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唐朝衰敗和安史之亂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唐朝,作爲中國歷史上一個經濟空前繁榮的朝代,這唐朝在當時可謂是極其矚目。在經歷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以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之後,唐朝很快便成爲了一個國富民強,走在世界前沿的國家,經濟發展在天寶年間更是達到鼎盛時期。俗語說盛極必衰,唐朝也沒有逃過這個魔咒。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唐朝影響深遠的安史之亂爆發了。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玄宗末年到唐代宗統治初年期間的一場由唐朝軍事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而發動的一場戰爭,是一場爲了爭奪統治權的內戰,這場戰爭使得唐朝的社會面貌被改變,他也因此由盛轉衰。戰爭的表現不僅是兩方交戰,還有在於人口大量流失,經濟發展陷入停滯,文化方面更是多災多難。作爲一位頗爲傑出的皇帝,爲何這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李隆基統治期間呢?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最後唐代宗在優秀將領的輔佐之下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實現了中央集權的高度統一,重新奪回了屬於李唐王朝的江山。

矛盾尖銳,埋下伏筆

那對唐朝影響深遠的安史之亂到底爲何爆發呢?在經過前幾任皇帝的英明統治之後,唐朝的國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階段。在唐玄宗繼承皇位之後,他也接受了先輩流傳的美德,一心一意治理國家,社會經濟達到空前的繁榮,盛世局面再度出現。在繁榮的背後,由於封建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的進程,使得許多百姓喪失土地,只好到處流亡。在唐玄宗統治早期,他勵精圖治的處理朝政大事,但是到了晚年時期,卻開始過着奢侈浪費的生活。就連他的寵妃楊貴妃一家也權傾天下,每日犬馬聲色。爲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斷的去剝削壓迫人民,從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其次便是由於統治者內部矛盾的激化,這也是導致安史之亂髮生的直接原因。在唐玄宗統治後期,歷史上著名的奸臣李林甫可謂是極得帝心,趁着皇帝不管政事竟然把控朝政十九年之久!在那期間,他排除異己,使得一批忠臣蒙冤;還扶植自己家族的子弟,將他們送去朝廷中的各個重要位置,牢牢地把控着朝政。

除了他之外,衆所周知這楊貴妃可謂是極得唐玄宗寵愛,正所謂愛屋及烏,這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接替了李林甫的權利,成爲了新一任的權臣。相比較於李林甫,這楊國忠更是一位無能之輩。他驕奢淫逸、驕縱跋扈、妒忌賢臣,更爲重要的是他竟然與節度使安祿山爲了爭權奪利爆發了矛盾,使得統治內部矛盾再次激化。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第2張

眼看着中央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越發的激化,唐玄宗不得不使用募兵制來代替府兵制,從而達到保衛自己的目的。卻沒想到通過這種制度召集而來的軍人受到了地方割據勢力的收買,使得那些節度使手中的權力不斷擴大。到了公元742年,邊境軍隊數量不斷增加,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僅是安祿山所掌管的方陣,就有十多萬的軍隊。與之相對應的中央軍卻人數極少,質量參差不齊,打起仗來更是不堪一擊。以安祿山爲首的節度使在掌握一定的權利之後,便想要擁有相應的地位,這便使得安史之亂最終爆發。

將相不和,爆發動亂

在唐太宗在位期間,作爲一個文武兼備的皇帝,他一手將國家從蕭條之中推向繁榮,又不斷的擴大國家的領土,使得唐朝成爲了一個邊境極爲遼闊的國家。與此同時爲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唐玄宗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還在各個地區設置了藩鎮,並由節度使統一管理。這樣一來,節度使就享有當地的行政,財政,土地等權利,手中權力不斷擴大。奈何這個時候的唐玄宗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也因此成爲了安史之亂爆發的伏筆。

到唐玄宗晚年時期由於社會穩定、國家富強,唐玄宗逐漸喪失了治理國家的興趣。在年號改爲天寶之後,政治局面正式走向了下坡路。唐玄宗從此之後貪圖享樂,寵幸楊貴妃。實際上在當時他已經意識到了節度使所存在的問題,奈何安祿山爲了自保,竟然拜楊貴妃爲母親,從而得到了楊貴妃的庇護,打消了唐玄宗對他的忌憚之心。

安祿山也是一位頗有野心的政治家,他不願始終待在同樣的位置上,想要搶奪李唐王朝的江山。他利用小人當道的時候,拉攏了朝中一大批武將,使得唐朝的軍事實力多半都被他控制在了手中。等到實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他便正式帶領軍隊與唐朝開戰,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第3張

國家危急,幸得脫險

公元755年,安祿山帶領手下約15萬的士兵,打着清君側的名義在范陽起兵,正式拉開了反抗唐朝的序幕。只見他騎着駿馬,身後跟着無數軍隊,所過之地鼓聲不停。經過幾位明君的治理,唐朝已經多年沒有戰爭發生地,突然聽到范陽起兵,遠近的百姓都十分害怕。而且河北地區本來就是安祿山所管轄的範圍,因此他所經過的州縣當地縣令竟然直接打開城門投降,因此安祿山一行人很快便控制了整個河北地區。眼看叛軍來襲,聲勢如此浩大,太原地區也有人向唐玄宗上奏說是這安祿山造反,但這唐玄宗竟然以爲是那些厭惡安祿山的人所編造的假話,竟然沒有相信,因此始終沒有采取行動。

直到大軍即將抵達長安之際,唐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領軍隊造反,於是便立馬召集楊國忠前來商議如何解決。唐玄宗先是任命了一大批朝中大臣領兵出征,後來又由於軍隊實力不足,只好前往洛陽附近招募軍隊進行防守。由於招募到的都是普通人士,缺乏戰鬥經驗,並且還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必然不堪一擊。面對這樣的軍隊,安祿山勢如破竹,很快便直接佔領了洛陽。

而這個時候的唐玄宗似乎還沒有醒過神來,不僅聽從奸人的意見,斬殺了軍中赫赫有名的兩位將領,使得軍隊中一時羣龍無首,唐朝局勢危機。隨着洛陽潼關這兩座重要城池的視線,安祿山竟然想要直接率領軍隊奪取長安。這潼關的淪陷也真是無奈,本來在高先知等人的正手之上,安祿山的叛軍久攻不下,甚至有了想要撤軍的想法,卻無奈這個時候的李隆基早已沒有年輕時的英明果決,竟然將這兩人斬首示衆,這也直接導致了潼關的失守。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第4張

在絕對實力的壓迫之下,唐朝的軍隊根本不敵安祿山,因此被打得節節敗退。很快安祿山便攻佔了長安,而這唐玄宗也只能被迫出逃。在這不久唐玄宗便駕崩了,他的兒子唐肅宗繼承了皇位,在他登基之初便任用郭子儀爲兵部尚書,讓他帶領軍隊領兵出征。這郭子儀本來就是一位將帥之才,在他的帶領下很快便打敗了安祿山的手下史思明,收復了河北一帶。

在回訖軍隊的幫助之下,更是使得數萬叛軍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唐朝軍隊因此佔領了洛陽城,洗血了之前的恥辱,重新奪回了丟失的城池。雖然在唐肅宗統治期間叛軍的局勢得到了控制,但實際上安史之亂正式結束還是在唐代宗統治初期。在唐代宗的指揮之下,叛軍實力再次不敵因而全軍覆沒,使得這場對唐朝影響深遠的動亂就此結束。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這樣記載安史之亂:"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雖然安史之亂最終得到了平定,李唐王朝的統治也得到了維護,但這也使得中央集權開始削弱,爲封建割據局面的形成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唐朝由此之後開始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該動亂是怎麼發生的 第5張

正是由於安史之亂才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格局開始改變,在這之前北方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直到安史之亂開始後,經濟中心開始進一步南移,極大的促進了南方地區的開發。也正是由於戰爭,大量的北方人口涌向南方,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極大的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使得南北經濟逐漸趨於平衡。因此在我看來,這安史之亂雖然是一次社會的大動亂,但對於某些地區而言,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促進了當地的開發。

參考資料: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資治通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