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秦國甘羅,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我國曆史中曾有過不少才智驚豔的神童。比如五歲能寫詩文的方仲永,六歲便知用船稱量大象重量的曹衝。天資聰慧不能代替日後的努力,這些神童雖然天資聰敏,但大多最終都泯然於衆生。關於神童的故事,人們可能最耳熟能詳的,就要屬曹沖和十二歲拜秦國丞相一職的甘羅了。甘羅十二歲出任秦國丞相一職,年少就已成名的他後來去哪了呢?史學家稱:甘羅的死與嬴政有關。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史料對於甘羅的記載非常片面,零碎。通過翻閱秦朝史料,人們便可得知秦始皇之所以會重用甘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呂不韋的舉薦。當時的呂不韋,是這樣向嬴政舉薦甘羅的:今有甘茂之孫甘羅,年少聰慧,且是名家之後,各國諸侯久聞少年甘羅頗具才華。甘茂是誰?這位曾經是秦國的左丞相,當年的甘茂可是由張儀、樗裏疾引薦於給秦惠文王的。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2張

呂不韋的話,無疑是告訴嬴政少年甘羅頗具才幹,且他還是秦國丞相後人,大王完全可以信賴他。當時嬴政的年紀與甘羅相差並不大,呂不韋正掌握着秦朝大權。呂不韋介紹甘羅等於只是和嬴政打了個招呼。

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成爲秦王,12歲的甘羅奉命出使趙國。隨後甘羅果然不負衆望,他利用計謀爲秦國謀得了幾十座城池。君臣二人年紀相差不大,甘羅又真的頗具才幹,就這樣嬴政與甘羅一來二去的,成爲了莫逆之交。甘羅爲秦國謀得幾十座城池以後,已經名留青史,隨後他不應該一展抱負嗎?爲何甘羅卻突然在歷史中消聲滅跡了呢?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3張

史學家對此的解釋是;嬴政13歲被立爲秦王,當時的秦朝大權依然由呂不韋所把持。直到嬴政22歲時,他才名正言順親政。當嬴政迅速覆滅嫪毐和趙姬的叛亂,剪除掉太后趙姬的私生子以後,嬴政有趁機罷免了呂不韋的丞相之職,並逼呂不韋自盡而死。而此時的甘羅也就20歲左右,憑他和嬴政的關係,本應該有一番作爲並在歷史中留下點痕跡的,但就是在這個時候甘羅神祕消失了。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4張

歷史學家之所以會說甘羅的死與嬴政有關,是因爲甘羅忠誠的對象是嬴政,舉薦甘羅之人卻是呂不韋。當時舉薦甘羅的呂不韋很可能希望甘羅能成爲自己安插在嬴政身邊的眼線。但年齡相仿,情投意合讓甘羅與嬴政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感覺,隨即甘羅選擇了效忠嬴政。在嬴政即將親政之際,呂不韋必然和嬴政私下有過一番較量。就是在此時,呂不韋祕密處理掉了甘羅。呂不韋此舉一是爲了剪除叛徒,二是爲了,除去爲嬴政出謀劃策的人。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5張

甘羅再才智過人,終歸也是年輕人,他又怎麼會是老謀深算的,呂不韋對手呢?甘羅的死,很可能讓嬴政變得更加隱忍。示敵以弱的嬴政最終利用秦王的身份,一舉除去了呂不韋。秦王是嬴政自帶的光環,也是他與呂不韋交鋒的資本。甘羅固然才智過人,非一般孩童可比,但他畢竟成長於溫室之中。反觀另一邊的嬴政,在趙國當過質子,母親禍亂宮闈。少年時成爲大秦之主,但當時的大秦王位對於年幼的嬴政而言,無疑是危險的深淵。

嬴政要想活命,只能隱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前行。這可能正是嬴政統一六國後,不信任身邊人的原因所在。歷史學家認爲,甘羅離奇消失於歷史中,是被嬴政與呂不韋之間的爭鬥所傾軋。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成爲秦國丞相的甘羅,很可能是身染重疾去世的,畢竟那個時代醫療水平並不發達。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6張

因爲幼年時的生活經歷,讓成年後的嬴政不相信身邊所有人。這位大秦國君,看似沒有親情,但有一個人是特例,這個人就是他的長子扶蘇。後世之人在評論嬴政選擇王位繼承人時,大多會說扶蘇性格過於寬仁,這與嬴政殘暴的性格,格格不入,所以扶蘇也是嬴政猜忌的對象。其實不然,扶蘇正是嬴政選擇的王位繼承人,甚至可以說嬴政對扶蘇的保護,是用心良苦的。

揭祕甘羅消失之謎 他的死和嬴政有關係嗎 第7張

秦始皇因爲修築長城之事,與扶蘇產生矛盾。隨後秦始皇便派扶蘇帶着蒙恬,領三十萬秦軍去修築長城,抗擊匈奴。

如果秦始皇覺得扶蘇對自己構成了威脅,那爲何他要將能征善戰的將領和30萬大軍一起託付給扶蘇呢?而且嬴政遊會稽途中身染重病,他派出替自己祭祀祈福的人便是蒙毅。蒙毅和蒙恬本就是親兄弟,病重時的嬴政是信賴蒙毅的,隨之便可推斷嬴政也是信任蒙恬和扶蘇的。秦始皇雖與扶蘇性格不合,但他派扶蘇帶着蒙恬和30萬秦軍去修築長城,抗擊匈奴,其實是變相保護自己的長子,使其在磨練中迅速成長。換言之秦始皇早就選定了王位繼承人,這個人便是扶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