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東吳時期的二宮之爭指的是什麼 該事件爲何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東吳時期的二宮之爭指的是什麼 該事件爲何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東吳“二宮之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何爲“二宮之爭”:二宮之爭,又稱南魯黨爭,是三國時期吳國太子孫和(孫權第三子)與魯王孫霸(孫權第四子)之間因儲君之位而引發的黨爭。孫權在選定孫和爲太子之後,又冊封孫霸爲魯王,這兩個兒子享受同等的待遇,吃穿住行皆無差別。這樣一來,魯王同太子的競爭就此展開,此次事件持續了8年之久,對東吳的國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是東吳後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東吳時期的二宮之爭指的是什麼 該事件爲何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如今人們普遍認爲這是孫權晚年老邁昏聵,做出的錯誤決定。但在筆者看來,這“二宮之爭”正是孫權作爲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必須去做的選擇;只不過事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在各種原因的誘導下,“二宮之爭”逐漸變得不可收拾。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爭儲君之位一直以來都不是簡單的表面競爭,其背後必定暗含着兩個派系的爭鬥。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江東孫氏的政權構成。我大致將其分爲三派:孫氏皇親、外來士族、江東本土士族。在孫權執掌江東後,爲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不得不向江東本土士族低頭,完成孫氏政權的“江東化”。在孫權稱帝到駕崩,東吳一共有過五位丞相,其中顧雍、陸遜、朱據三位都是來自江東大族,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東吳時期的二宮之爭指的是什麼 該事件爲何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第2張

陸遜雕像

公元242年,孫和被立爲太子。但就在同年八月,孫權又封四子孫霸爲魯王,共居宮中。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太子和魯王之間不分品級,所受待遇、禮制盡皆相同。照常理來講,太子的品級應該是高於其餘諸王,應當有禮制之分。這樣一來,引起滿朝議論,太子同魯王之間的奪嫡之爭,也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那麼孫權爲什麼會在立太子之後,又提拔孫霸爲魯王,使其競爭?難道是他不喜歡孫和嗎?答案是否定的。孫權故意挑起這樣一場爭鬥,其背後的目的是藉此機會,對東吳政壇進行一次大清洗,特別是針對江東本土士族的清洗。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爲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孫權不惜以自己的兩個兒子作爲誘導因素。

東吳時期的二宮之爭指的是什麼 該事件爲何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第3張

隨着事態愈演愈烈,朝中逐步分爲兩派——太子黨和魯王黨。在“二宮之爭”平息之後(250年),東吳許多官員都受到了影響。其中陸遜(丞相)被逼死、顧譚被流放、吾粲被處死。這三個人都是太子黨,並且前兩位都是江東本土的士族代表。但是有趣的點就在這裏,同爲太子黨的諸葛恪不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升官了。(諸葛恪是諸葛瑾之子,諸葛瑾在北方戰亂時,南逃江東,屬於外來集團)。所以我在前文提到過,孫權不是不喜歡孫和,他只是借孫和、孫霸之爭,削弱江東本土士族的力量罷了。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宮之爭結束之後,魯王孫霸被賜死,太子孫和被廢(沒有被殺)。孫權在晚年病重之時,還一度想要召回孫和,立爲太子。不過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成行。

在我的猜測中,孫權最開始的考慮可能是藉此機會,清洗江東士族;在清洗之後,仍選孫和作爲太子。但沒想到的是,事態的發展完全偏離了孫權的掌控,一時騎虎難下,不得而廢掉了孫和。

但實際上,孫權的這次清洗行動是失敗的。孫權在臨死前,將諸葛恪、孫弘、孫峻選爲顧命大臣,託孤於這三人。這也標誌着孫氏宗親、外來集團逐步在朝中佔據優勢地位,手握重權。這就好比一個人費盡心思趕跑了豺狼,卻又引來了虎豹。在孫權死後,諸葛恪、孫峻、孫皓先後弄權,殘暴不仁,使得東吳政局不穩、國力大衰,最終被晉國所滅。

作爲帝王,孫權必須要維護死後政局的穩定,挑起“二宮之爭”看似愚蠢、,實則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