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甘羅是怎麼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羅死因之謎

甘羅是怎麼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羅死因之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的時候貪玩不喜歡讀書,常聽大人們講:“甘羅十二歲作宰相,周瑜七歲調令兵”。這句俗語成了教訓不上進孩子的口頭禪,對於這句至理名言也從未懷疑過,後來看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對周瑜有所瞭解,周瑜出生在富豪之家,受過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又逢東漢末年戰亂,羣雄蜂起,適者生存,時世造英雄,周瑜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但對甘羅十二歲就當上宰相則心存疑慮,從甘羅的故事來看,他的確有超羣的應變能力和非凡的雄辯才能,十二歲的孩子,在現代,最聰明的也就能上科技大學少年班,蠢笨的還尿炕,甘羅在兩千多年前就拜爲上卿也稱得上是神童。

偶然機會到了河南省的鄢陵縣,西出鄢陵縣城十餘里,有一個極爲普通的村落隱蔽在濃蔭綠柳之中,它深匿在豫中大平原的深處,彷彿一位村婦不經意間遺落在田野間的一顆穀粒,它就是甘羅村,村東頭,兀立着幾株古柏,鬱鬱蔥蔥,如巨大的傘蓋,遮天蔽日,甚爲壯觀,也正是這幾株虯枝橫亙的古柏,使這個小村顯得滄桑和古樸。

據《嘉靖鄢陵縣誌·甘上卿墓》卷七載:“羅,下蔡人(今安徽省),秦左丞相茂孫,年十二能請張唐相燕,復請車五乘爲唐報趙,說趙得五城以廣河間,還報秦,乃封羅上卿。”甘羅十二爲上卿的史實,司馬遷的《史記》中對甘羅是這樣描述的:“甘羅者,甘茂孫也,甘茂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甘羅是怎麼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羅死因之謎

甘羅的祖父甘茂,原來是秦國的左丞相,聲名顯赫,後來卒於魏國,那麼作爲政治家的後代,如果沒有土地,再不去經商,那麼只有沿襲父輩的老路去當門客,一來解決飯碗, 二來有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樣甘羅父子便到秦國投奔了呂不韋,呂不韋當然很高興,這父子二人畢竟是名門之後。

甘羅說服張唐去燕國,這段故事史書有記載,但是細節可能是爲了渲染甘羅而作了藝術誇張,混淆了史實與故事之間的區別;從事件本身發展的邏輯來看,張唐不可能不知道“抗旨不遵”的結果,呂不韋也知道張唐的處境,他們必須在張唐合理病假期間之內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因此可以推斷,在這幾天內呂不韋的相府經常召開會議研究對策,這個期間甘羅以門客的身份出現,他提出當前的應派人去趙國遊說,以消除趙國對張唐的威脅,這個措施是很正確,也很明智,但如何說服趙國呢?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說服趙國讓張唐安全去燕國,否則便兵戎相見,這是“先禮後兵”的策略;二如果趙國膽怯,那麼就向趙國索取五城以廣河間之地。河間之地位於燕趙兩國之間,地理位置對秦統一六國極其重要,是秦國戰略構想的主要目的,作爲條件秦國對燕國被攻佔不干涉採取中立。這也就是甘羅“隨機應變”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說甘羅在這個事件突發奇想,提醒了呂不韋,呂不韋又獨出心裁選派年僅十二歲的甘羅作爲大使。

理由是:

一、甘羅是名門之後;二、甘羅天資聰穎並且參與了整個研究過程,對外交細節瞭如指掌;三、派一名小孩出使趙國,可以名震諸侯,顯示秦國的強大,在政治上能達到震懾諸侯的目的,爲統一六國先在精神上解除各國的武裝。

呂不韋所以能做出這驚人的舉措,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是故伎重演,歷史上他就把在趙國當人質的“異人”變成秦國的太子“子楚”,他把自己歌姬寵妾也變成了趙太后,這就是樊於期所說的“納妾盜國”,他把秦王嬴政把玩於鼓掌之中,何況一介布衣三尺頑童的甘羅。在這場密謀策劃中,充分體現出呂不韋的商人氣質和本色。

秦國“聯燕攻趙”外交策略,因爲張唐拖延和呂不爲的精心策劃,變成了“聯趙弱燕”,秦國在這場鬥爭中是贏家,而燕國成爲了犧牲品,不僅損失土地城池,連自己的太子也當成了人質,因此燕國恨透了秦國,這也就爲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埋下伏筆。秦國在這場鬥爭中是無本贏利,體現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思想和“上兵伐謀”的外交策略。

這場外交活動結束之後,甘羅爲秦國立下大功,封爲上卿,被世人傳爲佳話,但是讓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孩與呂不韋這些老奸巨滑的成年人同朝爲臣,的確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況且這件事內幕一旦泄露,不僅各國諸侯會感到被秦國愚弄,而且還會爲朝內的新興的蔡澤集團抓住把柄,這樣會大大削弱呂氏集團在朝中力量和影響,無論從秦國的利益還是呂氏集團的利益考慮,甘羅的存在都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也就是說呂不韋現在要“卸磨殺驢”,甘羅必須在世界上消失,甘羅就像曇花一現,剛登上歷史舞臺演出了一場戲劇,馬上就要悄然離世了,這就是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

(二)

甘羅之死有兩種說法。

一,秦王殺害說。這種說法在鄢陵當地廣泛流傳,甘羅出使趙國,初出茅廬便旗開得勝,顯露出它具有超羣的應變能力和非凡的雄辯才能,他被封爲上卿後,秦王把他招進內宮,陪娘娘賞花下棋,不讓出宮。在宮中他看透秦王殘暴猙獰的面孔,特別是在嫪毐事件發生後,株連數千人,太后也被打入冷宮,許多直臣勸諫被殺,甘羅恨的咬牙切齒,決心不保昏王暴君,但他又被圈在宮中插翅難飛,每日裏度日如年,於是就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準備以身殉國。一天,甘羅正陪着娘娘下棋,忽報秦王回宮,甘羅心生一計,等到秦王走進宮門時,就一下子抓住娘娘的腳,正好被秦王看到,秦王氣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拔劍便刺死了甘羅,一道劍光閃過,一代神童倒入血泊中。

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明人們把甘羅的死歸罪於殘暴的秦王,以表達人們對這位神童英年早逝的惋惜。

二,無疾昇天說。這種說法見於《東周列國志》的第一百四回,有詩云:甘羅早達子牙遲,遲早窮通各有時;請看春花與秋菊,時來自發不愆期。燕國太子丹在秦,聞秦之背燕而與趙,如坐鍼氈,欲逃歸,又恐不得出關,乃求與甘羅爲友,欲資其謀,爲歸燕計。忽一夕,甘羅夢紫衣吏持天符來,言:“奉上帝命,召歸天上。”遂無疾而卒。高才不壽,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這種說法是把甘羅的死託付於鬼神,爲甘羅的死蒙上一層神祕的色彩,這是封建社會的作家面對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而經常採取的寫作手法。

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談甘羅是如何死的,這反映了司馬遷對史料的認真鑑別和實事求是的嚴肅態度,但司馬遷在評價甘羅時說:“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疆時,天下尤趨謀詐哉。”司馬遷的評價可以說很公正客觀,他沒有正面說秦國反覆無常、背信棄義,但在字裏行間卻有譴責之意。

通過對呂不韋政治生涯的分析,甘羅很有可能是被呂不韋暗害的,然而對於甘羅的墓葬也仍是一個謎。

甘羅是怎麼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羅死因之謎 第2張

據《鄢陵地名志》載:甘羅村,原名張灣,據傳甘羅靈柩從古蔡河上游衝下,至此擱淺,撈棺安葬於此,建墓築廟,故以爲村。甘羅在咸陽官居上卿,死後應葬在咸陽附近,棺木怎麼會衝到鄢陵呢?對此有的學者對鄢陵的水系進行過考察。

古時候的地貌不似今天這樣平坦,是丘陵起伏,溝壑縱橫,而現在甘羅村之西北的確有一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舊河道,在縣城的北部還有兩條較大的水系,因此他們確信甘羅死後漂棺到這裏被村民義葬,並建廟祭奠這位早慧少年。我認爲這種撈棺說法不可靠,試想如果甘羅葬在咸陽,怎會被洪水沖走呢?一般的墓地都選在地勢比較高地方,假如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棺木被衝進河道,而位於河南許昌的鄢陵距離陝西咸陽有千里之遙,這途中要經過許多大小河流;經過許多橋樑碼頭;要經過數不清的急流險灘;特別是泥沙的沖刷以及各種岸堤的碰撞,無論怎樣結實的棺木也會被無情的洪水摧毀。

因此我認爲甘羅死後,是其父親扶靈柩從水路乘船回到鄢陵,與他的祖父甘茂合葬在現甘羅村。因爲古代漕運發達,水運曾經主宰交通幾千年,只是火車、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現,漕運才退出歷史舞臺,現在江南大運河仍還保留着昔日漕運的繁華,鄢陵縣古代有蔡河漕運之利,甘羅的父親走水路將靈柩運回去,與父親墓地安葬完全合乎清理。據《民國縣誌》載:“甘羅墓不在鄢陵……甘茂得罪於秦,亡於齊,又使於楚,楚王欲置相於秦,範蜎認爲不可,故秦相卒向壽,而茂竟不復入秦,足於魏。鄢系魏地,此當甘茂墓。”又據《嘉靖鄢陵志·古蹟》中載有:“蔡河貫陳穎之槽。”明代,蔡河流經鄢陵,其故道距甘羅村北一里左右,至今仍有古蔡河遺蹟。又按:“蔡地雖近鄢。然羅少卿即仕秦,而墓乃在此,未詳。”作爲地方誌,古人恪守一方信史,擯棄了民間傳說。另外,據明代嘉靖年間的都御史劉刃所作《甘祠古棗》一首詩中說:“才猶未可輕年少,野史訛傳早相秦。”可見古人對甘羅神童也認爲是個謎。

至於爲什麼撈棺說流傳這樣廣泛,主要是因爲人們不願意看到,甘羅的父親爲愛子送葬這一殘酷的事實,白髮人送黑髮人,在中國民間是一種感情上很殘酷,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所以便杜撰出撈棺漂流之說,用以沖淡這種父親爲子送葬的感情折磨,這也說明了人們對甘羅的敬仰和愛戴。據說甘羅廟規模很大可惜毀於1958年,只留下這株古柏,然而古柏不會說話,它只能默默見證歷史變遷和世事滄桑。

這是一則神奇而雋永的故事,這是一個感人肺腑少年天才神童的故事,它對後世子孫是一種鞭策和聰明早慧的啓迪。人生在世沒有不勞而獲,只有不斷的努力,只有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永遠是零,沒有什麼人可以隨隨便便獲得成功。

昔日喧鬧的古蔡河早已經乾涸,只留下漫漶不清的舊河道,向人們昭示曾經輝煌的歲月已經漸漸流失。現在的鄢陵縣已經今非昔比,經過全縣人民的艱苦努力,鄢陵縣已經成爲中原最大的花木種植縣。在距離甘羅村兩公里的地方新建一座《中原花卉博覽城》,置身於花卉城中,宛如掉進花的海洋,在現代與古代時空變換之中,在豔麗花卉與千年漢柏之間,古老的鄢陵彷彿喝了一杯甘醇的美酒,渾身熱血沸騰張顯着生命的活力。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盪滌了污泥濁水,大浪淘沙,神童甘羅儘管還有許多難解之謎,但他仍然像被洗滌後的美玉一樣晶瑩剔透,仍然像一罈老酒散發着誘人的醇香。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