,僅依靠益州這一塊土地,很難在體量上和魏國乃至吳國相媲美,在內部紛爭持續不斷的前提下,北伐就成爲了蜀國唯一也是最佳的選擇。

蜀漢擴張爲什麼是北伐而不是向西發展 性價比上是遠遠不足的 第4張

相比之下,向西北或西南擴充自己的領土,不僅容易被當地頻頻爆發的叛亂所拖垮,其收益同樣是無法與北伐相媲美。

因此諸葛亮對南方的孟獲,採取的只是點到而止的軍事行動,目的在於穩定住大後方,只要他們不發動叛亂影響北伐的大計即可,根本不像對曹魏那樣往死裏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