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大禹傳位給兒子夏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禹傳位給兒子夏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大禹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堯舜禹時代的所謂禪讓,肯定沒有史書或者儒家記錄中寫的那麼美好。

因爲從堯到啓的時間太短,短到不足以改變一種制度。

堯到舜再到禹期間經歷了多少年,已經不可考,但這個時間絕不會太長。以那個時候的生存環境,人活到40歲就已經很難了。

《史記》中記載舜在位13年。

因此從堯到大禹的時間不會超過40年,甚至更短。短短40年間改變人的觀念、制度的基礎,將人人認可的禪讓變成“家天下”,這可能嗎?

大禹傳位給兒子夏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任何事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它都有着規律可循。

就好比秦始皇一統六國,初步完成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到了劉邦時期,劉邦卻想玩共和了,這可能嗎?

經濟基礎決定政權建築。沒有共和制的經濟基礎,哪怕劉邦是穿越來的,也完成不了共和制。所謂“得人心”就是你辦的事,符合我的利益我才支持你。

短短几十年,啓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改變社會結構。啓能得到天下,必定在堯舜時代已經有了苗頭。

大禹能將天子之位順利傳給兒子,肯定是出現了私有制萌芽。因爲不僅僅啓一個人想要家天下,跟隨他的人都想獲得更多的權力。

因爲更多的權力能帶來更多的財富。有了財富的人便有了私心,有了私心便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

這便是權力與利益的怪圈。

大禹傳位給兒子夏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但是這裏會有一個疑問,爲何大禹能將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堯舜卻不行呢?

《竹書》稱“昔堯德衰,爲舜所囚也”,堯是被舜給關起來了。若《竹書》記載的爲真,那麼堯自然失去了傳遞權力的機會。

但若從啓的行爲來看,舜囚禁堯不是不可能。

竹書的記載貌似更符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因爲有了舜的行爲,啓的奪權便不會顯得太突兀。否則啓突然實行“家天下”,找不到源頭啊。

若舜真的將堯囚禁了起來,那麼舜肯定也會是有“家天下”的想法。但是天時卻不在舜那裏。

因爲這時候全天下都在發水,各部落的生存環境很差。

生存問題纔是人與政權的根本利益。

堯曾讓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但是鯀治水不利。有的說堯將鯀殺掉了,有的則認爲堯將鯀流放了。

《國語·晉語八》:“昔者鯀違帝命,殛之於羽山,化爲黃能以入於羽淵”。

《左傳》昭公七年雲:“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爲黃能以入於羽淵”。

殛爲誅,誅有誅殺的意思,也有責遣之的意思,也就是流放。

無論鯀究竟是被殺還是被流放,這都說明了堯已經有了絕對的權威,可以處置一個部落首領。

最初所謂的“天子”,不過是部落聯盟的首領,他的地位不比其他部落首領高。有什麼事情都是大家開會解決。首領可沒有所謂的一票否決權。

這也是禪讓制存在的基礎:地位上的平等。

禪讓制只有在部落聯盟首領處於平等的地位下才能進行,但在堯時代已經有了高下之分,說明禪讓制已經“名存實亡”了。

權力能帶來利益。

最初的部落聯盟,大家的利益是均分的。現在首領有了更大的權力,便能幫自己的部落攫取更多的利益。

部落長老們嚐到了權力帶來的好處,他們會甘心將手裏權力交出去?將自己的利益分出去?

大禹傳位給兒子夏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到了舜時期,洪水依然氾濫,他不得不將大禹派出去治水。這給了大禹趁機掌控權力的機會。

三國時期,諸葛亮不斷北伐曹魏。而曹魏只得派司馬懿去抵擋諸葛亮,這給了司馬懿掌兵權的機會。

南北朝的劉裕,藉着桓玄、孫恩之亂逐漸掌握了兵權,纔有了代晉的資本。

權臣能攬權,首先得有攬權的機會,也就是以“朝廷”的名義行事。

藉着大義才能“謀私”。

這樣的機會同樣適用於大禹。

大禹治水不可能僅僅依靠自己部落的人,肯定得用到當地人。大禹有着治水的名義,便掌控了當地部落的人事權,還有調配“物資”的大權。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事權與財權,這是大禹掌控對方的根本。大禹不用刻意“攬權”,在不斷治水的過程中,大禹的威嚴就深深印刻在當地部落的心裏。

這便是威望。

再加上治理洪水的恩情,這些人都變成了大禹的“鐵桿粉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恩威並施”。

大禹有了父親鯀的教訓,他能不多一點心眼嗎?畢竟這關乎着身家性命

等到舜死了,舜的兒子商均對於天子之位也是有點想法的。但他沒有大禹的實力。

大禹藉助治水的機會,將天下的諸侯收爲己用,有了諸侯的支持,大禹才能登上天子之位。

這也就有了《史記》記載的“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嚐到權力帶來好處的夏氏部落,自然不會將權力在返回給天下人。啓登基也就成了“天下大勢”。

夏啓的天下自然不會太平,權力的爭奪歷來都是以戰爭開始,以戰爭結束。史記中就記載了一個有扈氏,但沒被記載的必然不少。

大禹救了被洪水威脅的部落,趁機將這些人的利益與自己捆綁到一起。就有了所謂“得人心”。

若大禹沒有治水的機會,恐怕也就沒了我們的夏王朝。

大禹有着治水的權,有着對天下的“恩”,自然便能將政權傳到自己的兒子啓手裏。

因此想要攬權,你得先做事。這便是權力鬥爭中的“潛規則”。

有了辦事的機會,才能將“手下”的利益捆綁到一起,才能建立共進退的利益集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