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城門作爲攻防戰中要害之地 古人打仗爲何很少攻打城門

城門作爲攻防戰中要害之地 古人打仗爲何很少攻打城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攻打城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城門是城池攻防戰的要害之處,守城的一方必然要在城門的防守上下功夫。所以,在古代戰爭中,攻城一方是很難突破城門的。

古代重要城池在城門之外大多修建專門保護城門的“甕城”或“月城”。攻城一方想突破城門,首先要攻入甕城。可是攻入甕城後,如果不能迅速攻破城門,則會受到很大損失。因爲守城一方,可以可以從上方向面積不大而毫無掩護的甕城中投入大量柴草等易燃物,因然後很容易將甕城中的敵軍全部燒死燒傷。

城門作爲攻防戰中要害之地 古人打仗爲何很少攻打城門

古代也有軍事上的重鎮大城,全圍起來不是說字面上理解的圍的一絲縫隙都沒有,而是通過一定的軍事部署切斷該城和外界的一切聯繫,比如:阻止城內斥候出城刺探軍情,打退援軍,防止城內突圍等等。一般採取圍城手段的都是己方佔據絕對優勢,但對方城堅池固,不想因強攻而損失過多,通過消耗敵人的糧草和士氣來耗死對方,孫子有云:十則圍之。歷史上,蒙元攻打襄陽,再有遼瀋戰役中“長春圍困戰”等等……所以把整個城圈起來在特定條件是可行的。

城門不一定就是城池最薄弱的地方,很多堅城都有護城河,比如襄陽城,荊州城。而且要知道有一種城叫“甕城”(藏兵洞),比如明南京城,山海關,嘉峪關,明朝很多雄關重鎮多修有甕城,所以城門並不代表就是兩扇鐵皮大木門。

城門作爲攻防戰中要害之地 古人打仗爲何很少攻打城門 第2張

因此修建城門時,一般都是兩重,而且是用很堅實的厚木板製成,外面或包上鐵皮,或釘滿鐵釘。在管狀火器發明前,一般武器是很難破壞城門的。所以,當時基本上是用火攻,將城門燒燬。爲了對付火攻,除了事先準備好大量的水袋或水囊投下滅火外,還可以將城門塗上厚厚一層泥土來防火。攻城者爲此一般不用一般柴草,而用油脂。但守城者此時會改用沙土來滅火。

而且從其他位置強攻,比如蒙元圍攻四川釣魚城時就挖過地道,還有太平天國在攻城時挖到城牆下埋炸藥炸塌城牆等等,一般需要佯攻配合。還可以利用火炮的優勢集中火力強行轟塌城牆,投石機往城裏投擲巨石,火球,疫病……或者直接集中兵力用雲梯撞城車,甚至驅趕俘虜、百姓做炮灰肉盾強攻,這個多見於草原民族入侵。

城門作爲攻防戰中要害之地 古人打仗爲何很少攻打城門 第3張

即便城門被破壞,守城者只要準備充分,依舊可以禦敵。一是在城門內挖掘巨大的陷坑,使敵人無法前進;二是將巨型塞門刀車推入門洞,然後用土袋等物繼續填堵;三是放下事先懸吊着的插板、懸門堵住通道。

總之,古代戰爭的城門攻防戰是非常複雜、艱難的,電視劇上用重物簡簡單單就把城門撞開是不可能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